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与信息技术的重构与整合
2015-09-15阮祥兵
阮祥兵
摘要:高中技术课程的整合关乎课程价值目标的实现,是技术教育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从技术教育本体出发,探讨如何将多维度的价值目标整合于有选择的技术内容(知识和技能)之中,将多门类的技术内容整合于有选择的技术活动(项目和任务)之中。
关键词:技术;通用技术;信息技术;整合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7-0037-04
课程整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和策略。技术由于其自身突出的实践性、综合性、工具性等特点,一直是课程整合的热点。从STS、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到STEM、STEAM,技术的整合从理念和实践层面呈现出多种可能。
在我国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中,技术作为八大学习领域之一,由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两个学科组成。两个学科自身的重构与整合关涉教室、教学材料、师资等课程资源效益的发挥,也影响到课程实施的效果,这已经成为技术学科发展的重要问题。
● 基于学习内容的视角
自从有人类以来,就有了技术,其内涵随着人类发展也在不断演变和丰富。通用技术中认为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愿望,以更好地适应大自然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信息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切物质和事物的属性。信息技术(IT)也称信息与通信技术(ICT),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显示信息等目标的技术。
为了和信息技术区分开来,《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将通用技术界定为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学生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1]
通用技术主要内容包括技术通识、技术设计与制物实践等,信息技术主要内容包括信息通识、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使用、软件使用、程序设计等,具体如下表所示。
1.对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认识及技术观
通用技术学科中技术概念的学习只有不多的学时。概括、抽象的理论理解需要具体的经验作为支撑。要使学生对技术有深刻的认识,除了阅读技术哲学、技术史,参观技术博物馆等,还应该配合实实在在、具体深入的技术体验活动。技术观表现为学生对技术的理解、评价、选择和决策,对应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主要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技术主要解决“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而指导技术行为的技术观还涉及“对不对”“好不好”的问题,属于价值判断的范畴。学生正确技术观的形成需要经验和理性作为依据,需要建立在学生与环境、文本、他人观点、实践活动积极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内省、反思和重新审视的基础上,需要深层次的技术实践以获得体认。
信息技术既涉及技术,也涉及信息。信息和物质、能量一起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各学科中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应用,但需要一个学科来引领学生认识信息概念,这个任务落在了信息技术上。而对信息的深刻认识,无疑也还需要生活及各学科学习中有意义的信息运用。同时,信息技术作为技术的一个分支,信息技术的学习会成为支撑学生技术认识水平提升的一个重要阵地。
2.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主体内容
技术的主体内容是技术设计与技术使用,其核心是设计。学生在设计活动中,外观设计和设计表达受艺术审美与表达水平制约,技术设计的构思受自然科学规律和数学知识水平的制约。制作实现是设计方案物化的过程,主要是手工和工具使用。
信息技术的主体内容是软件设计和软件使用,信息技术硬件的使用也更多地以软件形式呈现。在软件使用过程中,表现效果受艺术审美与表达水平制约,功能实现受信息与计算科学(技术原理)和数学知识水平的制约。如果把程序设计看成更深层次的软件使用,可以说信息技术的核心是软件使用,在思维上表现为计算思维。
当今,技术已由手工和简单工具技术、机器技术发展到智能技术阶段,表现为硬件和软件的结合。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普的“器官投影”说认为技术是人体器官的一种投影,是人体器官结构和功能外在化的工具。[2]相应地,凡是能够扩展和延伸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就都是信息技术,与人类感觉器官、思维器官、传导神经系统和效应器官对应分别有感测与识别技术、计算与智能技术、通信与存储技术和控制技术。可以说,信息技术是技术发展的新阶段,技术实践活动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作为技术的一个分支,已经和其他技术深度融合,成为通用技术不可回避的重要一部分。在课程实施中,信息技术技能操作的学习与通用技术实践结合,可以减少交叉重复的内容,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能够促进信息技术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 基于教学方式的视角
项目教学法是通用技术教师主要采用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广泛采用的是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存在着突出的内在共同特点:
(1)都始于问题,把实践活动作为学习展开的内在驱动力。
(2)都以学习者为中心,赋予学生更多的责任,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
(3)从学习过程来看,总体上都经历“明确目标→制定方案→实践行动→交流评价”的流程。
(4)在培养目标上,都注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培养表达、交流、协作和交往能力。
在技能综合培养上,项目式学习为技术实践和学科综合创造了条件。但也应看到,要在短时间里实现具体操作技能的训练,达到运用水平,仍然需要适量的任务式学习。
在项目学习中,智能技术是当今的主流。通用技术的电子控制、简易机器人模块,信息技术的人工智能模块,一些学校的机器人类、单片机(如Arduino)类、互动媒体类、创客类校本课程,以及其他很多围绕现实生活问题解决的项目,控制功能需要电子制作和程序编写,执行功能需要机械设计,自然地融合了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
