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农村民办幼儿园发展瓶颈及对策
2015-09-10李玲雷宏友何媛
李玲 雷宏友 何媛
摘 要: 幼儿园布局不合理、硬件设施建设不达标、家园共育难度大、教师队伍不稳定、校车问题突出、小学化倾向严重、政策扶持不足不到位等问题是咸阳市农村民办幼儿园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建设政府主导、家园配合、多管并下的学前教育发展新格局。
关键词: 农村地区 民办幼儿园 发展现状 发展对策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的起点,是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的希望所在。资料显示, 2010年陕西省农村民办幼儿园与公办幼儿园的比例为7.5:1,民办幼儿园的办学规模已是后来居上。为了研究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咸阳市马庄镇多所不同规模的民办幼儿园进行了走访调查。
一、农村地区民办幼儿园发展现状
1.布局不合理,多项硬件指标不达标。
全镇现有民办幼儿园7所,其中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注册的幼儿园4所,无证幼儿园3所。4所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注册的幼儿园最小间距3千米,最大间距10千米。幼儿园每班配备2名教师,有的甚至只有1名教师负责保育和教育工作。该镇民办幼儿园生均建筑面积均值仅1.52平方米,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一级指标。
2.家长消极配合,教师队伍不稳定。
该镇地处咸阳市边缘,进城务工人员较多,由老人组成的实际监护大军普遍文化不高, 这给幼儿园的家园共育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他们普遍重视幼儿在园的伙食情况和知识教育,对于幼儿园布置的活动和任务配合消极。因此,家园共育进展困难。幼儿教师队伍不稳定是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教师队伍不稳定的原因主要是幼儿教师工资低、劳动强度大、社会认可度低,而且每班人数较多,生活化教学的劳动强度很大。目前幼儿园存在的二元工资体系导致教师工资收入偏低,农村幼儿教师尤甚。统计显示,该镇幼儿教师平均月工资仅一千多元。因此,幼儿教师队伍极不稳定。与城市和公办幼儿园相比,农村民办幼儿园的教师接受培训的机会更少,培训机会少、覆盖面小、缺少进修学习机会严重制约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3 .政策扶持口惠实不至,校车安全遭遇瓶颈。
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和制度在农村地区缺乏现实操作性。农村民办幼儿园在既得不到教育部门的拨款,又很难拿到金融部门的贷款的情况下,在“公益性”与“营利性”的夹缝中顽强地挣扎(宋卓雯,2007:567)。同时,受资金和农村实际情况限制,幼儿园只好通过超载解决幼儿的接送问题,这给司乘人员和幼儿安全带来隐患。
4. 幼儿园间竞争激烈,小学化倾向严重。
为了扩大办学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幼儿园大打价格战,农村民办幼儿园之间的生源抢夺战尤为激烈。幼儿园为了迎合农村家长的心理需求,增强宣传效果,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愈演愈烈。许多农村幼儿园小班开始识字和识数教学,中班就开始进行写字和拼音教学,严重违背幼儿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
5.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农村学前教育认识不到位。
部分地方政府及部门没有把幼儿园的建设和发展放在城镇化的背景下作通盘考虑,对辖区幼儿园的建园选址缺乏统筹规划,导致辖区内园点分布不合理,加大家庭和幼儿园的负担。此外,一些职能部门没有对辖区的无证幼儿园进行有效清理,导致校园安全事故频发。主管部门的认识缺位使得一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方案不能真正落实。
二、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对策
我们要建立政府主导、家园配合、保障教师、多管并下的发展新格局。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的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模式,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格局。对幼儿园实行统一管理,教师统一待遇,消除公办与民办的差别。因地制宜,实现政策执行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对于小学化倾向,相关机构及部门应加紧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通过立法遏制小学化倾向,加强源头治理,从根本上扭转小学化倾向的蔓延。教师要在整体教学的同时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促进孩子个性化发展。实现因材施教,将个别教学与整体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通过家园共育促进对话机制的建立,促进幼儿园发展。认定幼儿教师身份并建立幼儿教师职称评定体系,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实行幼儿教师资格证准入制度,全面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层次。增加教师培训机会,改革培训方式,创新培训内容,强化教师科学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搭建城乡教师交流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参考文献:
[1]宋炜,李兆平. 陕西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27(4):25-28.
[2]宋卓雯.从农村民办幼儿园教育现状浅析与政府利益矛盾关系——以东明县镇为例.法制与社会,2007.(3):567-568.
基金项目:咸阳师范学院2014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410722002;咸阳师范学院2014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