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语教材中加强美育教育渗透问题探讨
2015-09-28冯海霞
冯海霞
摘要: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是21世纪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现。在目前高校俄语人才的培养中,教育工作者不应仅仅单纯地强调、加强语言应用性的教学改革,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也不容忽视。在应用型俄语本科教材编写中加强美育教育的渗透,能够使素质教育融入知识教育当中,发挥美育的育人功能,以推进学科的内涵式发展,从而培养新生代的高素质俄语人才。
关键词:俄语;教材;美育;高校
中图分类号:H3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15)03-0056-03
美育是以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因而真正的美育应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俄罗斯是一个文化艺术大国,其文化艺术源远流长、根深叶茂、独特灿烂。纵观俄罗斯艺术发展史,从文学、戏剧、音乐、舞蹈到建筑与民间工艺领域,都是人才辈出,群星璀璨。俄罗斯人这种极高的艺术修养和他们的艺术素养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在高校俄语人才的培养中,我们应借目的语国的这种文化优势,将俄罗斯文化艺术大力引进我们的教学中,让俄罗斯的艺术魅力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这对于学生心灵的塑造、情感的激发、审美能力的培养和人的精神世界的和谐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材是教学的载体,是教师实现教学的基础,加强俄语教材中美育教育的渗透对推动高校俄语人才培养的内涵式发展至关重要。
一、莫大对外俄语教学的启示
国立罗蒙诺索夫莫斯科大学是俄罗斯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高等学校。莫大语文系的对外俄语教育也是世界对外俄语教学界的权威代表之一。两年前本人曾在莫斯科大学留学,莫大的对外俄语教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引发了我对中国俄语教学的思考。
在莫大的对外俄语教学中,不论是对本科生、研究生还是留学生的教育,都很重视俄罗斯文学与文化知识的传授,这不仅反映在课程设置上,而且也反映在教材内容上。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上,除了纯语言学方面的课程(如语音、语法、句法、词法等)外,几乎都是与文学文化相关的课程,如9-19世纪俄罗斯文学史、20-21世纪俄罗斯文学史、19世纪俄罗斯作家语言、19世纪俄罗斯诗歌语言、俄罗斯艺术、世界文化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在留学生的课程设置中,俄罗斯文学文化课的比例更大,如俄罗斯电影赏析、俄罗斯电影中的女性形象、20世纪初俄罗斯艺术先锋派、俄罗斯民间童话、俄罗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俄罗斯艺术文化史、俄罗斯简史、19世纪俄罗斯古典音乐史、俄罗斯文化空间等课程。从教材内容来看,这种特点也很明显,以本科生对外俄语实践课教材《Университет》为例,课文中不乏《俄罗斯民间传统与节日》、《古罗斯艺术》、《莫斯科》等文化题材,以及小说片断和名人传记等。由此可见,俄罗斯对外俄语教学对文化艺术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注重采用情景教学法。俄罗斯音乐史课堂上看歌剧、赏芭蕾、听交响乐;文化艺术史课堂上可以看到各种精美的俄罗斯手工艺品,赏析俄罗斯著名油画;电影课堂上边欣赏电影,教师边做讲解,然后学生进行讨论。这些直观、形象、逼真的场景或实物的展示,使学生去感受、去思考,能唤醒或启迪他们的智慧来促使语言中枢的积极活动,使他们在身心愉悦中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二、在俄语教材中加强美育教育的渗透
(一)加强美育教育的意义
相比之下,我国高校的俄语教学中,虽也不乏俄罗斯文学、艺术文化方面的内容,但不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材内容或是教学方法上,都不能与俄罗斯本土俄语教学相比拟。
当今,高等教育越来越注重学校、学科的内涵式发展,其本质就是追求人的发展。美育教育对完善高校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而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正存在着艺术知识贫乏、文化修养残缺的状况。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教育者更是常常将注意力放在如何培养学生获得从事某个(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即具备进入劳动市场所需的能力和资格,而往往忽视了学生的素质教育,摒弃了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这是不可取的。作为俄语教师,在培养学生获得语言技能的同时,我们可以直接利用俄罗斯的文化艺术思想来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与道德情操,使教书、育人完美结合。
(二)在应用型俄语本科教材编写中加强美育教育渗透的途径
