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种植地黄品种筛选及施肥对产量品质的影响△

2015-09-25高普珠张小娟晋小军刘世海

中国现代中药 2015年12期
关键词:浸出物块根灰分

高普珠,张小娟,晋小军*,刘世海

(1.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2.兰州邦夫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70)

·中药农业·

甘肃种植地黄品种筛选及施肥对产量品质的影响△

高普珠1,张小娟1,晋小军1*,刘世海2

(1.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2.兰州邦夫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70)

目的:本试验为了筛选优质地黄品种和确定适宜的施肥量。方法:进行地黄品种比较及施肥对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北京3号地黄生长势最强,产量最高,为26 250 kg·hm-2,单株块根最粗,块根直径平均为4.4 cm,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最高,达到71.7%;地黄施用300 kg·hm-2磷酸二铵时,单株块根数最多,为5个,产量最高,达到25 500 kg·hm-2,酸不溶性灰分较低,为2.6%,浸出物含量最高,达到76.9%。结论:通过种植北京3号品种,同时施用300 kg·hm-2肥料时能获得较大经济效益。

地黄;品种筛选;施肥;产量;品质

地黄RehmanniaglutinosaLibosch别名酒壶花、山烟根,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块根入药。生地味甘、苦,性微寒,具有养阴生津、清热凉血功能;熟地味甘,性微温,具有滋肾益精、滋阴补血功能[1]。地黄的栽培历史悠久,为常用的中药材,近年来,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传统的植物药在世界上重新得到了重视,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政策。甘肃省作为传统的中药材生产大省,为促进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在传统的基础上引进了一些新品种,地黄便是其中之一,该试验通过种植不同地黄品种及配套农艺措施进行规范化栽培,为解决地黄种质混乱有重要意义。

在施肥技术方面,根据目前各地栽培地黄的试验表明,地黄是喜肥作物[2],增施肥料是人工栽培地黄提高产量和商品等级的主要手段,但是不合理施肥会严重影响地黄产量和品质。因此,本实验探究了施用量不同对中药材地黄产量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及试验区概况

种植中草药为甘肃榆中本地品种及引进的3个地黄品种(北京3号、京九、黑九),本地品种是榆中本地区常年种植的地方种,引进的3个地黄品种是兰州邦夫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购买的地黄品种,均经甘肃农业大学晋小军研究员鉴定为玄参科药用植物地黄RehmanniaglutinosaLibosch。

试验在甘肃省榆中县清水驿乡杨河村进行,试验点海拔1960m,年平均气温6.7℃,年降雨量395mm,蒸发量为1326mm,土质为砂壤土。

1.2设计方法

1.2.1地黄品种引进筛选试验 以甘肃榆中本地及引进的3个地黄品种(北京3号、黑九、京九)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面积为360m2,耕深30cm,按株距20cm,行距25cm栽植种苗,于收获前在品种种植区分别随机选1m2的小区,测量地黄品种单株块根数、单株鲜重、鲜重产量等各项指标。

1.2.2地黄施肥试验 本试验施用化肥是磷酸二铵,地黄品种是北京3号,按施肥量(不包括基肥)设5种处理,分别为:150、300、450、600kg·hm-2,以不施肥为对照(ck),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处理重复3次,小区长为17m,宽为4m,小区面积为17×4=68m2。

1.3测试指标及方法

1.3.1地上及地下指标的测定 分别挖取15株地黄植株,通过直尺测量株高,目测法数有效叶片数,称量法测地黄的单株块根数、单株鲜重、鲜重产量等。

1.3.2品质的测定 采收同一区组地黄品种,观察并记录地黄最长块根、最大围径;将样品切成小块置60℃烘箱中烘干,粉碎至80目待用;水分、灰分、浸出物测定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规定的测定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品种地黄生长指标比较

表1 不同地黄品种生长指标测定

注:叶片数、单株块根数、单株鲜重是取自15株的平均值,其中叶片数是8月18日的测量结果,其他都是采收期的测量结果。

由表1知,地黄的叶片数也是有差异的,本地品种在生长期间地上部分叶片数最多,因而影响地下部分物质量积累;4个品种单株块根数也有差异,北京3号最多,平均单株块根5个,黑九品种最少,平均单株块根为3个,这是品种不同造成的。

