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素描习作与教学中的若干问题

2015-09-10黄璟

考试周刊 2015年33期
关键词:素描教学习作问题

黄璟

摘 要: 素描是绘画之本,也是一切造型艺术的根源和基础所在。素描的发展性美术创作则更千变万化,色彩、国画、手绘、设计、雕塑及石刻等无不与素描有父子相承之关系。而对于素描教学来说,如何准确把握线条与透视的基础关系,掌握专业水平和理论认知的共同因果,更是素描创作和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 素描教学 习作 问题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不仅是绘画的基础,而且是所有美术创作的根源所在。素描训练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从一个空间到多个空间,表现出来的基础性原则是所有美术工作者在学习过程中必经的一个过程,为此我做了以下几点分析。

一、线条基础

素描的线条基础尤为重要,线条是一个造型的基础和条件,没有线条,我们则没有画面这个概念,更别提造型和美术创作了。线条是绘画者对客观物体抽象的艺术符号,是表现物体最快捷、最概括的表现形式,当然也是非常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纵观历史,在我们祖先中,没有留下姓名的艺术家门,常用简陋的工具和材料创作无数艺术品,从中可以看到,线条是他们最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而线条的应用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则在千年间的变化大相径庭,完全不同,无论是形式还是笔法,都有其独特又自成一派的一面。如在东方绘画中的线注重表现情感,富于韵律感和装饰美。而西方绘画中的线具有较强的理性特征,不能把这二者对立起来,应该指出线造型在东西方美术作品中是相通的,同样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多彩的艺术美盛,只是由于欣赏习惯,绘画造型传统观念的差异,形成不同表现方法和民族风格。

由此可见,线条由来已久,历史渊源,更是美术创作的根本所在。所以素描学习之中,线条练习则是基础,也是重中之重。优秀的线条一定是富有变化、节奏感强烈、明暗虚实、让人舒服的。所以,对于线条练习,我们要从最根本的横平竖直做起,一笔一画,长时间揣摩和练习。

教学初期,不着急练习和绘画具体物体,而要长时间单一线条,此过程最好持续一周甚至更长,不要觉得这个过程枯燥无味,正是这个过程会不断加深对造型能力的理解和感知。

二、结构透视

透视”是一种绘画活动的观察方法和研究视觉画面空间的专业术语,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归纳出视觉空间的变化规律。透视最早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当时并没有完整和明确的理论支撑,直到15世纪意大利画家L.B.阿尔贝蒂的画论叙述了绘画的数学基础,论述了透视的重要性。同期的意大利画家皮耶罗·德拉弗兰切斯卡也对透视做出了相对明确的解释和证明。而最为重要的是德国画家A.丢勒把几何学运用到艺术中,使这一门科学获得理论上的发展,渐渐奠定透视学在绘画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透视,简单来说,是客观物体占据的自然空间有一定的大小比例关系,一旦反映到眼睛里,它的视觉空间并非符合原有的大小比例关系。就像常说的“一叶障目”、“一手遮天”,还有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都是由于我们所站角度和高度不同才会产生的视觉奇观。

之所以会产生这些奇怪的视觉印象,是因为人类自身的眼部结构特殊。人类的眼球在看外界物象时处在一个角度状态中,由于人类自身眼球的特殊性,因此接受外界物象的时候会形成物体的形变,从而被我们大脑接受,由此,正是透视原则的最终体现。而在绘画过程中,透视学的体现则是通过一点、两点、三点透视等一些基础透视成像原则,将三维的立体图形呈现在二维画布上。

对于美术学习者来说,掌握好线条则是学好素描的第一步,如同房子的地基一般,只有将地基打好,才能有机会盖成高楼大厦。如果真的想万丈高楼平地而起,则需要我们不断添砖加瓦,巩固基础。而这个过程则是我们素描的中心所在——结构透视。

透视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小成则需三年,大成则需五年,若想成为大师,则是一生的事情。所以对于透视的学习,更大的是功在平时,并无任何捷径可走。透视有着极为严苛和明确的法则,所有物体和空间都可以按照这个法则体现在二维画布上。

透视学习一般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单个几何体的练习,通过简单的几何体练习,了解三大透视法则的相关制图规则和理论所在。第二个阶段,组合物体的练习,俗称人物和静物练习,如果将这第二阶段得心应手,那么素描学习就开始进入正轨。透视法则学习会更上一层楼。而第三个阶段则是空间练习。由单个空间向多个空间循序发展,不断追求。

三、素描艺术

任何一个素描的学习者在素描初期,大多是通过学习和借鉴他人的学习方法和绘画风格,逐步完善和提高自我。而到了素描学习后期,则一定会渐渐产生自己对于素描的认知和看法,更有强者会逐渐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这就是我们表达的素描艺术的最初雏形。

所谓素描艺术,是在视觉形式表现中,借用这个概念说明形式变化的效应。以此类推,同类色彩、明、暗关系的重复,视觉强度有序的变化或图像构成中同类组合方式的重复出现等都可以视为形式变化的表现,而有序的节奏变化是构成形式韵律的手段。通过这种手段,逐渐被人类的欣赏态度接受,从而形成一门严谨的艺术科学。

素描艺术性的表达则是每一个绘画者都无法不跨过的一道坎,更是我们的必经之路。如何在教学中正确培养和引导学生正确的艺术取向和认知态度,便是我们素描学习过程中最后也是最为神圣的一课。

所以日常学习中,我们要不断给学生欣赏大师作品,了解作品的背景和创作,积极传授良好的绘画态度,树立正确的绘画观念,从而一步步形成素描艺术创作的雏形。

四、结语

艺术的特性是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大师们主张有严格的素描基础训练,素描作为最基本的绘画语言是永恒的,并且随着历史推移不断发展变化着。素描通过客观物象的研究和描绘,表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及对艺术的深刻反思。把基本功看做单纯熟练地掌握写实技巧是狭隘的。素描的基本功不仅表现为对一定绘画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探索精神、艺术热情和正确的艺术观。

猜你喜欢

素描教学习作问题
中等师范学校美术课中的素描教学研究
素描教学改革要凸显素描的本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