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处理物理与生活的关系

2015-09-10孙长钟

考试周刊 2015年104期
关键词:观察生活物理教学

孙长钟

摘 要: 物理现象来源于生活,学生要想学好这一学科必须善于观察生活,善于从生活中抽象出物理规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生活与物理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物理教学 观察生活 勤于观察 乐于实验

物理不能脱离生活,要想让学生学好物理,就要善于从生活中抽象出物理规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授学生正确处理生活与物理的关系。

我国古人云:“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廉价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可见,古今中外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培养能力。所以物理教师应该传授学生处理生活与物理关系的正确方法,而不能让物理脱离于生活实际,因此必须培养学生以下两个方面的技能。

一、勤于观察

如果说实验是科学发现的必由之路的话,那么观察就是科学的起点。巴甫洛夫曾告诫他的学生:“应该先学会观察,不学会观察,你就永远当不了科学家。”观察可以分三步进行,即一看,二找,三定。一看:就是首先要学会看现象。“看”可以分为三个途径进行。一是观察生活,看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因为生活中时时、处处、事事都离不开物理,所以观察生活是获得物理知识的重要源泉。例如,我们看太阳光穿过窗户射进教室里,若照着飘浮的烟尘,就会发现光通过的路线是直的。然后就是观察实验。例如让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面,我们会看到,除了有一部分光反射回空气中,改变了传播方向外,还有一部分光进入水中,也改变了传播方向。这比前面的观察又进了一步。二找,就是在多次反复看到大量现象的基础上,分析总结规律,也就是找观察到的现象的共同点(也是与其他现象的不同点)。例如,射进教室里的太阳光,穿过云隙的太阳光,黑夜里的手电筒的光……通过的路线都是直的。因此,我们就可以总结出“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这一规律。找规律是观察的目的。三定,即确定条件。因为任何物理规律的成立及应用都是有条件的,所以总结规律时,一定要考虑它是在什么条件下成立的。例如,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如果光从一种物质(如空气)进入另一种物质(如水或玻璃),那么它的传播方向通常是要改变的。因此在“同一种物质中传播”就是“光直进”的条件。另外要教育学生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观察要与思考相结合,只观察不思考无法总结规律;二是要在反复观察大量现象的基础上方可总结规律,不能草率地只根据个别现象就总结规律,这样容易导致以偏概全的错误;三是切忌凭感觉下结论,因为人的感觉往往并不可靠。

二、乐于实验

杰出的物理学家、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先驱吴有训先生时常告诫他的学生要锻炼动手的本领。他说过这样的话:“实验物理的学习要从使用螺丝刀开始。”由此可见,物理教师应该教给学生的第二种技能就是乐于做实验。

首先我们应该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实验的价值。这是端正实验态度的思想基础。初中阶段的实验价值至少包括三个方面:1.基础性价值,这是学生未来向高层次发展的基础,是学生将来有机会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的基石;2.培养性价值,其培养性价值有三个主要方向,一是科学态度的培养;二是技术、技能的培养;三是思维方式方法的培养。3.知识性价值,知识源于实验,实验又帮助我们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同时实验本身也包含丰富的知识,因而具有很重要的知识性价值。只有让学生从实验价值的高度认识实验的重要性,才不会出现“只图热闹、不图门道”,“只当看客、不做主人”,“被动应付、草草了事”的现象。

然后就是教会学生独立进行实验,物理学科探究学习方式是指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的研究情境,通过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探究,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取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探索精神与创新精神的学习方式。基于这一点,教会学生独立地进行实验非常必要。具体而言,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的培养。第一是提出问题并进行猜想的能力,问题是思维的动因,它是探究的起点,提出一个好问题与回答出一个问题是等价的。但要让一个学生从平常的已经习惯的事件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是不容易的。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问题产生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新的物理情境与已有的知识的冲突所在。一般来讲,学生主要是在对日常生活、自然现象和实验现象中的一些现象进行观察时发现问题,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猜想。科学的猜想不是胡猜乱想,猜想是应用现有的经验知识对问题中的事实寻求可能解释的过程。猜想的依据有两点:一是已有的经验与知识;二是科学事实。第二是制定并进行实验的能力。制订实验方案就是从操作的角度把探究的猜想与假设具体程序化,一般做法是:该实验要解决哪几个问题→每个问题有哪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现有条件和探究的要求选择最好的方法→选择的方法需什么器材→构思出操作步骤。在具体实验过程中,还应注重仪器正确操作使用能力、实验技巧等方面培养。第三,收集数据、分析论证能力。科学事实是检验科学结论的唯一标准,数据是进行科学分析的根据,所以正确记录实验数据是非常关键的。然后针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论证,要求学生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比较,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并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与解释。

物理教师应是学生认识物理世界的引领者,是学生物理兴趣培养的播种者,是学生掌握研究学习物理方法的帮扶者。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好物理,并最终成为物理知识的传播者和发明者。

猜你喜欢

观察生活物理教学
如何改变山区学生作文“无米之炊”的现状
浅谈小学数学日记
关于“比较法”教学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试论作文素材的积累和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