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

2015-10-12麦尔艳木艾则孜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尼莫地平蛛网膜下腔

麦尔艳木·艾则孜

(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急诊EICU病区 新疆 阿克苏 843000)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出现最为严重的并发症是脑血管痉挛,一般会在出血后1~2周出现,据临床统计,该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31.6% ~66.0%[1]。本文主要探讨了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采用尼莫地平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于2012年2月到2013年2月收治的7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确定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标准[2]。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男24例,女14例,年龄30~72岁,平均年龄45.7岁。观察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45.9岁。本次实验研究已经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和患者家属都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可进行组间比较。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包括降颅内压、氨甲环酸止血、维持血压稳定、吸氧及纠正代谢紊乱、镇静、防止感染、镇痛等对症治疗,同时绝对卧床休息1个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治疗,待患者入院后则使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尼莫地平针剂,每日剂量为20mg,连续治疗2周。2周后给予口服莫地平片,每次剂量为20mg,连续治疗1个月。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情况,根据血压情况调整药剂的用量。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

1.3 疗效评价标准:根据临床诊断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彻底消失,生活自理独立;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部分恢复,但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大部分生活可独立完成;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加重。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百分比表示,若P<0.05则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7%,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同时观察组的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表2 两组并发症情况对比[n(%)]

3.讨论

目前,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病机制还没有统一定论,部分研究学者认为,蛛网膜下腔内进入的红细胞会是释放氧合血红蛋白,对血管收缩起到促进作用,并且生成物质,可能是主要因素。尼莫地平属于新一代二氢吡啶类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脂溶性高,易透过血脑屏障,能选择性扩张脑血管,可有效缓解血管痉挛收缩,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脑血管痉挛[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 89.5%高于对照组73.7%,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的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了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尼莫地平治疗可降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同时可以减少再出血和脑出血的发生,对改善预后效果起到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尼莫地平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疗效可靠,同时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1]赵元元,徐建林,楼林等.前列地尔联合尼莫地平预防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研究[C].//2013浙江省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147-148.

[2]于奇,李少一,刘云会等.术中脑池内冲洗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37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9):1942-1943.

[3]马景鑑,王东,张建军等.法舒地尔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评价--Ⅳ期临床试验报告[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1,27(11):1117 -1122.

猜你喜欢

尼莫地平蛛网膜下腔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研究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研究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尼莫地平泊洛沙姆188纳米胶束的制备工艺研究
尼莫地平静脉泵入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