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依法治校的思考

2015-09-10吕晓

考试周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依法治校法制教育

吕晓

摘 要: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区分学生的好中差,伤害他们。作为教育机构,学校法治观念和依法管理意识薄弱,教育需要反思,更需要监督。树立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相结合的思想意识,更新高校的教育理念,培养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 法制教育 依法治校 以德治校

由于历史原因,传统高校内部管理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治现象。主要表现在重人情、轻理性、重权威、轻法制,人治具有不稳定性、不规范性和非理性的特征,不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①。依法治校根据法的合理性与规范性制约管理的随意性和无序性,反映了社会主义管理进步的价值趋向。目前,依法治校的制度和措施还不健全,依法治校还没有完全成为学校的自觉行为,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因此,为了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应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并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明确教育目的,完善师生法治观念

基础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其为人”,高等教育的目的则是“使人成其为才”②。教师被称为“太阳下最光辉的事业”,教育是灵魂的教育,首先要唤醒学生自尊,只有自尊才能自信、自立、自强。而后引导学生在对知识的追求与探索过程中,逐步完善对自我的认识,逐步清晰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并学会适应环境。

因此,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本位③。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学校代表国家满足学生受教育权的要求,学生是宪法权的主体,而大学是满足其要求的义务主体。受教育权是学生的根本权力,绝不允许轻易限制或剥夺④。因此逐步取消取消了“在校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做退学处理”、“学生在保留入学资格、保留学籍、休学期间,不得报考其他高校”的规定。

加强高校法制教育,强化高校领导干部和师生的法律意识,完善法制观念,是高校推行依法治校的基础和保障。结合不同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教育,比如对教学研究人员,应侧重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著作权法、专利法、知识产权法、合同法、科技进步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强化他们依法教学的意识和科技创新意识;对学生,则应加强宪法、刑法、民法等基本法律和专业法的教育,全面强化的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⑤。

高校在对师生加强教育法制建设的同时,应依法制定和完善学校章程,按章程依法自主办学,调节各部门、单位和全体师生员工的认识和行为,使大家有共同的行为规范,为人处世有规可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相应加强民主管理和健全监督机制,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并加强校园内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

二、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并举

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的治校方略,是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宜传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德法”并重思想的具体体现,是高校面临的世纪课题。根据这一指导思想,高校必须以强化管理为载体,认真探索、深刻领会,并采取有效措施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确保高校健康有序发展。

首先必须树立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相结合的思想意识,更新高校的教育理念。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法律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出现,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行的。对人们思想、认识、信仰、感情等私人生活领域采用法律手段强行干预、限制、禁止,不仅不可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往往适得其反⑥。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教育已逐步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学生及教师的整体水平已发生了质的变化,加之网络和现实社会的各种正负面影响,大学生受到多元文化思想的冲击,整体道德水平出现一定的滑坡。换言之,这也是诸多社会问题在高校中某种程度的反映。

如何面对思想处于矛盾、多元、纠结的大学生群体?毕业后,他们会带着这些问题和业已形成的价值观走向社会,影响择业、组建家庭等。况且知识经济时代日新月异,伴随终身学习理念,高校已不再是学习的最后阶段。高校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要注重思想政治素质的塑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塑造思想操守。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⑦

在德育同时不断完善学校规章制度的法制化,真正将法治落到实处,有法可依。高校在各项日常工作中不折不扣地严格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政策,推进整个学校工作健康发展。

把法律、法规、规章的意志贯彻到学校的办学管理行为当中,依法制定或修改学校的章程。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校章程,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学校章程是一所高校得以设立及保障今后正常运转的“根本大法”⑧。高校必须从战略的高度,着眼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和现实需要,

坚持“以人为本”,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队伍,尊重教育规律,与时俱进,面对现实。把握先进文化发展方向,推进文化建设,努力实现、发展和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三、加强文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文化生活日益满足不了广大人民的需要。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之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失衡,佛山“小悦悦事件”,“老人倒地无人敢扶”的现实,让人心寒之余不免感慨,人心究竟出了什么问题?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因此,文化素质教育可以作为高校教书育人的切入点。

面对当今社会现实,高校需调整育人思路,切实有效地进行教改,适应社会的需要,培养出真正引导社会进步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全社会整体文化素质,这也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体现。教育始终具有鲜明阶级性和社会性,为谁服务?培养什么样的人?始终是教育需要面对的根本问题。

首先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同时明确了高校党委的领导职责主要是:“执行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领导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讨论决定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内部组织机构负责人的人选,讨论决定学校改革、发展和基本管理制度等重大事项,保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完成。”⑨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根本保证,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切实发挥“两课”的重要作用,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道德教育。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核心,切实做好思想道德教育、民主法治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等,深化德育和法治的内容,拓宽学生视野,使之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为顺利深入开展依法治校及依法治国营造有利的文化氛围。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行依法治校,就是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⑩。

注释:

①沼泽虎,何琴.浅析依法治校理念的深化.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1):60.

②徐显明.大学理念与依法治校.中国大学教学,2005(8):4.

③熊楚才.论高校教育和谐与依法治校.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19.

④熊楚才.论高校教育和谐与依法治校.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19.

⑤张文峰.高校依法治校刍议.高校探索,2004(1):36.

⑥张文峰.高校依法治校刍议.高校探索,2004(1):37.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教育.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275.

⑧刘洪英,姚林.刍议高校依法治校.科技咨询导报,2007(24):223.

⑨聂荣华.关于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的理性思考.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1(6):48.

⑩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1214174.htm,依法治校.

猜你喜欢

依法治校法制教育
中外大学法务工作机制比较研究
依法治校视野下的高职学生契约精神培育研究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几点体会
当代大学法治文化的构建
遏制校园暴力须重视法制教育
中职学校学生维权的意义探析
依法治校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制度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