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充满人性的光辉
2015-09-10孟令清杨齐
孟令清 杨齐
《散步》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作者以自己家庭的一次真实的“散步”为外延载体,把“尊老爱幼”作为内涵蕴积于小小的“分歧”之中,并设计“背”这一动作来强调作为中年一代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很多老师喜欢以此来作为散文教学课例研究,培养学生阅读散文的能力和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美好品德,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走上了矫枉过正的道路,今天我们先选取几则《散步》教学课例与大家商榷。
课例1.教师在主宰学生,而非在主导学生。
有个老师在上《散步》时,准备好的板书是:“母亲——温和慈爱”,而学生,有答“和蔼慈祥”的,有答“善良慈祥”的,老师总是给予否定,不断“引导”,直到得出“标准答案”。教师决定课堂教学一切,学生成为附庸品,学生学习围绕老师给定的题目、标准答案来展开,与标准答案稍有不同,教师就进行“引导”,直到与标准答案相同为止。对学生而言,学生是老师手中的棋子,想怎么放,就怎么放。学生没有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于“被动式”的学,教师只顾“教什么”,不研究“怎样教”,学生只知“学什么”,不掌握“怎样学”,学生惟老师马首是瞻,学生的发展就无从谈起。
课例2.师生同台真演戏,个中情感假演绎。
有个老师把教材中的“我、妻子、儿子、母亲”的角色,用不同的学生扮演,把课文整个演绎了一遍,甚至还不时加进去几句网络用语,学生看得笑语不断,整个一节课就是一台话剧。课堂成了教师演出“课本剧”的场所,学生把整篇课文演绎成剧本,教师是整个演戏过程的导演,一节课下来,课堂热热闹闹,风生水起,课下一问,什么都没有学会。
课例3.一味表扬无原则,不分对错谁之过。
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些老师喜欢在课堂上不分青红皂白地夸奖孩子,在课堂上学生的回答不切题,或者根本文不对题时,教师却说有创意,从不敢轻易否定学生的结论,而是引导、引导、再引导,鼓励、鼓励、再鼓励。围绕一个简单的问题不停地绕圈子,浪费大量的教学时间,整节课失去了教师评价准则,使课堂变得“暗淡无光”,枯燥乏味,缺乏生机和活力。
从以上几个案例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吃透课程标准,不能准确地把握教材内涵,不能了解散文教学的精髓,不去研究理解编者意图,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只能生搬硬套,效果自然不会好。
我觉得这节课的教学可以这样“三步走”:
(一)学会感悟文本
在教学中,我首先要求学生从宏观上全面理解课文:课文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为什么要“散步”?怎样“散步”?结果如何?分歧的产生的原由?最终解决办法是什么?让每个学生理出课文的线路图,写出自己的感悟。学生有了感悟理解课文也就容易了。其次要求学生理解重点词语,把握关键句子,如:“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对此你的感悟是什么?学生会想到严冬,天冷,年龄大,身体不好,说明“我”的“母亲”不容易。再如:“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作者为什么要强调“太迟了”?进一步感悟作者的情感——希望严冬早点过去,母亲能顺利度过冬天。
(二)学会领悟主旨
语文课是一门飞扬着灵性的课程,是由特殊教学内容形成的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课程。所以要使课堂教学有效,就要激活学生的学习经验,运用课内外结合的方法,以外促内,以内促外深入理解文本体察生活,将自己的独特体验表达出来。在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我”如果不邀请母亲出来散步会怎样?“我”为什么同意走大路?“母亲”为什么改变主意?“妻子”为什么什么都听我的?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想法。学生思维的闸门打开了,大家不但能体会到尊老爱幼的主题,还能领悟到中年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我没有预见到的,对于难点的突破进展得也很顺利。
(三)学会顿悟人生
在语文教学中,要正视教材中的人文思想,进行合理阐发,适当穿插,适度灌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教学中,我以课文最后一句为突破口:为什么说“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我们每个同学在家庭的地位是什么?学生通过结合自己的实际很快理解“整个世界”的含义,一个家庭如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也如此吗?然后我顺势让学生给课文重新换一个题目,孩子们受到了情感熏陶,创造出了一个个充满人文关怀的题目,如《责任》、《背上的世界》等,生命教育犹如绵绵春雨,润物细无声。
整堂课按照“感受亲情”——“感悟亲情”——“感恩亲情”的教学思路,学生们深深地明白了:亲情不仅仅是声情并茂的述说,它更应该是落到实处的行动。家的温馨与和睦靠大家,家的亲情建设我们也应尽一份义务。我顺势布置了一项作业:回家以后,请同学们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事:捶捶背、洗洗脚、揉揉肩……以往布置类似的作业时,学生都会觉得很做作,但这一次,我分明看到,孩子们眼里闪耀着一份感动,一份真诚。
散文教学 ,需要我们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语文的丰富内涵,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组织散文阅读教学,尤其需要老师和学生全身心投入到与文本与作者的交流中,这样我们才能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唯有这样,学生才会有激情的释放,才能获得多方面的体验和满足,课堂才会充满人性的光辉。
(作者单位:淮南市洞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