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今追昔说普光
2015-09-18仇国强
□ 本刊记者 仇国强
四川盆地的石油人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在碳酸盐岩里面找到大油气田。
18万平方公里的四川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也积淀了几代石油人的创业梦想。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原局长青永固,就是其中很具代表性的一个。
从上世纪70年代初进入原国家地质矿产部第二普查大队做地球物理测井技术员以来,青永固几十年一直扎在四川盆地,从事的都是与油气资源普查或油气田勘探开发相关的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从测井、钻井、物探到试油试气作业生产,他几乎干遍了石油行业的所有行当,也亲历了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开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艰辛与辉煌。
退休离开工作岗位后,他仍然难以忘怀一生相伴的石油事业。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包括普光海相大气田的建成投产,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开发今天取得的成就,是几代石油人前赴后继共同努力的结果。
油气资源勘探突破的尖兵
青永固说,现在的西南石油局,过去是原国家地质矿产部李四光部长领导下的一支专业队伍。这支队伍的主体由地矿部第二物探大队和第二普查大队组成,上世纪60年代在松辽盆地开展地质普查,发现油气显示后,为了加强四川盆地的油气普查工作,从大庆调入四川参加会战。
□ 西南石油局原局长青永固。仇国强 供图
“入川之后,我们在四川盆地用物探的方法拉了些大的测线,做了些大的剖面,摸清了盆地概况,并圈定下来。上世纪80年代之前,我们基本上只搞普查,还没有到勘探程度,一旦发现了油气,证明了一个地方的构造,马上交给工业部门,我们是发现一口井交一口井。
“可以说,在四川发现的大气田,包括那些到现在为止已经开发了几十年的气田,多数是我们做的前期工作,有时候我们所做的前期工作已经达到了勘探程度或者开发程度。上世纪70年代初发现的中坝气田就属于这种情况,我大学毕业就分配到那里,在那里我们用3200米钻机打了4000多米井深,当时感到很震惊。那时发现的中坝气田,一直到现在还在开采。
“再说川东北这一块。我们从上世纪60、70年代开始就加强了对这个地方的普查勘探,部署探井、开展模拟地震,做了大量的工作。1970年,我们在川东北雷音铺部署了川18井,用3200米的钻机打到了飞仙关三段,发生了强烈井喷,这是川东北第一次在飞仙关组发现海相油气。随后的1971年,我们的第二物探大队又在川东北完成了6条地震测线,发现了亭子铺构造。
“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先后对雷音铺、七里峡、沙罐坪构造进行了地震详查及补充详查。当时我在第二物探大队当大队长,在川东北那么高的山上做二维地震,是相当辛苦的,但我们坚持下来了。那时除了主阵地川西,我们最重视的就是川东北,第二物探大队总共9个地震队,在达县就放了两个,后来又增加到3个,把最先进的设备都弄到了川东北做地震。
“1983年,我们在川东北地区部署了一块26.5平方千米的三维地震。这是西南石油局,也是地矿部第一块三维地震。这之后的1987年,我们在东岳寨打了川岳83井,用5000米钻机在4720米钻遇了飞仙关组二段,测试获得日产天然气13.97万立方米,引起国内外关注。”
青永固说,当时所做的这一系列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料,为后来争得川东北地区的矿权登记话语权,埋下了伏笔。
为普光海相突破留下火种
“我们地质普查队伍早些年都是靠国家地勘费拨款过日子,发现油气了,把资料交给国家,自己没有开发权,普查勘探投入没有回报、没有成果。后来我们考虑这样不行,需要改革。”青局长说。
1988年,西南局向地矿部汇报,提出登记矿权属于自己的区块,自己发现、自己勘探、自己开发,在搞好普查勘探的基础上,多种经营,滚动发展。西南局派人和中国石油四川石油管理局谈判,在四川盆地部分地区登记了矿权,这其中就包括川西平原和宣汉、通南巴一带。
“后来成为我们起家本钱、发展基础的川西平原这一块,对方当时并不看好,因为川西平原是盆地,沙砾覆盖深,而且隆起很缓和,对方认为没有潜力,地震工作也不好做。
“宣汉、通南巴构造虽然是中国石油四川石油管理局达县、万县一带气田主构造带延伸过来的部分,但他们认为普光这一部分构造不是核心部位,虽然总体来说有很多背斜,但是认为希望不大,因此同意登记给我们。
“但是我们之前在这一带做了地震、勘探、钻井等很多工作,心里有底,普光这一块我们一直是看好的,所以我们认为这一块我们一定要登记下来。”
