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运用教学原则,增强物理教学实效
2015-09-10林保增
林保增
摘 要: 在教学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循很多教学原则,比如,启发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适度原则等,科学灵活地运用这些原则开展教学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 数学教学 系统性原则 可接受原则 适度原则
长期以来,高中物理课都给人一种难学的感觉。之所以给人这样的感觉,除了物理课学科本身因素外,与教师不能正确运用一定的教学原则教学也有很大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教学原则,比如,启发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适度原则等,科学灵活地运用这些原则开展教学,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着重就教学中如何科学灵活地运用这些原则谈谈认识。
一、系统性原则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所谓“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学按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1.系统性原则要求抓住主要矛盾,正确处理好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的关系。抓好重点,就是要把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当做课堂教学的重点,把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重点上,围绕重点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开展讨论,进行作业及其评议,保证学生正确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这是数学教学的主要矛盾。因为基本概念、基本技能是提高数学能力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数学教学必须重视“双基教学”。而难点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们强调的重点并不一定是难点。所谓难点,是针对具体的学生而言的,不同学生有不同的难点,每个难点都有不同的成因,突破教学难点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困难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这就是因材施教的体现。
2.系统性原则要求学生把握不同的学习阶段,比如要认识到高中三年每个年级的不同,把握每一个年级两个学期之间的联系,不同年级之间、不同学期之间前后相继的联系。把当前要掌握的知识、所具备的能力放到一个宏观的层面考虑,不能仅仅局限于一时一地的得失。这样的认识对于学生把握现在,认真对待现在的学习非常重要,因为今天在学习上的一个错误的认识,一个细节上的疏忽都有可能导致后边学习环节的重大损失。
3.系统性原则要求改变传统的评价理念,把学生的一生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把学生不断的进步提高作为教育的目的,这将彻底颠覆传统的简单地以分数定成败,以升学作为成功的标准的评价理念。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学生个人素质发展的需要。
二、可接受性原则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所谓“可接受性原则”,就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可接受原则要求教学必须建立在对学生实际情况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教学,这符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理。教师在教学之前或教学过程中随时都要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已有的知识与能力狀况,这是教学的基点,是学生知识的生长点、可接受点。只有这样教学,才能被学生理解、接受。在一个年级中,一般存在若干个平行班,教师一般都要带两个班,两个班的学生情况肯定有所差别,有的甚至差别很大。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只准备一套教学方案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这个班的教学策略并不一定适合另外一个班级的情况。比如说,两个班的学生,一个班比较活跃,回答问题积极性很高,而另外一个班则比较安静,不太喜欢回答问题。那么,我们肯定不能运用同一套教学方案应对,遵循可接受原则,在第一个班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以问题导向的方式授课,从而锻炼学生的能力;我们在第二个班必须尊重学生不太爱发言的个性,可以由教师主导,以问题为主线,着重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自我解决问题。再比如,在同一个班级中,学生的个性特点是不同的,有的比较活跃,有的不太活跃,有的回答问题比较积极,有的不太喜欢回答问题,怎么办?遵循可接受原则,必须区别对待,又要照顾到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受到重视,从而激发学习内动力。总之,可接受原则要求我们从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不能固守一套模式与应对各种不同的情况。
三、适度原则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所谓“适度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容量、速度等要讲究一个合适的标准。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采取适度的教学容量适应学生的发展水平,既不能让学生“吃撑”,又不能让学生“吃不饱”,要恰当把握一个合适的度。首先,要把握合适的内容、容量。课堂教学中一节课要传授多少知识,提高哪些能力,升华哪些情感,必须从学生的接受水平出发确定,一方面不能低估学生的能力。实际上,在某些问题上,学生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我们就不必在这样的问题上下工夫,有些问题,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需要下大力气处理。这些都需要教师根据课堂上随时变化的情况调整,不可拘泥于自己的备课教案。其次,要正确把握教学的节奏。现在各地的教学实际中存在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本来应该高中一学年完成的任务,一个学期就突击完了;本来应该高中高中三年完成的教学任务,压缩到两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完成,就跟养殖领域存在的现象一样,过去我们养猪需要一年的时间,现在三个月就出栏,都是激素催熟的,这样的猪肉再也吃不出肉味。这样的教学节奏完全违背教学的适度原则,不符合教育教育的规律,更不可能培养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可喜的是,这样的状况已经引起国家教育部分的高度重视。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教学原则并非孤立的、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支撑、有机统一的。这需要我们在教学中综合运用各种教学原则,不断增强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