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契机,融人生教育于高中语文教学中

2015-09-21陈桂芬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18期
关键词:苏东坡高中语文人生

陈桂芬

一个人有正确的思想观念,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才能转换为巨大的能量,发挥最大的作用,利于自己、家庭、社会、国家、世界,而最终不至于成为危害社会的手段。现在社会不乏高级犯罪分子,也不乏拥有高学历却无法正确驾驭人生而导致人生悲剧的,纵观这些不按常规逻辑发展的事件,足以让我们静下心来反思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

正如有人说,现在教育什么都不缺,就缺“德”。就像有老师所讲,现在的孩子学历越高越自私。记得近代著名书法家林散之曾说:“有德有才会爱才,无德有才会妒才,有德无才会用才,无德无才会毁才。”人,真正追求的应该是德与才,这二者之中,最重要的又是“德”,我们都说“德才兼备”“品学兼优”,可见品德为首,先德后才。这才是培养塑造人的核心顺序。否则,就算有才,却没有德行的话,往往对社会的危害是最大的。例如春秋战国时候,秦国宰相李斯,陷害师弟韩非子和很多读书人,又建议秦始皇“焚书坑儒”,不仅陷害别人,贻害社会,同时最终也害了自己,李斯的下场是他本人和他孩子腰斩于市。由此可见,只有正确的人生教育,才能真正帮助人走上幸福圆满的道路。

语文学科作为高中课程中一门重要的课程,不仅具有工具性,更具有人文性,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是对学生进行人生教育的范本。

对文章的解读,不能只停留在文本的分析中,更重要的是透过文本,延伸出更深层次的东西,把真正对学生有帮助的精神内化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这是作为一位老师,特别是作为一位语文老师必须具备的本分、理念和高度。我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注意抓住这样的契机,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根据文章的内容特点,挖掘延伸出与学生健康成长有紧密关系的内容进行引导、渗透。例如在学习屈原《湘夫人》这首诗歌的时候,不仅分析文章的内容和人物形象,更抓住娥皇女英两位湘水女神引出大舜的故事,让学生明白大孝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传承下来的美德,大舜以常人难以企及的至诚大孝感化父亲、继母、弟弟,甚至是天地万物,从而圆满大写的人生。

学习李密的《陈情表》,学习李密至诚的孝行之后,我抓住《陈情表》中的“孝”,引申出“二十四孝图”,让学生在每一个故事中,感悟到“孝”是人生最美好的情怀,是弥足珍贵的珍宝,从而反思自己平时的一言一行是否落实了“孝”的真谛,提醒学生尽孝不能等,行善不能等,否则“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从“二十四孝图”故事中,例如“郭巨埋儿”“王祥卧冰”的故事,让学生明白“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的道理,明白尽孝是积福,行善必有好报的人生真理。再引申《易经》上的名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的道理,再继续引申范仲淹不迁母亲坟墓的故事,把这些珍贵的人生道理深深地植根于学生的心里。也许这些理念和书面的考试无关,但却和无字的人生考试有关;这些思想和急功近利无关,却和学生生命的圆满有关。

再如,学习苏东坡的《赤壁赋》和《定风波》时,引导学生面对人生的坎坷和困难,要用宽广的心胸去面对。现在的学生、孩子,心理脆弱,面对挫折、困难,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越挫越勇的精神,学到苏东坡的这些文章,联系苏东坡平生的仕途坎坷、人生坎坷经历,再观照自己目前遇到一点小挫折出现的心态,适时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人生当中现在出现或以后会出现的种种困难,把苏轼乐观豁达的心胸和精神根植于学生的心中,不至于等有一天,挫折真的降临而不知所措。

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除了学习蔺相如的机智聪明,以国家大局为重之外,也引导学生学习廉颇知错能改的品质。就像《左传》里面说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改过是一个人一生很重要的一门功课,人皆有善恶,唯有改过,才能“德日进,过日少。”告诉学生,一个人的改过不仅会影响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团体,甚至会影响一个国家。再告诉学生改过的顺序:知过——悔过——改过。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孔夫子的三个修身法宝: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耻就是改过的前提,适时引导学生观照自己的行为,是否有可耻的地方,是否有悔意,是否有对峙降伏自己坏习惯、坏习气的勇气。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总有文章能让我们作为契机引导学生的范本,把往往被我们忽略却又非常重要的人生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

猜你喜欢

苏东坡高中语文人生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苏东坡突围
苏东坡《献蚝帖》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苏东坡·定风波》
苏东坡学无止境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独一无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