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君形象的重塑与其人格的自我完善——试评曾永义昆剧《李香君》中的香君形象
2015-10-13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蔡婷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蔡婷
李香君形象的重塑与其人格的自我完善——试评曾永义昆剧《李香君》中的香君形象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蔡婷
摘要:曾永义新编昆剧《李香君》借助却奁、拒嫁和血溅桃花扇等一系列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于讴歌侯、李志同道合爱情理想的曲折过程中,着力重塑香君坚守爱情信念、坚贞不屈、深明大义的崇高人格,并凭借其对正义和爱情理想的拼死守护展示其人格自我完善的曲折进程,显示出这一悲剧形象震撼人心的艺术感召力和深刻的警示意义。
关键词:李香君;爱情理想;坚持正义;主体人格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058-02
《桃花扇》是借侯方域和李香君爱情故事的悲欢离合,抒发了作者对朝代兴亡更迭的感慨,而曾版的《李香君》在尊重原著的前提下,立足于当下社会,将其转变为对人生的关照。香君在昏君权臣的淫威下用血泪来坚守爱情、坚持大义,并在这过程中逐渐完善自我人格,但当爱情和正义两者激烈冲突时,香君却毅然放弃爱情淡然入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彰显出坚贞高洁的崇高人格精神,以其果敢决绝的行为诠释了纯真的爱情理想,给利益最大化原则支配下良知和真情沦丧的当下社会以有力的针砭和警示。
一、由两情相悦提升为对志同道合爱情的追求
《桃花扇》以侯李的爱情发展为线索反映明末腐朽动荡的社会现实,从而抒发了作者的兴亡之感。昆曲《李香君》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把爱情作为主线转向对人生的关注,并将《桃》剧中的两情相悦,升华为在李香君有意识的选择下,追求志同道合的理想爱情。
明中叶以后,具有反传统、反理学思想的王阳明学说得以形成并广泛传播,他们具有平民思想,肯定人的利欲、情欲,提倡个性自由。被程朱理学禁锢的情欲一经开放,娼妓之业随之繁荣昌盛。明末文人受新思潮影响,一方面关注国事、指点江山,另一方面生活自由放纵,时常出没于歌楼妓馆,寻求冶游艳遇,明代妓女盛行的状况和名士风流纵欲的现象,促使妓女文士之爱情成为文人美谈。这样的情况下,妓女受文士一定的影响,其文化素质和爱国情绪日渐高涨。
明末名妓李香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生活在文人雅士时常聚会议政的秦淮河畔,而香君坎坷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环境使其心志不同于一般妓女。根据李香君归宿的新考资料发现,她本是一位武官的女儿,其父因系东林党成员,被魏忠贤一伙阉党治罪后家道败落。香君流落他方,八岁时被秦淮名妓李贞丽收为养女,如此的遭遇使她对魏阉之辈的罪行深恶痛绝。而李贞丽又是一位“有豪侠气”与复社文人多有来往的女子,师傅苏昆生亦是一位不与魏阉余孽同流合污的正义之士,在耳濡目染地受到文人个性解放和爱国情结影响的同时,同为“秦淮八艳”的柳如是、董小宛等人与李香君往来密切,她们自尊自主的爱情和才情也对她影响颇多。如此,李香君以一个“身陷青楼,心系庙堂”、色艺俱佳的妓女形象出现就不难理解了。
香君特殊的背景使她对爱情的选择与一般妓女有所不同,从她的唱词“问红尘、侠女英雄,何日里高飞同展”可看出,李香君虽然是红尘女子,却向往与她志向相投、能“高飞同展”的理想爱情,因此只有道德、才望兼具的名士才是首选。“名士这个社会群体以其具备家世、道德、才望、倜傥风流诸种要素的面貌出现。其中的道德主要是指在政治斗争中的立场和节操,因此,名士一般是东林、复社中人物。”侯方域恰好符合这一条件,他在当时文坛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陈贞慧、方以智、冒辟疆合称为“金陵四公子”,他们共同创立复社,使其成为继东林党之后又一重要政治性文学社团,备受正义之士赞扬和推崇。侯方域集中了当时名士清流的种种品性,所以,香君对“文采俊雅”的他自然一见倾情。
(旦唱)
【前腔】相见,似魂游,如梦寐,端的在当前。公子王孙,儒雅雄豪,都输他潇洒气含英贤。缠绵,恰临风,玉树蹁跹,恍矫龙、苍天蜿蜒。恁恹恹,欲缘何心坎著意相牵。
(生唱)
【前腔】分辨竟是三生石上娇娃,今世偿姻缘。纵使月殿嫦娥,王母仙姝,亦让她芳慧楚楚轻怜。天然,冰清玉洁辉光,闪烁烁婀娜彰显。不由人瞻仰,这堪敬堪惜地婵娟。①
