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吐故与纳新互通,剔旧并上新相承

2015-09-23王慧

卷宗 2015年9期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摘 要:本文以天津图书馆为例,分析我国公共图书馆图书流通中的图书剔旧与上新的现状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剔旧;上新

1 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图书剔旧与上新书背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文化的繁荣,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每年都有大量的新书进入市场。我国现在有六百多家出版社,每天都有大量的出版物面世。据统计2013年我国图书出版数量超过40万种,位居世界第一。

公共图书馆作为传播科学知识、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重要场所,也必然需要随之吐故纳新,与时俱进。我国拥有数量众多的公共图书馆,每年为大量读者提供服务,如2014年深圳有2700万人次进出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担负着传递科学情报等各项职责,因此各个图书馆在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图书时需要辩伪存真、仔细的甄选出各种高质量图书。

图书馆的馆藏设计是有限的,如何利用有限的馆藏满足群众的需要并提高群众的信息素养是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据美国俄亥俄州图书馆联盟的一项调查表明,绝大多数的流通量是由极少数的书创造的,即7.2%的书支撑着80%的流通量,而有近80%的图书并未有效地流通过。因此有效剔除那些僵死在书架上的“死书”,让新书进来,使图书流通起来,本文着重分析公共图书馆在图书流通过程中图书剔除与新书上架的情况,并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个人建议。

2 目前公共图书剔旧与上新情况简析

(一)新书众多,馆藏空间有限,剔旧势在必行。

以天津图书馆为例,总设计藏书量达1200万册,开架阅览书刊246万册,规模在国内省级公共图书馆中位于前列。但每年上新书也面临着压力,一年需上架图书数万册。由于图书出版的特点等原因导致图书需要分批次、持续上架。以天津图书馆为例2014年复康路分馆全年总计上新书达95927册。

在每次图书上架前都需查看架位情况。尤其是比较热门的学科如文学、医学,有些架位在新书上架前已经满架,需要馆员进行图书倒架、剔旧等工作。比如文学类新书达16067册,而且图书上架位置比较集中,因此对一些思想陈旧落后、流通率低、破损严重的图书应及时进行剔除。

(二)某些经典图书难寻其踪,热点图书一书难求。

在图书流通环节中,一些流通率较高的图书往往会出现破损严重的状况,在难以修复的情况下相关工作人员有可能对其剔除。有时剔除信息未能及时反馈到流通系统中,或者虽反馈到系统中但由于图书没有再版,采购人员不了解读者需求未能及时采购补充新书。因此有时一些比较经典、流通率较高的图书会出现馆藏副本不足状况。

读者在借阅图书时往往会出现扎堆儿现象,导致一书难求。其一,伴随着改变自小说的影视剧的热播,相应的小说会成为读者借阅的热点,比如《狼图腾》等。其二,在每年寒暑假来临时,会有一些读者来馆为学生借阅《傅雷家书》等图书。其三,在会发生某些热点事情时,往往会反映折射到图书馆中。比如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来馆咨询借阅莫言作品的读者非常多。这些热点图书往往供不应求,因此需要采购人员了解馆藏情况和读者需求,及时补充新书。

(三)剔旧时应考虑全面,科学合理。

目前剔除图书时主要分为按年代剔除、按内容剔除、按副本数量剔除、按破损程度剔除等。对待图书剔除应慎重,结合读者需求考虑全面,避免一刀切。比如按年代做图书剔除很有可能造成一些还有流通价值的图书被误剔。按副本数量剔除时应考虑流通率,如流通率较高应多保留副本。按破损程度剔除时应考虑到图书的流通需求,是否有足够副本满足借阅需求。馆员应定期对图书进行现状、准确性、时代性、效用性等评估。

(四)剔旧与上新书工作已经成为日常化工作

在一些规模较大的省市级公共图书馆,图书的剔旧与上新已经成为日常化的工作。以天津图书馆为例,每周一都会进行例行的旧书修补与剔除工作。馆员将会对在上一个星期内因破损等原因暂时退出流通的图书进行集中处理,如补充图书电子标签、色标等,同时将一些破损严重、内容落后无修补价值的图书统一进行剔除。每周剔除的图书从十几本到上百本不等。同样以天津图书馆为例,2014年每月都会上架新书,次数从三四次到十几次不等。

