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愁、民俗与文化空间:民俗旅游的呈现与文化表达

2015-09-21

戏剧之家 2015年23期
关键词:事象民俗旅游民俗文化

李 淼

(咸阳师范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00)

乡愁、民俗与文化空间:民俗旅游的呈现与文化表达

李 淼

(咸阳师范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00)

现代人对消逝的家园与民俗倍感怀念进而产生“乡愁”。乡愁于民俗事象中得以寄托和表达。民俗文化旅游成为民众乡愁之感释放的产物。本文探索民俗旅游的呈现方式和文化意涵,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探索对“乡愁”和民俗事象的解构与阐释。

乡愁;民俗文化;身份认同;受众认知

民俗是特定社会群体约定俗成的文化行为,源自于当地长期的社会、文化及历史积淀,展示一地民众的生活情趣。随着现代化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人陷入了精神的“无家可归”,进而产生对民俗倍感怀念的“乡愁”。民俗旅游催生出以“民俗文化体验”为功能的旅游地,在一定程度上提供给现代人精神归属的家园。本文从传播学视角研究民俗、“乡愁”及文化空间问题,对民俗的呈现、“乡愁”的解构、民俗旅游的发展有借鉴意义。

一、“乡愁”的解构与阐释

乡愁是一种因主体与其故园分离而造成的思念与忧伤情绪。现代化所引起的乡愁,是在以城市化为主题的历史潮流中对传统生活消亡却无可奈何的迷失。“乡愁”作为人们的一种内心体验,与文化身份、民俗事象、精神归属等有着逻辑上的关联。乡愁之感的根源,在于精神归属的丧失,尤其在现代化与城市化冲击下,文化同化与西式文化对人的异化,导致现代人精神的“无家可归”。从本质上讲,“乡愁”可以理解为一种对现代文化异化的反思。因此,思乡是怀旧和追忆过往,成为寻求精神归属的情感表达。

乡愁是一种无形精神体验,于民俗的具体事象中得以寄托和表达。具体的民俗符号和文化场景,是民族乡愁之感释放和具象的产物;而人们对于“乡愁”的理解,亦不只停留在伤感与对民俗事象符号化的追逐中,更多是期盼寻求一种文化与身份的认同。

二、民俗对“乡愁”的表达

人们常常将民俗与乡愁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民俗即是安放乡愁的地方。乡愁本身就是在我们的行为中延续的文化记忆,就是一种民俗。风俗本是历史生活的积淀,都让人有一种天然的参与感,而参与民俗活动,使人产生对失去美好的怀想。对民众而言,乡愁是民俗的精神提炼,加深了民众的精神归属感与身份认同。乡愁中所蕴含的对传统、对家园的真挚情怀与民俗有诸多一致。这种情怀,把每一个个体与历史、与特殊的地方、特殊的人群连接起来,对使人之所以成为社会中的成员起着丰富和强化作用。当下的中国,面临巨大的社会转型,受现代性怀旧(乡愁)情绪的影响,故民俗学与“乡愁”的关系越发不可分离。

民俗作为乡愁情绪的具象,使游客找到了乡愁得以表达和寄托的家园。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冲击、标准化的工业程序和生活方式、市场主导的消费主义及信息轰炸等,都裹挟现代人进入一种无意识主义状态。传统生活方式被摒弃,文化与身份认同渐趋淡漠,价值体系的多元无序使人们的精神处于涣散和迷失。精神无处安放,人们开始寻根溯源,民俗将乡愁具象成一个个寄托物,并通过仪式化的过程调动游客对过往历史与经验的回顾。

三、文化空间与民俗旅游

文化空间是民俗旅游中所有文化遗产特殊价值集中的表现。“文化空间”源于法国都市理论研究专家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文化空间强调在固定的地点和时间举行传统的民间文化活动。从旅游主体——旅游者的角度看,“旅游空间有着不同于日常生活空间的特征和符号内涵,它既是获得旅游体验的前提条件,也是旅游体验建构的产物,具有主观建构的抽象性和剧场化特征”。

文化空间既是标志性旅游文化符号,也是核心旅游产品和典型旅游景观。民俗事象被高度符号化,已成为重要的一种旅游开发策略。“场所精神”一词最早由诺伯格·舒尔兹提出,场所表达出来的含义和气质是一个场所的象征和灵魂,能使人唤起对历史和特点地点的记忆。

为加大民俗文化传播效果,挖掘空间性的多维开发、文化空间的表达、场景精神的塑造成为民俗旅游的重中之重。在物理空间上,不应只停留在民俗展示区设置上的真实性和空间的舒适性,在整个民俗旅游目的地的设置,都会直接影响到游客对于民俗体验的感受。在文化空间中,应在最大程度上扩展文化空间传递的场所精神,则能最大程度上满足受众的文化需求,加大传播的效果。

四、结论

在民俗旅游的语境中,作为游览与体验对象的民俗文化,在平衡民俗本真性与商业性的前提下,挖掘空间的多维开发,注重文化空间的表达、场景精神的塑造成为民俗旅游的重中之重。只有如此,人们对于“乡愁”的理解才不至停留在肤浅的伤感与对符号化民俗的追逐中,而更多发展为一种期盼,期盼从乡愁的感伤走向文化身份的认同,从悲观情绪的低迷走向集体文化归属的团结。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贺学君.民俗变异与民俗学者的立场[J].西北民族研究,2003(3).

[3][美]阿兰·邓迪斯.周惠英译.伪民俗的制造[J].民间文化论坛,2004(5).

[4]陈勤建.文化旅游:摒除伪民俗,开掘真民俗[J].民俗研究,2002(2).

F59

A

1007-0125(2015)12-0229-01

李 淼(1989-),女,陕西旬邑,咸阳师范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管理。

猜你喜欢

事象民俗旅游民俗文化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禁戏下行与“以神为戏”之民间事象——以清代城隍演剧为例
诗学事象研究综论
昌平区民俗旅游持续增长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地理事象运动与分布的教学把握
《诗经》宴饮诗中的民俗文化
梅山信仰民俗事象:“游船”——收瘟摄毒及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