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母不该包办孩子的兴趣

2015-09-10丁肇中

中华家教 2015年1期
关键词:试验室诺贝尔物理学奖望子成龙

丁肇中

虽然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我不是天才。因为,在12岁以前,我还没上学呢!

念小学时,我们学校是一所大学附属小学,妈妈是那所大学的校长。小学的教师全是妈妈的学生,谁都不管我。当时,我对上学没兴趣。到学校看看,不喜欢我就走掉了。到哪儿去?到池塘游泳、到河边捉小虾,四处游荡。那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我与其他小朋友一样,生活在十分艰难的环境中。

童年,对我影响最深刻的人是我的外祖母。外祖母一直照顾我,她没有一般“望子成龙”的心态。我父母也不管我,他们让我自由发展,这和很多中国的家庭不同。

我的父母都是教授,都是科学家。家里进进出出的都是科学家,再加上从小父母就把牛顿、爱因斯坦的故事讲给我听,耳濡目染的,我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以说,是兴趣把我牵引到国际科学的“峰巅”。

做科学的人最重要的是兴趣,有了兴趣,你可以为它放弃其他一切的事情,为了名和利去做科学是很危险的。

现在,我不强迫孩子读书。我经常把我的孩子带进试验室,从小如此。如果出国,我就每天打电话回家。我的女儿3岁时,就可以清楚地认清各种仪器的用途了,而且她还有过目不忘的本事。我希望女儿学物理,长大去接我的“班”,不过她却对生物有兴趣。对这,我不去干预。各有各的兴趣嘛!我想,她将来会在生物学上做出成绩的。父母不该包办孩子的兴趣。因为“包办”是不能代替孩子的。

可是我的弟弟、妹妹全都是望子成龙,担心孩子学不好,替孩子计划好一切。其实,孩子在学校考第一不代表什么,至少,在我认识的科学家当中,都不是年年拿第一的好学生。我更不曾考过第一名。过去几十年间的大部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我都认识,他们中很少考第一名的,绝大部分都在中下游水平,有的还是班上倒数第几名。能考第一名当然好了,但考试是考以前的经验和知识,而科学恰恰是质疑前人的知识,通过实验创造新的知识。

我只是对科学感兴趣。每天从早上7时30分踏进试验室,至晚上11时才走出试验室,没有圣诞节,没有星期天,这也是出自我对科学的兴趣。

兴趣对一个人的事业很重要。这么长的时间,没有兴趣如何去享受工作呢?所以,我劝那些想干成一番事业的朋友,应该以兴趣为出发点,不能勉为其难。

猜你喜欢

试验室诺贝尔物理学奖望子成龙
试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探讨
如何加强公路工程试验室管理
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要点解读
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相关物理知识探究
试验室仪器设备管理
从夸克到弦:探索物理学家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