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部外伤大出血抢救的手术室护理配合

2015-09-21尹青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外伤死亡率腹部

尹青

腹部外伤大出血抢救的手术室护理配合

尹青

目的 观察腹部外伤大出血抢救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80例腹部外伤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手术室护理配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一般情况(体温恢复时间、苏醒时间)、DIC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IC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DIC发生率(35.0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2.50%)低于对照组死亡率(15.0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效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有助于帮助腹部外伤大出血患者术后的康复,减少DIC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腹部外伤;大出血;护理配合

腹部外伤大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属于危重疾病之一。由于患者发病急、出血多,若不能及时处理,易导致失血性休克[1]。腹部外伤大出血患者一经确诊,应立即行手术治疗达到止血及抗休克的目的,旨在研究手术室护理配合对于抢救患者的实际临床效果,我院展开相关研究,具体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80例腹部外伤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0例患者,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23~58岁,平均年龄(43.36±8.53)岁,致伤原因包括交通事故18例、挤压伤10例、坠落伤8例及刀刺伤4例,损伤部位包括肝脏24例、脾脏17例、胃十二指肠9例及其他6例;观察组40例患者,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45.76±9.12)岁,致伤原因包括交通事故19例、挤压伤12例、坠落伤5例及刀刺伤4例,损伤部位包括肝脏22例、脾脏18例、胃十二指肠10例及其他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及损伤部位等一般资料对比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常规护理[2]当患者送入我院急诊后,给予临床常规手术护理,包括积极补液、抗休克处理,做好手术准备,遵医嘱执行护理。

1.2.2观察组手术室护理配合护理[3](1)术前准备:术前将抢救药物及手术器械准备完全,包括器械、敷料、药品等。由于患者已发生大出血,需要准备好血液回收设备。使用静脉留置针为患者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快速输液,同时建立中心静脉通道。清除患者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及异物,保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给予患者吸氧处理。建立心电监护,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呼吸、脉搏、心率等。(2)术中配合:器械护士检查器械是否齐全,应当包括大止血钳、腹部深部拉钩、纱布等必要物品。打开腹腔后,若腹腔内出血量仍较大,需要以吸引器吸引,以保证手术视野的清晰。患者均为实质脏器破裂,且在受伤后立即送往我院急诊,应当使用自身血回收装置吸引瓶回收患者的自身血。由于患者损伤部位不同、损伤器官数量不同,在手术过程中使用的器械有所不同,器械护士需要灵活运用,积极配合。在手术过程中,巡回护士为配合手术的顺利进行,需要确保输血、输液的静脉通道保持通畅,监测患者手术过程中的生命体征,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做好调整输血、输液的速度。

1.3疗效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术后一般情况(体温恢复时间、苏醒时间)、DIC发生率及死亡率,其中DIC发生率=(DIC发生人数/总人数)×100%,死亡率=(死亡人数/总人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一般情比较

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一般情况比较

2.2两组患者DIC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DIC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DIC发生率(35.0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DIC发生率比较

2.3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

观察组死亡率(2.50%)低于对照组死亡率(15.0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

3 讨论

腹部外伤大出血患者由于病情变化较快,出血量较大,往往需要紧急手术处理。但以往手术效果并不十分良好,患者即便抢救成功,术后的恢复仍不如意。

本研究术前的准备及术中的护理配合,对比以往的常规护理模式发现患者在术后体温恢复时间以及患者苏醒时间上明显缩短,DIC发生率及死亡率下降,说明有效的手术时配合可以有助于患者体液循环的恢复。由于急诊手术的突发性,要求护士做到分工合作、忙而不乱,同时也对医护人员的技能掌握提出挑战,如静脉通道能否顺利建立、止血的方法选择等。在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要根据不同患者、不同阶段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在护理过程中,也需要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后患者心理变化大,应当及时疏导,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综上所述,有效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有助于帮助腹部外伤大出血患者术后的康复,减少DIC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1] 张静,张慧芳,董福银,等. 医护良好配合抢救急性腹部大出血[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4(6):1018-1020.

[2] 杨雪玲. 腹部外伤大出血抢救的手术室配合探讨[J]. 大家健康,2013,7(12):298-299.

[3] 刘屹昉. 严重腹部创伤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护理效果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92-93.

Operation Room Nursing in Rescuing Bleeding of Abdominal Trauma

YIN Qing, Jinan Central Hospital, Jinan 250013, 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bdominal trauma with operation room nursing rescue hemorrhage. Methods Selected 80 cases of abdominal trauma with bleeding in our hospital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operation room nursing with nursing. Compared two groups with general situation, the incidence of DIC and mortality.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body temperature recovery time, recovery time, the incidence rate of DIC, mortality rates were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differences (P<0.05).Conclusion Effective operation room nursing cooperation helps abdominal trauma patients with massive hemorrhage of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Abdominal trauma, Hemorrhage, Nursing

R473.6

B

1674-9308(2015)09-0117-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5.09.103

250013 济南市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外伤死亡率腹部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我国院前急救中有关外伤若干问题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