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数学课改的探讨
2015-10-14文圣龙
文圣龙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0029-01
我作为一名已经工作三十五个春秋的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对于教本上的那些内容早已滚瓜烂熟。而面对今天新的教育形势,学生的需求,家长的高期望,我的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下呢?如何改?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
探讨一:转变教学观念
一提到要转变教学观念,有的老师第一反应是“瞎折腾啥呀,我都教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了,教材倒背如流,讲起来头头是道”;有的老师看到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恹恹欲睡,也想改,可不知道从何改起;也有的老师在“课改”的过程中,不相信学生,舍不得放手……那么,课改到底改什么,如何改呢?我想最重要的是转变观念。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从一点一滴做起,用新的观念、新的态度、全新的理念去迎接挑战。所以课改就是改以“教”为中心变为以“学”为中心,并围绕“学”重建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
探讨二:学会反思
反思并非批评会,它是提高会、促进会、交流会,甚至联欢会。教学过程的反思已经上升到教育信仰的高度,无论谁说什么,怎么说,都是那么的坦诚,那么的令人信服。反思会的形式也不拘一格,务实为上。有经验的总结、失误的教训、心得的分享;也有教法的关注、学法的探讨、问题的交流……老师只有借助反思,才能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所有的反思都围绕着“学生、学情、学法”进行,“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一切从学生出发,激励、唤醒、鼓舞”是老师的使命与责任。
探讨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按照章节的先后顺序,从头讲到尾。新课程提倡的是一种高效的课堂教学观,光靠“一支粉笔,一张嘴”显然已经远远不能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而借助信息技术屏幕切换、及时反馈等功能却往往收到较好的效果。课堂上45分钟,在“微课”中通过动画、文字介绍和视频讲解只用10分钟就能展现。平时将学生对教学中不理解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然后根据问题做好针对性的讲解和制作。要尽量在讲课水平、视频编辑、课件效果等方面精益求精,在10分钟的视频中真正帮助学生解决难题,供学生学习参考;在例题选择上从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变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只有这样的课堂教学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有效地调动和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作用。这种课堂打破了传统教学中以老师为主体的观念;这种形式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由老师“要我学”变为学生“我要学”,由老师“教什么”变为学生“要学什么”。
总之,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只有我们真正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才能稳健推进课程改革。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才能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责任编辑 刘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