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活小学音乐课堂的策略研究

2015-09-10郑海燕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5年10期

郑海燕

[摘 要] 音乐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多边活动,具有预设性。要想在课堂上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对教学方法进行必要和恰当的把握和调整,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课堂过程中,通过情境自学、合作互学、展示激学、提升领学,把音乐课堂真正变成学生主动求知的课堂,让音乐课堂真正被激活。

[关键词] 科学的课堂提问;导入的艺术;恰当运用体态语;提高教学成效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大多偏重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剥夺了学生表现与创造音乐、享受音乐的机会,使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反感和厌恶心理。如何激活音乐课堂,是笔者一直思考的课题。笔者发现,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的内心受到感染,于无声处养成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激活音乐课堂的内在要求。因此,音乐教育应该遵循艺术本身的规律,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体验,让学生获得艺术滋养,使学生感受到发现和探索的乐趣,促进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并积极表达他们的创意。

一、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

让学生接触到的只是一些独立的知识点或者枯燥的技能训练,这样的音乐课无疑是失败的。学生满怀期望地盼着音乐课,却发现音乐课同样是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只能心不在焉地被动接受。真正有效的音乐教学,应强调教学目标与内容的合理安排,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要将学生置于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位置,这样学生才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一般的音乐课堂中,强调纪律,不准说话,不准做小动作等。上课时,教师照本宣科把音乐作品的知识点介绍一下,然后机械式地教。音乐欣赏课更是录音机一放,让学生从头听到尾。这样的音乐课怎能让学生心灵愉悦呢?

在高效的音乐教学中,从导入环节就要开始精心设计,要注重艺术性和独创性。如教学苏少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春天的歌》时,在导入环节,教师提出“春天在哪里”的疑问,启发学生描绘春天的情景。然后以“寻找春天—体验春天—表现春天—感悟春天”为主线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受、体验该单元音乐优美、流畅的特点,感受到春天之美,体验到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情境。此外,通过让学生自己创编旋律,激发他们的热情,培养他们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后,教师还可带领学生到郊外,让他们感受大自然的美,让他们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教师让学生主动感悟、欣赏、探索,整个音乐课堂就是流动的,是欢愉的。

在音乐教学环节,教师应注重多向学生提出一些探索性问题。探索性问题是要求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常规思维和非常规思维相结合,根据所给条件进行创造性思维才能回答的问题,答案往往具有多元性。探索性问题可以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给学生以广阔的思考空间。“你们看看这首歌曲节奏方面有什么特点?”“《对花》和《对鲜花》分别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比较下这两首歌曲有哪些异同?”……这些探索性问题对于完成教学难点和学生理解音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好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采用开放式教学,努力建立一种“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环境,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灵活地创新教学方法,突出情感教育特点。

二、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常规

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常规是实现音乐教学科学化、促进教学过程最优化、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区“领航教师”的评选课上,笔者抽到的课是苏少版一年级《音乐》的《动物说话》。在这节课上,笔者尝试变换各种活动方式组织教学,比如从听辨动物的各种声音入手,引领学生学会聆听教师的问题;聆听歌曲中出现的× ×|×× ×| 的节奏,听辨歌曲中出现的小动物的顺序。同时,将律动教学融在其中,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教学中,还注重引入分组合作,让学生在分组合作中通过角色变换得到新奇的感受,增进对歌曲的理解,提高艺术审美能力。

一节灵动的音乐课应该展现出多彩的生命力,在音乐课堂上,笔者尽量多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释放音乐课的活力。笔者今年带的是四年级,教学中笔者发现,教材上安排的单元内容有的学生不太感兴趣,有的本身就难理解。针对这些情况,笔者作了归纳,比如学生喜欢学唱第三单元的歌曲《四季歌》,笔者就在网上搜到好几首同名但不同风格的歌曲让学生们欣赏,在开阔他们视野的同时,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第六单元的《月亮钩钩》很多学生不是太喜欢,笔者就把这首要求学唱的歌曲变成以欣赏为主,通过让他们欣赏,慢慢领悟歌曲的魅力。而《月亮的故事》这首歌虽然是欣赏曲目,但是旋律非常美,学生很喜欢唱,于是笔者干脆就教唱该歌曲。通过对单元课程的灵活整合和设计,把教学单元中的有效因素整合,既优化了教材,也优化了教学过程。

三、营造开放式课堂和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

调动多种感官的参与、体验,是学生获得艺术经验和审美能力的最基本方式。而也只有在参与体验过程中,学生才能感受到发现和探索的乐趣,促进他们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针对我们学校“两段四环,自主互助”的特色教学模式,笔者在教学中着力创设一种宽松、活泼的氛围,以民主的态度、商量的口吻、轻松的语言,指导学生进行音乐活动,放手给学生一个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一种积极活跃的状态,让学生在情境自学、合作互学、展示激学、提升领学的课堂氛围中学得开心,学得主动。

创设开放式的音乐课堂需要关注两方面:一是必须把自由还给学生,可以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参与探究活动,如可以开展小组展示、小组评价、小组间发表看法等。二是一定要赞赏每一个学生的回答,哪怕他回答得多么离谱,都要给予鼓励,然后给予相应的引导。例如笔者在教歌曲《我的祖国》时,首先在导入环节播放国歌,学生们立马自觉跟随唱了起来,接着笔者播放了《我的祖国》这首歌曲的来源——电影《上甘岭》片段。这样的引导,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情和学习歌曲的热情,在欣赏和理解歌曲的同时,恰到好处地教育了孩子们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这也帮助了学生更好地把握音乐中的三要素——情绪、节奏、旋律,同时为学生与音乐之间产生紧密联系起到了铺垫作用。

要达到教学目标,除了创设开放式音乐课堂,营造一种活跃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也尤为重要。如在教授欣赏课《鸭子拌嘴》时,笔者将学生分成四组,并为每组学生准备了乐器——小镲。“在一个池塘边,一群小鸭子向我们走来了,可是不知道怎么搞的,其中有两只鸭子吵架了,我们怎么用镲表现这个小故事呢?”笔者话音一落,教室里就喧闹了起来,甚至有些嘈杂。笔者并没有喝令他们停止,而是仔细地观察他们演奏。学生们有的不紧不慢;有的击打节奏很快;有的击打力度上变化不一,甚至把动作和表情都加上去了。随后,笔者让每个组的学生说一说对该音乐的感受。接着,让每一组进行表演,同学们把两只鸭子吵架又和好的情景表演得活灵活现。通过这种形式,既使课堂活跃生动有趣,又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音乐知识,并启发了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生存。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经常进行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课堂目标,满足孩子们的学习需求。音乐教师要不断研究学生,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以学生为主的灵动课堂才真正出现,才能真正激活音乐课堂,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音乐的熏陶和艺术的滋养。

责任编辑 万永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