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养教育:自由价更高

2015-09-10章元佳

中华家教 2015年1期
关键词:学龄儿童本杰明学校

章元佳

“自由是我认为能够给孩子的宝贵礼物,不仅是行动上的自由,也是知识和心灵上的自由。在田野、在山川、在牧场、在城市,他们基因中蕴藏着什么天分,都由他们按照自己的成长步伐去探索吧。”作家本杰明·休伊特说道。

本杰明·休伊特的两个孩子——12岁的芬克斯·休伊特和9岁的莱恩·休伊特每天早上都可以悠闲地在家享用丰盛的早餐,然后去深山老林里采摘野莓,再将野莓晒干做成饼干的馅料,如果他们愿意还可以将自己制作糕点的心得和视频分享在博客上。兄弟俩不像别的孩子被圈在学校围墙之中,而是每天都在充满童趣的玩耍中度过。

如今在美国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像本杰明的孩子那样享受放养教育,但这又有别于传统的“在家教育”。“在家教育”的孩子会在家中遵循着一套经过家长编排的课程,老师的角色被文化程度较高的父母所替代,“放养教育”的小孩则对自己一天的生活有着完全的自主权,在保证安全和健康的前提下,他们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

目前美国1800万学龄儿童中,有10%是在家上学的。然而自义务教育推广以来,一直不断有人在质疑其价值是否被过分夸大。耶鲁大学毕业生、科罗拉多落基山中学的老师约翰·霍尔特在1964年出版了一本名为《孩子怎样被毁》的书,其中就提出“孩子与生俱来的强烈好奇心和对学习知识的热爱都被学校教育给摧毁了”的观点。

霍尔特后来成为“在家教育”的倡导者。但很快他意识到一些家长只是简单地在家里重复教室的活动,孩子仍然禁锢于课程之中。于是在1977年,他再次呼吁,认为学校体制中的年级、评分等都会对学龄儿童产生负面的影响,并提出“非学校教育”的理念。

很多人并非没有看到学校教育的局限性,但是双职工家庭苦于没有办法全天带着孩子去野外观察昆虫或在森林里辨别有毒的蘑菇。本杰明认为,非学校教育其实更是一个关于生活方式的选择。“放养教育”的模式不仅能在乡村实行,城市中有见识有一定经济基础的父母也正在思考如何能将孩子们从繁重的学业中解放出来。凯莉·麦克唐纳放弃企业培训师这份收入丰厚的工作,选择在波士顿放养孩子。“这座城市就是孩子们的课堂。”她说,“我们相信孩子们只有投身世界的环境中才能学习到真正有趣又有用的东西。所以我带他们去博物馆、公园、展览馆,或者跳上一列火车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孩子的学习应该轻松自如。逼着他们在学校或者在家埋头做题背课文,而不让他们自己在探索中发现学习的乐趣,这样的教育毫无用处。”

如今“非学校教育”已经不再是法律中的灰色地带,在美国50个州都得到了认可,只需要满足几个条件,比如父母的经济状况达到一定标准,以及定期接受来自社区教育机构的家访等,以确保这些放养的孩子走在探索求知的道路上,而不是成为问题少年。

猜你喜欢

学龄儿童本杰明学校
小熊本杰明和跳绳
仁爱比聪明更重要
爱尔兰政府发布学龄儿童托管教育计划
奉化市2012—2014年学龄儿童尿碘监测结果分析
Reading with Rhea The Woodcutter and the Axe
学龄儿童校内托管看护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学校推介
从黄昏出发,游向清晨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清涧县辍学儿童逾五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