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量史学试题复习策略

2015-09-10赵正林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15年1期
关键词:史观史学图表

赵正林

综观2014年高考全国十几套历史试卷(含历史单科卷和文综历史试卷),笔者认为2014年高考历史试题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因计量史学的大量引入和运用而变得更为多元化。这反映出了高考的新动向,也为我们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指明了方向。对此,笔者结合2014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谈谈计量史学试题的复习策略。

一、2014年高考历史计量史学试题总览

计量史学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运用自然科学中的数学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定量分析,把定性分析放在定量分析的可靠基础之上,使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样能避免随意性判断,从而使历史研究更为科学。定量分析主要研究事物的数量关系,定性分析主要研究事物的性质,传统史学实际上就是定性分析。传统史学定性分析的主要缺陷之一就是用一种相对模糊的语言来解释历史,而在影响历史发展的众多因素中,很多都是可以用计量的方法来精确度量的,如规模、程度、比较、变化等因素。即便是某些难以度量的因素,如思想、观念等抽象因素,也可以通过其他可度量因素间接地度量出来。将历史因素数量化,并运用统计学和数学公式进行严谨的分析,可以使历史学家更为精确、更为科学地解释历史,这就是运用计量史学的意义所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计量史学弥补了传统史学的不足,成为了当前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趋势。2014年高考历史试题引入了大量的计量史学相关内容,具体情况见下表。

二、试题举例及其解答方法

综观2014年高考历史试题,以下几类计量史学试题最为典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近几年此种类型试题的命制状况。

1.柱状图型。

例1.(2014年高考安徽卷文综)博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从清末开始列入中学课程。下图显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演变情况。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西学东渐(西式教育发展)。

【解题指导】此题是计量史学在历史考题中的典型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做到“三看”,即看时间、看变化、看趋势。

【解析】1905年清政府在全国废除科举制度,兴办学堂,A项错误;1922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与以前相比并不算高,并不能体现“五四”时期科学思潮的兴起,B项错误;1929年至1936年这一时间段的数据变化趋势是上升的,说明自然科学课程比重在增加,可以佐证C项说法,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中国,国民政府在经济上重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教育上重视科学教育,C项正确;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变化反映了清末民国时期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并不能说明其间轻视人文教育,D项错误。

【答案】C

2.曲线图型。

例2.(2014年高考安徽卷文综)有学者认为,加入多边国际公约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国际社会认可度的重要指标。下图中最高点(H)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中国加入多边国际公约的情况(1949—2005年)

(注: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承认了国民党政府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所签署的所有国际劳工公约)

A.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C.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考点】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解题指导】这类试题时效性强、新颖度高;试题取材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内容,一般以经济史统计资料为主体;统计数据呈现方式灵活多样,其中表格形式最为常见,同时也有坐标图、结构图等其他形式;主要考查历史事物的数据特征(静态特征、动态特征)、数据关系(不同类型数据之间的联系、相关性)、数据成因(形成数据特点、数据关系的成因)。

【解析】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而题中H值出现的年份是2001年,A项错误;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变化是在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允许台湾民众到大陆探亲,时间与图中“2001年”不相符,B项错误;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项正确;2011年,中国正式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时间与图中“2001年”不符,D项错误。

【答案】C

3.图表型。

例3.(2014年高考福建卷文综)下表是1980年、1996年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进出口依存度表。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考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与影响。

【解题指导】①“三看”:一是看表头及其出处,确定图表总体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及历史时期;二是看图表中的项目,根据题干设问,阅读图表;三是看图表中的数据,综合分析图表中的有效信息,与已经掌握的历史基础知识建立正确的联系。②“两注意”:一是注意图表数据呈现形式的不同,不同的图表有着不同的特点,在提取信息时应根据其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取信息;二是注意历史图表数据所反映的内容类别,如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

【解析】从图表数据可以看出,1996年与1980年相比,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进出口依存度不断增加,这说明国际贸易总体发展较快,A项错误;1996年与1980年相比,不同类型国家进出口依存度都在增加,这说明经济全球化趋势在加强,B项正确;20世纪90年代后,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不断增强,C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进出口依存度,没有反映各类型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情况,D项错误。

【答案】B

三、备考启示和指导

1.做到融会贯通,既要“串联”,也要“并联”。方兴未艾的历史命题之“三新”(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潮流、历史研究的史学解读多元化趋势等,促使我们在平常的复习和备考中重视培养运用多元史观观察和解读历史事件的能力。对此,我们可以根据当前高考试题的考查形式,采用“串联”和“并联”的方式对史观进行集中培养。“串联”是指围绕一个主题呈现不同的材料,运用同一个史观去解读这些材料;“并联”则是指围绕一段史料或一个历史现象,尝试用不同史观,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这样就可以在比较中深刻理解不同史观的内涵,进而灵活运用。

2.处理好方法和知识的关系。在中学历史学习中,不能抛开历史知识来单纯地学习史学方法,要把方法和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无论是对史学方法,还是对解题方法的学习,都要以知识为载体。

3.持续学习史学方法。在整个历史学习过程中要自始至终地学习和运用史学方法,不能把史学方法的掌握寄托在一两次的专题讲座或练习测试中,这样才能熟能生巧、灵活运用。

4.深化对方法的认识。方法是达成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手段和方式,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因此,我们要对方法有充分的认识。

猜你喜欢

史观史学图表
新、旧史学的更替
深蓝要办“重建中华史观公投”
浅谈新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关系
评杜维运《中国史学与世界史学》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图表
全球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史学漫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