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导入技能

2015-09-21张昌梅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18期
关键词:实物课题题目

张昌梅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设计,可以马上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绪,最大限度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以积极饱满的精神状态进入学习情境,使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在近十年的语文教学中,我不断地探索,总结了几种常用的导入方法与同行分享。

一、解题导入法

解题导入法是教师利用文章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来导入新课的方法,教师还可以根据文章的题目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的导入,教师通过让学生读课题,观察课题,发现课题是一组反义词,是父母和孩子同一件事的评价,那为什么这样的评价会同时出现在课题中,这就引起学生的学习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情境导入法

教师在上课时用课件、录音、图片或描述等方式,带学生入情入境,体会文章中的人物感情,加强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的导入,教师用课件出示地震后的图片,同时播放忧伤的音乐,把学生引入课文情境中,教师适机引入课文。

三、看图观察,实物导入法

借助挂图或实物的直观演示,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引起兴趣,再深入文章从理性上再次体会。例如《爬山虎的脚》的导入,教师出示爬山虎的一段枝茎实物,让学生观察,从而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实验导入法

运用实物进行一次有趣的实验,将语文教学中抽象的知识附于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例如《乌鸦喝水》的导入,开始教学时,教师出示一个装有半瓶水的颈口玻璃瓶,一些小石子,老师开始讲述:“今天,老师带来了这些实物,要与小朋友们一起做一个有趣的实验,要求每一个小朋友开动脑筋,想办法,大家愿不愿意?”教师过渡:“同学们,老师遇到了一只小乌鸦,它想喝瓶中的水,要怎么做呢?请大家帮帮小乌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乌鸦喝水》这篇课文。”

五、猜谜导入法

不同年级段的学生都具有活泼好动,喜好新鲜事物的个性,猜谜导入也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导入方式。猜谜导入往往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以便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例如《画风》一课的导入,教师就可让学生先猜出谜语“风”,然后引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画风》这篇课文。”

六、简介背景导入法

有些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生活时代相距甚远,学生难以理解人物感情及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教师可将文章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事迹给学生加以介绍,让学生与作者有相应的情感体验。例如《七律·长征》的导入,教师简介历史背景: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发动了五次“围剿”。从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以后,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为了保存革命力量,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长征,北上抗日。红军战士击溃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1936年10月,第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与第一方面军会合。毛泽东同志写下了《七律·长征》这首诗,也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

七、导游导入法

写景或参观之类的文章,教师可采用导游的方式导入新课,教师以导游的身份,把学生带入情境中,使学生掌握课文的内容和记叙方法。例如《桂林山水》的导入,教师就可以运用这一方法轻松地把学生引入课文的学习中去。

八、问题导入法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运用质疑问难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例如《跳水》一文的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跳水》。请同学们把题目多读几遍,想想从题目中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为什么要跳水?

生:在哪跳水?

生:是谁跳水?

生:结果怎样?

……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课堂气氛活跃。

九、启动原有认知导入法

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知识或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导入新课,例如学习《新型玻璃》这一课可以这样导入:玻璃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同学们知道玻璃有哪些种类以及各有什么用处吗?让学生自由回答后揭示课题。

十、直接导入

直接导入,也就是开门见山,出示课题,创设诱因,富于启发性。当然,上课导入类型并非孤立的,若将彼此有机融合,也会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导入技能的巧妙运用,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还会使课堂教学更具有创意性。

猜你喜欢

实物课题题目
带你学习实物电路图的连接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当手绘遇上实物
基于Arduino控制的半实物模拟驾驶系统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实物与宣传不符,卖方担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