1.在教材内容的选编上,着重增加俄罗斯文学、文化、艺术的篇章。传统的俄语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包括俄语实践课、俄语阅读课、俄语听力课、俄语口语课、俄罗斯国情课。其中,俄罗斯国情课是最容易进行艺术素养教育的课程,其内容直接涉及俄罗斯地理、历史、宗教、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科技、体育等方面,以使学生走近俄罗斯、了解俄罗斯、感受俄罗斯,帮助学生打开视野,快速增加单词量,拓宽知识面。这门课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此外,俄语实践课和俄语阅读课也是实施美育教育的最佳课程。在教材内容的选编上应尽量选择与俄罗斯文学、文化、艺术相关的题材。在这里,本人想说教材《走遍俄罗斯》(由俄罗斯原版教材编译)是应用型俄语实践教材编写的典范。其内容涉及俄罗斯的地理、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等,知识量丰富且具有趣味性。诚如书名,确实是读完书即“走遍了”俄罗斯。在教学过程中,本人明显感觉到以这本书为精读课教材的学生的知识获取量要大于其他学生。
教材的内容可以直接影响教师教学方法的运用,带动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变革。我们知道,往往与俄罗斯文化艺术相关的教材内容使教师更容易找到直观、形象且生动的教学素材(图片、音频、视频资料)来有效地进行情景教学。
总之,教材的编纂要以人为本,服务于学生人格的塑造和素质的培养。教材的内容和导向往往会对学习者产生深刻久远的影响,以至于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因此,教材的编写应始终坚持正确的导向,尤其对俄罗斯的文化、思想要宣扬和传授其积极的、促使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努力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思想、道德、情操通过语言学习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促进学生心智的健康发展。endprint
2.在教材版面设计上,重视视觉艺术的感染。一本精美的书籍能够使人赏心悦目、陶冶情操。在教材的版面设计上,应该力争做到形式活泼、美观大方、附带插图(插图应具有代表性,不要面面俱到)。视觉艺术可以使学生化解郁闷的情感、减轻学生思维负担、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记忆力、开启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培养学生对美感知的能力。因此,教材的版面设计不容忽视。
3.在教材编写的体例上,增加文化知识链接,扩大学生视野,满足不同学生的文化需求。在教材编写的体例上可以增加文化知识链接,有利于因材施教、弥补不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知识的外延式发展。链接形式可以直接给出内容,或者提供搜索网址,以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独立学习能力。比如,俄罗斯概况课音乐艺术章节中,教材只能给出音乐作品的名称,课堂上的欣赏也是有限的,如果在课文后给学生提供相关知识链接、直接给出音频视频网站,那么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赏析。
4.在教材习题的设计上,力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思考,以促进其人文思想的提升。应用型俄语本科教材的编写,除了要体现内容、习题最大化的应用性以外,还应该设计渠道引导学生思考,主动探究未知领域,学会知识的迁移,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思想。这方面我们可以学习东方学院《大学俄语》第5册《Гнездо》(《家》)一课中的课后习题的设计。课文之后列有思考问题,其中不仅有与课文直接相关的,而且有很多启发性的、发人深省的问题,如“小说主人公在暮年不幸福的根源是什么?”“小说的名称为什么叫做《家》?”“随着人渐渐变老会出现什么问题,应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在年轻人对待老年人方面我们有什么优良传统?”等。思考这些问题,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连贯言语的表达能力,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启迪心智、激活思维、感悟人生。
此外,还应鼓励教师编写或编译有关俄罗斯文学、文化艺术的简单易懂的教学参考资料,以其内容的丰富性、生动趣味性、哲理性来吸引学生进行与学科相关的课外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阅读来开启学生的心灵、启迪他们的智慧、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一套成功的教材应能带动整个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变革。
三、结语
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是21世纪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现。我们要认识到,在高校俄语人才的培养中,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教育工作者单纯强调和加强语言应用性的教学改革是不够的。因为只有当人拥有一定的人格魅力和崇高的人生境界时,他才能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将知识自觉地服务于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样,才能真正有助于把我国建设成人力资源强国。所以,高校的俄语教育,不论是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方法,还是师资力量培养、教学评价体系、教学硬件的完善等方面,都应加强文化育人功能,使素质教育融人知识教育当中,发挥美育的育人功能,从而培养出新生代的高素质俄语人才。
[责任编辑:刘伟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