2.2不同品种地黄产量品质的比较

由上表1可以看出,4个地黄品种的单株鲜重和产量都存在差异,北京3号单株鲜重最高,达到0.385kg/株,远高于黑九品种的单株鲜重,北京3号与本地品种各项指标差异不大,与其余2个品种相差大;通过不同地黄品种的对比分析,鲜重产量北京3号也高于其他3个品种,鲜重产量达到26250kg·hm-2,黑九品种最低为16875kg·hm-2,各项指标测定及不同地黄品种产量总趋势为北京3号>本地品种>京九3号>黑九。

表2 不同地黄品种块根生长指标及品质测定

注:最长块根、最大围径、最大鲜重都是取自采收期10月25日15株的平均值,浸出物的测定结果是重复3次后的平均值。

由表2可以看出,随着4个品种最大围径加粗,伴随有最大个鲜重成正比增长,相应的总鲜重都成正相关;从单个块根的粗度、长短、重量比较来看,不同地黄品种之间有明显的差别,北京3号的品种块根最粗最长,最大鲜重最重,而黑九品种的块根最小,产量低,商品规格低;浸出物测定由表中可以看出,不同品种之间浸出物含量有差异,北京3号浸出物含量最高,平均含量为71.7%,黑九浸出物含量最低,平均为65.9%,两者相差较大,差异显著。地黄不同品种块根中浸出物差异表明,虽然榆中地区不是地黄的主要产区,但不管是本地品种或是引进种北京3号其块根中水浸出物含量达到或超过药典标准(65.0%)[8],质量符合要求,浸出物的含量反映药材的质量,总体比较各项指标可以看出北京3号>本地品种>京九3号>黑九,所以优质的品种北京3号适宜推广,以提高产量或品质,增加农民的收入。

2.3施肥对地黄生长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由表3可知,随施肥量的增加,并没有使地黄的各项指标呈现正相关,通过试验测定,地黄的株高、叶片数、平均单株鲜重、单株块根数和产量都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通过观察对比可知,当施肥量为300kg·hm-2时,地黄的田间长势最好,单株块根数最多,单株鲜重最重,当然相应的产量最高,比不施肥可高产39.3%,比施肥600kg·hm-2可高产21.8%,由此可见过多或不施肥都不利于地黄产量的提高,因此,综合经济效益来说,施用磷酸二铵300kg·hm-2为较适宜的施肥量。

表3 施肥量不同地黄生长指标及产量测定

注:叶片数、单株块根数、单株鲜重是取自15株的平均值,其中株高、叶片数是8月18日的测量结果,其他都是采收期的测量结果。

2.4施肥对地黄品质的影响

由表4可知,水分测定从四组数据比较,处理1和2,3和4差异不显著,但都与对照组差异显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规定地黄含水量应不大于15.0%。从以下数据来看,对照试验、处理1和2均符合要求,处理3和4均不符合要求;总灰分测定由下表看出,处理4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明显高于对照组、1、2、3,处理2与3差异不显著,但高于对照组。总灰分主要是由药材的质地和洁净度决定的,药材质地致密、干净,总灰分含量就比较低,反之就比较高。《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规定生地黄总灰分不得过8.0%,不同施肥量的试验中总灰分都合格。

表4 不同施肥量对地黄含量测定比较 (%)

注:样品取自采收期10月25日其测定结果等都是重复3次后的平均值。

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可以看出,处理4与其他组对比差异显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规定酸不溶灰分不得过3.0%,处理1、3、4酸不溶灰分均大于药典标准,不合格,对照试验酸不溶性灰分明显低于其他处理。酸不溶灰分是总灰分中除去生理灰分剩余的部分,很大程度上是由泥沙等杂质污染引起的;浸出物的测定由表知,随施肥量增加,浸出物含量并不是呈现增加趋势。其中处理2的数据与其他组对比差异显著,对照组与处理3、4差异不显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规定地黄的浸出物含量不低于65.0%,参照此标准,以上处理方法中,浸出物都符合药典标准。浸出物的含量是评价中药材质量优劣的指标之一,其含量高低主要和药材的品种、质地等方面有关。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测定不同地黄品种在同一产区产量品质的试验,从上述结果来看,不同地黄品种产量及各项指标表现出较大差异,集中表现在北京3号显著高于其他种,因此优质的品种北京3号适宜在榆中地区推广。地黄的品质除受产地生态因素影响外,还受地黄品种(即遗传)因素的影响,这一研究结果与周丽莉[10]等人的研究结果相吻合。地黄有许多栽培品种,除了本试验中收集到的品种外,还有许多其他品种(系)在生产上栽培应用,不管是加工成饮片或是中成药,要保持产量品质的稳定,都必须考虑品种因素的影响。