从唱词“公子王孙,儒雅雄豪,都输他潇洒气含英贤”可以看出,香君选择侯方域是因为他与以往所见的“公子王孙”不同,他不仅玉树临风,更重要的是德才兼备,这就不同于一般意义上两情相悦,而是香君在有意识地选择之后,更看重侯方域的政治操行。
香君对理想爱情的向往并不是只停留在才学、性情的相投,而她的凛然正气,正是提升这份爱情的“催化剂”。当她知道所有的妆奁都是奸臣阮大钺所赠,侯方域却在退留妆奁之间徘徊不定时,便决绝退奁并义正言辞地说道:“阮大铖趋附权奸,廉耻丧尽,天下无不唾骂。他人攻之,官人救之,官人将自处何地也!”可见香君不仅是对侯方域爱得纯粹,更是她誓不与阉党之流同流合污的表现。她不受金钱诱惑,宁愿荆钗布裙也要坚守正义的举措,令侯方域这一堂堂男儿汗颜,在自己愧疚之余更多的是钦佩。他由衷地说道:“这等见识,这等性情,我真不如,实乃我侯生之至爱,我侯生之畏友也。”由此可看出侯方域对香君已由色艺的迷恋到了对其侠义气概的欣赏。一个妓女的低贱身份,她却毅然将妆奁全部退还,在对正义维护和追求的同时,也为自己在侯方域心中挣得一个平等的地位,而侯方域对她的赞赏和尊重也正是侯李志同道合爱情的基础。
二、由坚守爱情到坚持大义的人格升华
李香君将理想爱情由两情相悦,上升到有共同的政治立场和人生态度的高度,成为《李》剧中的闪光点,而她在对平等爱情的追求、对理想爱情和正义坚守的过程中,呈现出的人格独立、完善和升华,成为李香君形象富有时代性的崭新诠释。
古代中国式爱情都是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开始并发展的。不仅如此,男人若是有一点钱,还可以“娶妻娶德,娶妾娶色”,有个挑选的余地,而在夫为妻纲的社会中,也大多是“夫唱妇随”的情况。李香君的身份便是在男人有钱时娶的“妾”与“色”。尽管身陷青楼,李香君却以不俗的心志使其显示出自尊、自主而富有鲜明的个性,她追求理想爱情与人格独立的并存。而侯方域对香君这一政治知音,也能以明代清流平等尊重的心态去对待,于是曾版侯李爱情虽然是普通的才子妓女的恋
情,却会有“风流且效汉张敝,齐眉乐、梁孟榜样。共守那夜雨芭蕉陋巷。”这样平等和相敬如宾的爱情理念。来之不易的理想爱情让他们倍感珍惜,但不曾料到,阮大钺因却奁恼羞成怒,以此来迫害侯方域,致使他远走逃生,香君虽依依不舍却毅然支持他投奔并辅佐忠义之士史可法。分别之后,香君为爱情立志守节不再“品竹拨弦”“卖笑承欢”,但世事难料,田仰觊觎其美色并仗势逼婚,香君为维护忠贞的爱情死守媚香楼、血溅诗扇,用自毁花容来保全人格之美。她面对田仰的金钱引诱、权力压迫毫不改变自己的初衷,不仅在乱世中矢志不渝地守护了自己与侯方域的爱情,也是对侯方域辅佐史可法之正义举措的支持,而她在反抗权势的过程中表现出的鲜明的政治态度,更令人叹服。
侯李的理想爱情与政治态度有机的结合起来,即他们的爱情与当时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及他们渐行渐远的政治观点交织在一起,这样便使香君的人格随反抗精神的与日俱增而逐渐完善、升华。在《选优骂殿》中,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统治者的昏庸无能激起她的满腔怒火,此时她义愤填膺使其反抗精神升华至高点,成为不顾性命地当面喝斥权奸的女祢衡。李香君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捍卫着理想爱情和民族正义并彰显出她坚强不屈、坚贞高洁的人格精神。而李香君的人格却在《重会诀别》中得以升华,“扬州十日屠”“嘉定三屠”“江阴屠城”著名的满清大屠杀,是李香君等人的亲历实录。在经历了国家的灭亡、亲人的丧失之后,李香君正义的侠女气概在这特殊的环境与个人遭遇之下,催化升华为令人崇敬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清军入关之后她决意与侯归隐,以此来表达对清政府最有力的反抗。侯方域却因不想让自己的才华被埋没而忘记了清兵给国民带来的血腥屠杀和国耻家恨,便与历经磨难苦苦等待他的香君在人生观和政治立场上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香君面对已是“名利蠹鱼,权势奴隶”的侯方域时,她痛苦而坚决地放弃了爱情。
(旦白)侯方域!难道你读圣贤书,不明白所为何事?我因你性情豪侠,文采俊雅托身于你,为你守贞守节,担待许多痛苦!没想到你在这易代之际,竟然变换肝肠,甘心作贰臣,以趋赴利名权势为小人。你扪心自问,能和你的同侪相提并论吗?你能面对讨阉党、起草<留都防乱揭帖>,起兵抗清,慷慨成仁的吴应箕次尾吗?四公子中,你比得上国亡为僧的方以智密之和隐居不仕的陈贞慧定生,乃至于无意用世、文采自娱的昌襄辟疆吗?你一个也不如,你羞死我也!(泣介)
……
(生白)李香君!难道你要我隐居作田舍翁不成?岂不枉了我满腹才学文名满天下!难道我出世用世之心罪不可赦吗?诗文并称「江左三大家」之钱谦益牧齐、
吴伟业梅村、龚鼎孳芝麓,还有古文与我齐名的汪琬钝翁,不也个个出仕满清吗?难道其人品一无足取?
