新课改下高中政治的“三段六环”教学模式
2015-10-14金文堂
金文堂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0023-02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出现了许多与新课改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在这个背景下“三段六环”教学模式在我校及时诞生了。不可否认,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有独到的优势,恰当的运用,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三段六环”教学模式。
一、“三段六环”教学模式
在教学改革中的“三段六环”,“三段”是指围绕课堂中心,为落实“先学后教”,强调三个阶段:课前师生准备、课堂导学互动、课后巩固反思。“六环”指为落实“两主双效”,强调实现高效课堂教学应具备的六个基本环节。这六个基本环节并不是教学活动先后顺序的硬性规定,教师个体在遵循保证基本环节齐全的原则下,可以灵活变通。这“六环”是: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导入新课,明确目标:师导生学,合作探究;互动交流,突破疑难:达标检测,反馈小结;布置作业,拓展提高。
渗透这一新理念,就是要彻底打破“满堂灌”“填鸭式”等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沉闷课堂,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三段六环”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教师的准备。认真搞好集体备课。提前半周备课,首先教师自己要梳理教材,熟悉教材,参考教学用书把教材疑难点搞清楚,在心中建立构建知识网络,疏通学案,把学案上的各环节进行自我优化整理,提取有价值的知识点,确定课上该讲或该看的内容,查资料补充相关内容,建立起自己上课讲学案的初稿;其次全组教师在集体备课室参加集体备课,安排好三名主备教师分别通教材、通习题、通教法,其他教师参与补充,共同设计教学程序,编写“讲学稿”,最后由备课组长审核制定“讲学稿”JE式文本,集体备课时间为半天。
2.学生的准备
(1)依据上节课老师布置的复习、预习要求,最大限度地规范书写,做好课前预习。(2)将复习、预习时遇到的疑难填写在学情调查卡上交给小组长再转交任课教师。(3)课前2分钟做好充分的学习新课的知识上、物质上、身体上、心理上的准备。
这个过程要充分发挥学案导学和互助学习小组的作用。要以学案为载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学习小组的带动下主动参与、全员参与,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思,动耳听,动口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在自主学习时就解决了,疑难问题在组中讨论仍然解决不了,可以做下标记,带着问题去听课,自然,课堂效率也就提高了。这个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由“学会”到“乐学”“会学”的转变,实现智力、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二)课堂实施
1.展示目标。采用多媒体或者板写的形式展示本节课的目标,并对目标作简单的双基介绍。
2.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参照导学案上预习提示明确学习目标的情况下,围绕问题开展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互动教学,把知识问题化,把问题层次化。
3.合作探究。对于预习反馈的难以解决的问题、理解不到位的难点疑点,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讨论,并要求学生记录讨论的结果。讨论结束后,让个别学生代表展示本组讨论的结果,其他组可以补充纠错。
4.精讲点拨。教师对学生通过自学、探究还未搞懂的问题,进行点拨、启发和归纳,讲解知识结构、审题思路、解题技巧,注重夯实基础落实知识点。依托学案和学案批改的情况,结合本节课的典型例题,回扣知识点拨思维,展示思维过程和解题方法,教师及时点评并适时引导和质疑、分析和点拨,归纳出规范的解题过程,形成科学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彻底解决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疑难点、障碍点、易错点)。边讲边练,处理好“及时巩固”或补充学案,讲练结合最能打造高效课堂。
5.达标检测。有针对性地从配套练习中选择适量题目进行定时训练,了解学生的课堂达标情况,巩固强化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教师把握学生的训练状况,并适时评析,对重点和难点的内容进一步强调和拓展,提升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6.课堂小结。由学生或者老师对这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落实重难点。同时也对这堂课进行反思,进行赏识教育,找出亮点与不足,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后继完善
作业达标规范,在自习跟班时间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布置限时训练,要求:全批全改、及时反馈、适量补救。通过练习,让学生对典型题目的解题过程和方法进行领悟和梳理,掌握审题应注意的事项和答题技巧,进一步规范解题思路和步骤。向规范要质量、要分数。
“三段六环”教学模式的探索仅仅是一个起步,要进一步的优化和提高,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吸取更多先进经验加以改进和完善。
责任编辑 文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