在该试验中,选用同一地黄品种于同一时间种植,同一时间采收,结果表明,当地黄施肥量为300 kg·hm-2时,可以促进地黄生长发育,品质也较好,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和产量的提高。与未施肥相比,施肥明显增加了地黄的产量,但是施肥过多时,通过对灰分比较可以说明不合理的施肥对地黄养分含量的影响要比合理施肥的影响大得多,这一研究结果与陈明霞[11]等人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同时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这一研究结果与杨俊杰[12]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所以在当前地黄栽培过程中,不是施肥量越多越好,而是要进行合理施肥以提高地黄经济产量和品质,从而为地黄人工栽培过程中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和参数参考。

综合产量和品质的结果可获得,通过种植北京3号品种,并进行合理的追施肥可以获得较高产量。

[1] 国家药典编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2] 药材学研究组.地黄的追肥试验[J].南京药学院学报,1960(5):40-41.

[3] 王天亮,郑和平,白自伟,等.怀地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学报,2003,6(3):41-42.

[4] 张福锁,江荣风.养分资源综合管理[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79-87.

[5] 郭巧生.药用植物栽培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82-288.

[6] 李建军,范红军,姚换灵,等.不同怀地黄品种在地膜覆盖栽培下产量和品质的[J].2009,43(3):253-254.

[7] 张春兰,曹振启,刘瑞芳.北京通州区示范地膜覆盖栽培中草药地黄取得高效益[J].北京农业科学,2001(1):42-43.

[8] 叶定江,张世臣.中药炮制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89-294.

[9]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中国药用植物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1.

[10] 周丽莉,祁建军,孙鹏,等.地黄不同品种物质生产与养分吸收特性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8):192-195.

[11] 陈明霞,李敬敬,李明军,等.肥力水平对脱毒怀地黄农艺性状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中草药,2013(1):174-177.

[12] 杨俊杰.怀地黄不同产地加工方法比较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21-37.

VarietiesSelectionofCultivatedRehmanniainGansuandEffectofFertilizationonProductionandQuality

GAOPuzhu1,ZHANGXiaojuan1,JINXiaojun1*,LIUShihai2

(1.TheCollegeofAgronomyofGansuAgriculturalUniversity,Lanzhou730070,China;2.LanzhouBangFuDa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LimitedCompany,Lanzhou730070,China)

Objective:To select high quality varieties of Rehmannia Radix and ensure appropriate fertilizing amount.Methods:The rehmannia varieties were compared,and the effect of fertilizer application on production and quality was studied.Results:The Beijing no.3 rehmannia showed a good growth potential,the the highest yield was 26 250 kg·hm-2,the thickest root diameter was 4.4 cm,the highest content of water-soluble was 71.7%.When diammonium phosphate applied to 300 kg·hm-2,root number reached the maximum of five,the highest yield was up to 25 500 kg·hm-2,acid insoluble ash content was 2.6%,the extract content was the highest,at 76.9%.Conclusion:Through cultivating Beijing no.3 variety,as well as applying to 300 kg·hm-2fertilizing amount can obtain greater economic benefit.

Rehmannia Radix;varieties selecting;fertilization;production and quality

兰州市科技局项目(项目编号2012-2-171)

*

晋小军,研究员,研究方向:药用植物栽培及其资源利用;E-mail:jingxj@gsau.edu.cn

10.13313/j.issn.1673-4890.2015.12.018

2015-01-18)

猜你喜欢

浸出物块根灰分
基于灰分回控的智能密度控制系统在寨崖底选煤厂的应用
灰分在线检测对选煤智能化建设作用的思考
甘薯发根分枝期适宜土壤水分促进块根糖供应和块根形成的研究
尝试打破块根旱金莲休眠
骨疏宁片浸出物测定方法研究*
大丽花种球块根的越冬贮藏
基于单种煤成焦灰分预测焦炭灰分的研究及应用
陇西白条党参浸出物含量分级标准研究
不同重量僵蚕总灰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金果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回归及通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