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变动成本古诺模型的民企进入分析
2015-10-10包宁芳
摘 要:本文运用变动成本古诺模型研究了国企和民企。研究表明,国企本身存在优势,其发展状况较好,而民企由于融资困难,难以进入市场,发展相对缓慢。同时,由于市场不完全,道德风险的存在,使得民企进一步受到威胁。只有当市场完全化,真正解决国企和民企的问题,才能使民企在市场中安全、有效的运行,国企也能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古诺模型;进入成本;道德风险;市场完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逐渐形成了国企、民企与外企“三足鼎立”的格局,但国企和民企也暴露出了不少弊端,国企虽然资金雄厚,但由于管理费用大,约束成本高,近些年发展出现下滑的趋势;民企由于融资难,激励不足,导致民企发展出现滞后现象。关于国企和民企发展情况,国内外不少学者做了研究:姚耀富(2006)提出了国企和民企合作大有可为的观点,指出国企拥有资源优势,但约束过多,激励不足,民企则激励有余,约束不足,国企和民企合作可以取长补短,更好发展;姚振华,郭忠金(2012)年通过研究国企、民企和欧美外企的高管团队以及绩效,研究表明我国部分国企和民企规模小,缺乏核心竞争力,短期绩效更多取决于企业能够迅速抓住机会的能力和快速的执行力;厉以宁(2013)就国企和民企改革中如何双赢做了分析,指出国企和民企的最终目标是共赢,国企要注重资本体制改革,民企要注重发展方式和管理体制改革。本文将通过古诺模型和深钱袋模型来研究国企和民企之间的关系,分析国企与民企的现状和将来的趋势。
一、问题提出
由上图可知,自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固定资产呈现指数增长,国企和民企固定资产都在稳步增长,但增长起始点不同,国企从改革开放时刻开始快速增长,而民企则是从2000开始高速增长,虽然国企和民企固定资产都呈现增长趋势,但民企的比重从改革开放前的20%比重上升到了50%,说明相比较国企,民企有着较高的进入率。在1996到1998年,民企比重有一个很大的波动,在这个时间段,民企的进入率下降,随后又恢复增长趋势。目前,国家放开政策,鼓励民企进入,但是很多民企不愿意进入,民企和国企的比重都稳定在50%左右。
二、观点和创新
企业进入市场会额外支付一个进入成本F,起初,市场中大部分为重工业,重工业是资源密集型,其F非常大,这就导致进入率非常低;随后发展轻工业,轻工业是劳动密集型,进入轻工业的F要求较低,使得固定资产快速增长;随着市场发展,逐步出现高新技术产业,由于产权保护和特有性,再一次提高了F,使得市场再一次出现缓慢增长状态。政府放开约束,鼓励进入,但很多民企不愿意进入,这是因为金融市场本身不完全,民企融资困难。债权人(银行)认为民企会说假话,有激励虚报业绩,导致民企(进入者)借不到钱,无法进入市场;同时国企经营多年,坏账少,不会亏损利润,依然会有一个好的利润回报。
三、模型论证
使用带有固定投入的变动成本模型论证观点,假设民企为企业一,国企为企业二。
1.差别成本的古诺模型:
价格为
企业一的利润为
企业最优反应函数为
由最优反应函数可得
假设
假设
由上述模型可知,民企存在交易的融资成本:2r,而国企则具有较高的劳动工资:2w。
2.由自由进入古诺均衡可知:
四、分析结论
1.现在深化改革应该改变要素市场,降低民企的融资成本,而国企应该要裁员,降低劳动力成本。
2.民企融资难,这是民企难以进入的最主要原因,应该使地下钱庄合法化。
3.由于资本市场道德风险的存在,使得民企处于劣势。应该通过政府信号,使得民企在市场中健康生存。
4.由于国企资金雄厚,运转稳定,国企在市场地位依然重大,要是国企通过价格战遏制民企的进入,那么民企将受到极大的威胁,应该通过市场调节,使价格合理化,再通过政府管制,激励民企进入市场。
参考文献:
[1]姚耀赋.国企和民企合作大有可为[J].中国石化,2006(8):67.
[2]姚振华,郭忠金.高管团队行为整合与组织绩效:基于国企、民企和欧美外企的对比[J].学术研究,2012(5):83-91.
[3]厉以宁.国企和民企如何在改革中双赢?[J].资源再生,2013(10):70-73.
[4]Gaudet G, Salant S. Uniqueness of cournot equilibrium:New results fromold methods[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004;(58):399~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