● 基于价值取向的视角
学科教育的价值与学科的价值密不可分,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也与技术的重要性息息相关。基础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新课程理念下,课程目标设计应着眼于满足学生现实生活,建构学生可能生活的需要。[3]技术作为学习对象和学习工具,既能够引领学生适应技术世界,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又能促进学生心智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满足人的发展需要。另外,学生在享受参与技术活动、产出技术成果的乐趣中,满足了体验的需要。
中学阶段,通用技术课程的主旨是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信息技术课程的主旨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他们分别体现了通用技术学科和信息技术学科的独特价值和核心追求。技术素养是指使用、管理、评价和理解技术的能力。[4]可分为理解技术与其应用的知识、使用技术和评估技术的能力、接受和选择新技术及其应用的态度。[5]信息素养是指获取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可分为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信息道德四个层面。[6]立足于素养的教育在大部分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中间已经形成共识,技术教育要避免以往为技能操作而技能操作的情况,主张结合实践应用的情境,从素养出发开展学习。
技术素养的关键在于使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素养的关键在于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问题解决能力的决定因素是心智思维能力。无论是技术素养还是信息素养,其着眼点都在能力上。从目标来看,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问题解决能力的基础,心理和道德品质则是问题解决的保证。
学生在技术学习中,普遍会遇到两个问题:一是实现功能和效果的能力不足,二是缺少由需求和愿望生成的具体目标和创意。设计与制作项目及软件创作中,掌握了一定的技能,不知道做什么;有了想法但是学科背景知识和技术水平达不到而无法实现。在Photoshop、Flash、Maya等软件的学习过程中,软件操作技能达到一定水平,瓶颈在于美术功底不足或缺乏好的想法;又或者有想法但技术关突破不了。这两个问题,一个关乎基础知识和技能是否扎实,另一个关乎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构思的能力。从问题解决角度来看,教学中既要考虑学生学习的深度,使其向精熟水平发展,又要注重自主学习、跨学科、整合、创新、想象、交流协作等能力的培养。
技术学习是学习者完善和实现自我的历程。综合考虑社会需要、个体需要、学科特点及问题现状,可以将技术学习分为适应生活、胜任生产和有所创造三个层次。适应生活表现为明智地选择和正确地使用技术产品,排除简单的技术故障,合格地参与技术决策。胜任生产,表现为做好在工作中使用技术,进行学习、生产或服务的准备。有所创造表现为具有自主和持续学习高端技术、进行技术创新的兴趣和潜力。三个层次中,前一个层次的学习是后一层次的基础,后一层次的学习作为前一层次的组成部分,其提升也会促进前面整体层次达到更高的水平。价值目标的实现需要具体的知识内容和活动过程作为承载。每一个层次都对应各自的活动任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如下图所示。
从知识和技能层面来看,无论是技术还是信息技术都领域宽广、种类众多,每一门类的重要概念各不相同。以信息技术为例,平面设计可能涉及图层、通道、蒙版等概念,程序设计可能涉及算法、数据结构、面向过程(顺序、分支、循环)、面向对象(对象、类、封装、继承、消息)、接口等概念,而且基于不同语言的程序设计的重要概念也有所不同。如此多的技术门类,学生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部精通掌握,但应结合三个层次学习对应的某些门类。作为工具,技术、信息技术已经拥有与语文、数学、英语等同等重要的地位。随着技术的渗透和消融,生活和其他学科的学习已经成为掌握技术技能的重要渠道,但是这对于学习和解决问题还是远远不够的。技术课如果不承担技能教育,那哪个学科承担学生掌握技术技能的职责呢?
从活动层面来说,必须选择某几种重要技术作为价值实现的载体。如果说科学的核心是探究,那么技术的核心是设计,信息技术的核心就是软件设计。整合的价值在于,在学生对技术通识性了解的基础上,选择一定数量的聚焦于产品、软件的设计和使用的项目活动,在使用某几项重要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这几项技术有持续深入的切身体验,以此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一通百通,从而对技术的本质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技术认识水平、心智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包括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实现素养提升。
为了实现价值目标,在选择技术门类、确立学习活动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1)对学生来说最基础、最重要、最必须,与学生现在或将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结合最紧密,或不可或缺。
(2)有一定挑战性,能最大化促进学生心智水平和动作技能的发展,有利于学生体验技术,深化对技术本质的理解。
(3)学生感兴趣,能够满足学生需要,能够激发学生自主钻研持续学习的兴趣。
(4)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生理能力,适于开展。
(5)注重多元性和选择性,对应技术学习的不同层次,对基础和拓展延伸有区分,对适合全体学生和适合部分学生有划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江振寰.技术哲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郭元祥.课程观的转向[J].课程·教材·教法,2001(6).
[4]国际技术教育协会.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技术学习的内容[M].黄军英,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5]王琳.技术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基础教育“技术”课程设置的调查与思考[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6]陈维维,李艺.信息素养的内涵、层次及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