(香君白)公子!予欲无言。(转向老旦)卞真人!我决心修道,拜你为师,永弃凡尘,了此余生!侯郎!钟鼎山林,各有其志,请从此辞!(唱)
由此可见,候李的爱情起于志同道合的观点,终于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更变。在她用鲜血和泪水坚守爱情的同时,其人格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升华。她不是受传统的夫唱妇随或夫为妻纲的封建思想束缚,也不以自己身份的低贱而依附权势,而是将自己置于活生生的生活中,仔细思索自己人生的真切含蕴,从而充分认识、肯定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并用果断地抉择诠释了圣洁的理想爱情。虽然爱情的幻灭和国家的灭亡使香君失望继而入道,但她将理想爱情提高到与国家民族共存亡的高度,其坚贞不屈、深明大义的人格精神及由此引发读者对人生价值的关注,是本剧更富有人文关怀价值的体现。
三、世态变幻下人生价值取向的沉重思考
人生价值观是因不同的世界观而产生的不同的对待人生的方法论,是人在认识、评价人生活动所具有的价值属性时所持有的根本观点和看法。自古以来,人们对价值的看法不一,也就存在着不同的价值观,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宗教价值,二是哲学价值,三是庸俗的价值观。这三种价值观纵跨历史长河,存在于每个时代,又因时代因素的不同而此消彼长。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的民族,它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所以其思想也是多元的。世界范围内的频繁交流、各种思想的的猛烈冲击而促成的多元化,成为当今社会思想领域的现状。
中国的当下是经济猛速发展的盛世,经济的繁荣必然带来物质的雄厚,却也间接地使物欲滋长,而丰富的物质和自身欲望满足之间的偏差必然会带来精神上负面的影响。庸俗价值观的膨胀下,也的确出现不少值得忧思的问题,如价值偏失、道德淡漠等。神圣的爱情在物欲、享乐、拜金、权力等人生亘古不变的诱惑下,被腐蚀、解构,更有些人还不惜道德的沦丧和人格的受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恋爱条件演变为经济实力,便使崇高圣洁的理想爱情举步维艰。
理想的人生价值观总是凝聚着作家的审美观和情感倾向,映射出作家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给他带来的某种缺憾或对缺憾式心理的某种补偿。反观于当下,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相伴而来的则是物欲横流、人情多变的现状,新的道德原则、价值取向、评判标准也大量涌现。虽然人们对道德底线的容忍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依然有不少人用“人心不古”、“道德沦丧”、“世风日下”等词汇来表达对当下道德的感叹。随着金钱地位的大大提高,它似乎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起着主宰作用,成了衡量、鉴定人的价值尺度。那人的价值、尊严、独立人格、理想、个性和生活及其意义又该何去何从?笔者认为,该剧所塑造的香君形象就是作者提供给我们的完美答案。香君用却奁、拒嫁和血染桃花扇的举动,表现出自己的傲然姿态以及对于理想爱情和正义信念的坚守;用历尽艰辛却最终放弃的爱情来诠释其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对有缺憾式爱情的不妥协。在她毅然放弃和侯方域的爱情之后,以香君的才艺姿色依然会有很多选择,但她却没有让物欲迷失自己的心志,重操旧业过“卖笑承欢”的生活,也没有让权欲丧失自己的人格,选择一个达官贵人做妾以了余生,却是在世俗生活和感性欲望中发现、认识和肯定自己的本体价值和意义。用淡然入道这样的抉择来否定“名利蠹鱼,权势奴隶”的侯方域、诠释自己圣洁的爱情理想,也给我们展现出一个坚守爱情、坚持正义、不断完善自我人格的形象。欲求是人的本性,但是若任物欲横流,那人的生命价值又该在哪里体现?笔者认为,曾先生用撼人心扉的笔触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具有强烈震撼力的艺术形象的同时,也对当下被物质化的真挚情感、被忽略而逐渐沦丧的道德发出的深切呼唤,更为我们今天重新辩证地审视我国传统文化,坚持传统美德、使其避免被膨胀的物欲所吞噬敲响了警钟。
参考文献:
[1]郭英德《明清文人传奇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孙之梅《史断•诗意•哲思——<桃花扇>对历史的超越》,《苏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3]孙书磊《中国古代历史剧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张岱年《文化与价值》,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5]李修生、赵义山主编《中国分体文学史•戏曲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6]陶慕宁《青楼文学与中国文化》,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
[7]赵雪沛《明末清初女词人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9]李泽厚《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作者简介:蔡婷,(1984-),女,河南郑州,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