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类课文教学思路探微
2015-09-10华凌崧
华凌崧
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斑斓多姿。在灿烂的人类文化中,民俗文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人们对自然、人生的探索和认知,也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美好人生的向往与追求。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的课文就为学生展现了民俗文化的独特风情。学习本单元课文,我们不仅要感受名家们用妙趣横生的笔触再现民俗风情、传递美好情感的魅力,更要体会这些民俗背后蕴含着的中华民族对于亲情、友情、团圆、幸福等的理解。
如何上好这些民俗类的课文,让学生感受其中浓郁的民族风情,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探讨。
一、以“趣”为引导,让学生乐于探究。
本单元的课文,总体来说生活气息浓郁,富有情趣。如《社戏》中描绘的江南水乡风情,学生很容易在现实中找到相似的情境,读起来更亲切有味。乡村的钓虾、看社戏、偷罗汉豆等行为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城市生活的体验。《本命年的回想》中所描绘的喝腊八粥、吃糖葫芦、贴对联等场景,一般学生都在生活中有所接触和了解,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端午日》中展现的湘西粗犷风情,与我们们这边相对细腻的风俗差别较大,这就产生了阅读上的差异性趣味,学生会觉得不一样的风土更有别样的情趣。这些内容都是对学生有着较强吸引力的,所以,在教学时,要抓住这些能激发兴趣点的东西,一步步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让学生乐于探究作品中情态各异的民俗民风,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二、抓住优美语句赏析,让学生体会其中妙处。
这一单元中对景物风情的描写比比皆是:如《社戏》中去看戏途中的景物描写;《端午日》龙船竞赛的场景;《十五夜望月》中“栖鸦”“湿桂花”构造的意境等。这些在教参及各类教辅书中已有诸多精彩的分析。我就不再赘述了。
《社戏》中“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一条白篷船上,载着一群孩子,在皎洁的月光下,在孩子们奋力的划动中飞快地前行,可不就像在水面飞蹿的大白鱼。这个比喻新奇而贴切,有水乡特色,又富有浪漫色彩。更妙的是用老渔父来侧面衬托,能夜渔,且是“老”渔父(“老”字不光是说年龄,更重要的是突出其经验丰富),连这样的驾船技艺娴熟的渔人都为之喝彩,怎能不为这群孩子的驾船能力赞叹叫好呢。
再如《本命年的回想》中的“开刀问斩”,大词小用,活泼幽默,与春节热闹欢快的节日氛围一致,同样能勾起学生的会心一笑。“卖糖瓜和关东糖的小贩,吆喝叫卖,此起彼伏,自卖自夸”一句中,四字短语连用,流畅自然,把叫卖的场景描绘得活灵活现,极富画面感。
《我的思念是圆的》一诗中,如何表现无形的团圆与思念,这是引导学生思考的重点,作者用我们熟知的圆形事物来表现情感中的圆满,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感悟有了具体的依托,可感性大大增加,利于初一学生理解,这是一种很巧妙的写作手法。然后又以月饼的圆与亲人的缺对比,自然地引发思亲主题,含蓄典雅。
这些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有不少值得学生借鉴的地方,要提醒学生做好积累。
三、以课文为载体,了解作品中的民族文化内涵。
本单元所选的几篇课文,与中华民族的三大重要节日相关联。所以本单元在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体味优美语言,也要借此普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社戏》中作者笔下的平桥村,正是作者精神乐土的所在(私以为与桃花源有着某些契合处,但少了避世的情怀)。这与千百年来传统文人身上所体现的田园之乐是一脉相承的;《端午日》中通过龙舟竞赛展现出的是团结合作,奋勇争先,这正是我们们民族所弘扬的精神之一;《本命年的回想》中春节是中国人最看重的节日,作者用他童年的记忆把最原汁原味的过年风俗展现出来,文言字里满是温馨和美的气息,而这正是民族文化中最能体现幸福感的地方。这些与民族文化相关的东西,理应让学生好好领会体悟。在与世界日益接轨的今天,我们的学生不能只会崇拜美式漫画的个人英雄主义,追求日式漫画的唯美忧伤画风,而要多了解些民族特有的风土人情,多体会些民族特有的人文情怀,让它们能多积淀些在学生心里。
四、学会从作品中感悟人文情怀,多一点人生阅历。
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一扇通向情感世界的窗口。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这些窗口了解更多的世间风情。如《本命年的回想》中,学生在自读时会对最后一句“今年岁逢丙子,是我的本命年,六十‘高龄’回忆往事,颇有返老还童之感”的意思困惑不解。此时我们可先将天干地支的相关常识介绍给学生,然后引导学生注意这一细节:作者是在六十岁这一本命年写的,这个本命年不同于其它的本命年。因为在传统文化中六十年代表一个轮回,从传统意义上讲,人活到这一岁数,往往一切都经历过了,自然也就看开了世间百态,早已抛开了名利荣辱。人生经历得越多,也常会追求更纯真简单的生活状态。而童年时的快乐正是作者所珍藏的。因而作者创作此文时会显现更多童心童趣。这样一说,学生不仅理解文意,更多了一份人生阅历。
在学习《十五夜望月》和《水调歌头》时,除了让学生知道它们都有思念这一主题外,还要引导他们来分析这两首作品中情感的不同之处。王建的诗虽有伤感之情,但含而不露,委婉内敛。而苏词则表达更直接一些,痛心之意更为浓烈。这就要让学生理解苏轼此时不仅是背井离乡,更是仕途失意,前途迷茫。他的人生处境比王建要艰难许多,这样一解释,自然更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也让学生多一些情感上的体验积累。
五、从课文中学会找写作之“米”。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作的范例。从《社戏》中,学生可以了解景物描写的方法;从《端午日》中,学生可以体会点面结合的妙处;从《本命年的随想》中,学生可以感受到何为层层蓄势,逐层渲染……但是这些,只适于赏析,对初一的学生来说,要掌握并运用还是难度大了些,所以,我们觉得还是从写作的素材着手。
本单元的几篇现代文,内容写的都是生活中的寻常事,表现的都是普通人,但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主旨都有深意。这正是我们平时要求学生在写作中尽力达到的。所以,结合本单元“从生活中找‘米’”这一写作要求,我觉得可从课文的选材中入手,来启发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好素材。
如《十五夜望月》中,作者为了表现寂静之感,选取了树栖鸦这一场景来写;《端午日》中,为表现湘西过节的特色,作者选取了捉鸭的情节,把场面的欢快热闹,人民的自由不拘都渲染出来;《本命年的回想》中,作者从吃入手,因为美味多样的食物最能体现过节的幸福感。作者没有写什么山珍海味,选择的都是寻常食物。从家里的各样零食写到赏心悦目的腊八粥,再到街上的各式小吃,再到平时舍不得吃的猪牛羊,再到除夕夜的主角饺子等,用活色生香的文字再现了一年中最美满和谐的生活图景。这样的选材是最适合不过的。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慢慢领悟到写作的题材不要追求标新立异,能把生活中的寻常事写出味道来,能从生活小事中感悟人生的意义,学会小中见大,方是写作正途。所以,生活中有许多类似的美好点滴,都要学着收藏起来,成为自己的写作储备。
(作者单位:无锡市民办辅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