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初中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2015-09-10傅良洪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现代文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傅良洪

[摘 要]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理解、欣赏和评价等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阅读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提高初中生现代文阅读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打好阅读基础,要以学生兴趣营造阅读氛围,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并提高阅读的针对性。

[关键词] 中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

语文教学的主要功能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这四种能力中,阅读的能力是最根本的能力,是其他三种能力的基础。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众语文教师所关心的重要问题。阅读能力的提高主要是通过现代文阅读来实现的,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总结了以下四个要点:

一、自主学习打好语文阅读的基础

阅读就是通过字、词、句的认识来获取知识的,通过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来提高阅读能力的。有的学生阅读能力相对比较差,其中一部分的原因就是语文基础知识薄弱所引起的。文章主要是由字词句组成的,词所表达的主要是概念,要想理解文章,字词概念是基础。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必须从字词句的基础知识来入手,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来夯实语文基础知识,从而为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语文教师要不断拓宽学生阅读视野。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它包括各方面的知识,并且和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阅历也是最直接的手段之一。因为理解一篇文章,除了需要具备语文的基础知识以外,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关键的因素。为了实现这一效果,教师要引导学生多阅读、多积累,只有阅读得多了,知识面才能更加宽广,理解能力才会更强。另外,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阅读,要改变传统教学中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更多时间去阅读、去思考,只有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博览群书,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二、以兴趣营造阅读氛围

教育教学的实践表明,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因素,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为学生的阅读营造良好的氛围,引起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

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就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让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以阅读为乐,才能实现良好的阅读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通过采取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语文课程教学的关键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紧紧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这需要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创设精彩的导入,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导入的方式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可以讲故事,可以设悬念,也可以创设背景等,导入设计的好坏与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有着直接的关系。美好的文章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精彩的课外读物可以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教给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1.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阅读就是与作者对话的过程,学生在阅读时,首先要了解文章的作者情况、文章写作的背景资料以及相关的字面注释,从而在文章题目和背景中去体会文章的主旨。还可以结合文章的体裁去分析,提高对于文章的认知度,比方说,对于小说可以重点分析人物、故事情节等,如果是议论文可以从论点、论据、论证等方面去把握要旨,从而深入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2.学会圈点勾画。阅读是学习的过程,是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要想在阅读中起到良好的效果,必须学会阅读,尤其在平时阅读中要养成勤动笔、勤勾画的习惯,找到关键词寻找中心句,理清中心段落与其它段落之间的关系,感受文章的行文思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平时阅读的能力,提高阅读的效果。

3.注重文章原文的运用。在当前的语文考试中,阅读试题占据的分值是相当大的,要想提高现代文阅读的分值,准确把握文章的原材料是至关重要的,离开原文的答题是盲目的、不准确的。因此,在作答阅读试题的时候,要准确把握文章的原意,能在文章原文中找到答案的,最好在原文中去寻找。如果原文的语句不适合直接用,可以根据课文的题目进行相应的加工,要么压缩主干,要么抽取要点,这将对提高阅读试题的答案质量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4.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文章。学生拿到一篇阅读题后,先不用去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先浏览一下文章后面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有目的地去阅读,不但可以节省宝贵的时间,还可以明确目的,提高学习效率。因为对于比较浅显的问题,并不需要学生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就能解答,而且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准确率比较高。学生还可以根据问题去阅读相关的内容,而与问题不相干的段落直接省去,进一步减少时间,从而达到高效阅读。另外,学生在阅读整篇文章的时候,要抓住关键语句,找到文章中具有概括性的语句,比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文章中有一个总起全文的句子,就是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就是文章的关键句,值得学生去深思。这句话体现了马克思逝世的深远影响,学生应该抓住一个关键词就是“不可估量”,这个词不但说明了损失之大,还深刻地体现了人们的悲痛心情。

四、结合教学目标提高阅读的针对性

一堂好课离不开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驾驭语文课堂的指导思想,要想提高阅读教学的针对性,必须明确阅读教学的目标。新课程改革倡导和鼓励自主性学习和生成性教育方式,但不管教育模式如何改变,教学目标的主线不能忽略。而在当前,教学目标呈现出虚化的现象,致使新课程改革下的三维教学目标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这也是当前阅读教学效果低下的主要原因,只有在语文教学中明确教学目标,才能促使教师把握教学节奏,实现阅读教学的有序开展,为实现阅读教学的良好效果奠定基础。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要准确把握学生的阅读基础,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没有学情分析的阅读教学是空中楼阁,其效果是不尽如人意的。只有教师掌握了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才能明了学生的学习方向,在阅读教学中采取具有针对性和明确性的措施。因此,要想提高初中生的阅读水平,尤其是提高初中学生的现代文阅读水平,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语文教师要采取多种手段和方法,让学生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明确阅读教学的目标,通过不断拓宽学生的阅读知识面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要认真、细心、镇定,另外还要做到粗中有细,粗细结合,不能放过一个细节,该略读的内容学生要一目十行,应该细读、品读的内容,一个字也不放过,因为有时候一个字也会影响对语句的理解。

总而言之,提高学生对现代文阅读的能力,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另外教师还要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语文阅读课堂充分活力和趣味,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效地完成学习目标,彻底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

参考文献

[1]张爱珍.如何培养初中生现代文阅读能力[J].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8):194.

[2]蔡丽辉.如何提高中学生的现代文阅读水平[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0,(8):22-24.

[3]张喜友.如何更好地提升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2):118.

[4]徐芳.通过影视阅读教学提升初中生的鉴赏能力及审美批判能力[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3,(10):116-118.

[5]苑海英.如何提高初中生的阅读理解和概括能力[J].新课程研究旬刊,2014,(8):122-123.

责任编辑 范宏芳

猜你喜欢

现代文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让概括思维成为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利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高考现代文阅读应关注的几点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