青局长介绍,当时为了登记这一区块,放弃了很多其他地方。比如川中一带,投产的两口井,都已经在给地方输气了,但是为了换这一块区域,把那一块放弃了。
青局长说,下那么大本钱,拿下川东北普光这一块,主要是想给自己留下一块探索海相碳酸盐岩领域的阵地。四川盆地的石油人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在碳酸盐岩里面找到大油气田。我们的老部长李四光是靠陆相生油理论起家的,国内发现的很多陆相大油田一次次印证了他的理论。但懂石油的人都很明白,世界上的大油气田多数是海相,海相油气田储量丰度高,产量大。
四川盆地大量的陆相地层过渡到川东北就变成了海相,川东北的海相地层没有遭到大的破坏。到了云贵等地,大面积的海相地层都裸露出来,被破坏掉了,但是川东北由陆相过渡到海相的地层保存得较好。
川东北海相勘探开发时机成熟
“川东北区块矿权登记下来之后,我们也做了一些普查勘探方面的部署,但由于那时候我们的精力主要集中在川西这一块,普光一带区块海相勘探一直未能取得大的突破。
“当年,我们在自己登记区块做工作的时候,中国石油四川石油管理局也在相邻区块部署了大量的工程队伍,他们实力比我们强,打出了一大批高产井,可惜的是,当时我们的队伍小,没有这个经济实力,也没有这个技术实力。
“1993年,我们在宣汉县付家山构造部署了一口油气普查井——川付85井,这是当时在地矿部挂号的重点井,5200米设计井深打了5年,仍然没有见到预期的油气显示效果。10年之后,就在距离川付85井不足10公里的地方,普光发现井——普光1井喷出高产气流。现在看来,那一次,我们是与海相大气田擦肩而过了。”青局长现在谈起来,还是有些惋惜。
2000年,新星石油公司整体划归中国石化,青永固感到,勘探开发川东北的时机到了。这年年初,当时的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牟书令带队来西南调研,青永固向前来调研的领导专家汇报了四川盆地海相勘探开发前景,重点阐述了川东北这块区域,建议总部领导考虑南方碳酸盐岩领域的勘探工作,寻找海相大气田。
“集团公司党组认真研究了我们的建议,总部决策成立了勘探南方公司,重新划分工作职责,他们负责勘探,勘探前的工作让我们配合。我们在这里做了这么多地震,辛辛苦苦打了这么多井,感到已经逼近目标了,缺的就是‘临门一脚’。勘探南方公司成立之后,中国石化投入勘探费用,组织中原、胜利等兄弟单位的精兵强将会战川东北,很快就打开了局面,普光海相气田勘探取得重大突破。”
青永固说,形势正朝着他们当年预想的那样发展,勘探南方公司从普光这块开始起步,积累了很多经验,储备了很多知识,技术上也越来越成熟。他们不断向外扩展,南面推到重庆涪陵这一带,正在利用在普光一带积累的经验、技术,一步一步地实践着他们最初的设想。“那么大的碳酸盐岩地区,不可能是铁板一块,我们中国石化日后在南边一定会有更大突破。”
“宝贝女儿”找到了一个好“婆家”
由于早期做过大量工作,青永固对普光气田非常关心。
“我2005年年初退休,大概是在这年下半年,总部决定把普光气田交给中原油田开发。虽然这一块划走了,但我对这一块一直很关心,近些年我前后去了好几次。2004年我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聘为科技顾问团顾问,还当了工业经济组的副组长。普光脱硫厂选址的时候,我曾经带着这个组到普光考察,当时听说有一批井已经打成了,大家都感到很振奋。这说明,这一块区域我们没有看错,我们的前期工作没有做错。”
□ 天然气川气东送管道分公司川渝管理处普光首站,位于四川达州市宣汉县普光镇。徐铁 摄
2011年,普光气田正式开发,脱硫厂也建成,青永固又去了一趟普光。“我看到,在大山上气井一组一组的,井站建设的非常漂亮,站场的管理也非常好。我又去看脱硫厂,那确确实实是一个现代化的工厂。我看了非常高兴。更令我高兴的是,这里不论是井场还是脱硫厂的周围,可以说是闻不到一点硫化氢的味道,这说明气田管理得很规范,开发得非常好。”
青永固还记得中国石油四川石油管理局一位领导的话:“过去,我们只认为你们的石油地质勘探队伍是第一,现在看来,你们在工程上,包括钻井也是一流的,你们的高含硫气田开发,不但在中国是个榜样,在世界上也树立了一个榜样。”
“上次在普光考察过后,我们又返到西南局元坝气田,在那里,我们和西南局川北指挥部的领导一起开了个座谈会。在这个会议上,我说了一些想法,元坝气田的开发一定要向普光学习,学习中原油田。元坝气田的脱硫厂建设要认真学习借鉴普光脱硫厂的成熟经验,元坝脱硫厂的建设效果一定要确保达到普光水平。”青永固说。
“普光气田从科技攻关、新技术的应用、施工管理一直到开发管理,包括脱硫净化这套装置运行,都积累了很多经验,这是我们中国石化的宝贵财富。”青永固说,“中原油田在开发普光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克服了很多困难。我们南方海相这块的真正勘探开发,就是从这里起步的。今后推广出去,在世界上都能有一定的地位。
“这些年,《中国石化报》只要有普光气田的报道我都要看。曾经有报道说,普光气田创造了好多第一,我认为这些都不是虚的,确实如此。对我来说,普光气田就像一个养了多年的‘宝贝女儿’,现在来看,她嫁了一个‘好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