3 建议和对策

(一)馆藏图书应与图书馆特色相结合

每个图书馆的定位不同,在做图书剔除与采购工作时一定要与馆藏定位保持一致。如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图书馆位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中心,结合地区特点提供特色的金融图书馆,致力于提高读者的金融知识素养,在剔除图书时应多保留金融类图书同时采购新书时也应加大相应类别图书的数量。

各个公共图书馆应找准定位与服务对象,坚持特色办馆,如在科技产业园区的图书馆可以相应增加相关科技方面的书籍,在社区图书馆可以增加养生保健、生活服务类图书。与此同时与本馆特色无关的书籍可以加强剔除力度,在采购新书时对关联较少的图书尽量少采购,只需采购基础的、经典的图书即可。

(二)以人为本,以读者需求为导向。

流通工作归根结底是为读者服务的,务必坚持以人为本,因此要及时了解读者需求。重视收集读者意见和建议。

1,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了解读者需求。如在图书馆网站上做读者调查,增加读者推荐购买图书等项目。我国一些省市级公共图书馆大都有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等,可以利用这些平台与读者交流互动,了解读者所需。

2,可以在流通部门放置读者意见簿,随时记录读者意见和建议。一些中老年读者休闲时间较多,经常来图书馆借阅,可是由于年纪等原因不太习惯利用网络平台。

3,在保护读者隐私同时合理利用大数据。在保护读者隐私的同时,可以利用信息系统内的各种统计数据了解流图书流通量、读者喜好等等。如深圳图书馆对2007年—2014年8大类图书借阅量进行统计表明,前三位分别是文学类、工业技术类和经济类,图书馆可以根据此类数据在图书剔除和上新工作中有所侧重。

(三)图书剔除小组组成专业合理

在做规模剔除时应成立专门的剔除小组。小组以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为主导,组内成员以经验丰富、具有学科背景的馆员为主,同时应有相应的学科专家和读者代表。在联系学科专家时可以因地制宜,比如在剔除时可以邀请这些高校的学者教授做指导。同时可邀请一些借阅量大的热心读者代表,在图书剔除时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再做决定。

(四)充分利用流通管理系统

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大多采取了ALEAPH等先进流通系统,以ALEAPH系统为例可以统计图书的借阅量和流通率等。对一些流通率近乎于零的“死书”应及时剔除,将架位留给读者需要的图书。对借阅量大、读者检索查询的热门图书应予以关注,及时补充新书。

此外应及时更新系统。在新书上架后,应及时点检图书,将图书信息纳入到流通系统中,方便读者查询检索。以天津图书馆为例,每一本上架的新书馆员都会迅速进行点检。相应的已经剔除的图书也要及时反饋到系统之中,使读者的查询结果准确同时也方便相关的馆员了解真实的馆藏资源。

4 结论

我国公共图书馆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场所,因此要格外重视图书的质量,在每年出版的大量新书中筛选出满足读者需求的图书,同时剔除过时陈旧的图书。在此过程中应以馆藏特色为基础,了解读者需求,根据专家读者的意见把握好尺度。同时应充分利用流通系统并及时更新系统。将图书的剔除和上新工作做到实处,让图书真正流通起来为读者所用。

参考文献

[1].赵元章.藏书剔旧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J].现代情报,2005(7).

[2].胡东.对开架图书剔旧工作的思考[J].图书馆建设,2008(9).

[3].祝朝安,朱自强,沈琳.图书馆文献剔旧的若干障碍因素[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2).

[4].刘萍.国内藏书剔除研究综述[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10).

作者简介

王慧(1982-),女,汉族,辽宁葫芦岛,天津图书馆外借部,长春理工大学工科硕士,助理馆员。

猜你喜欢

公共图书馆
浅谈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免费服务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策
纽约州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政策研究
基于图书奖评选的公共图书馆采访创新研究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