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策略分析
2015-09-10吴蕾
吴蕾
摘 要: 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对现代幼儿园课程的全新认识,随着学前教育地位不断提高,课程游戏化将是幼儿园教育改革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新趋势。作者根据已有工作经验,谈谈实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策略,希望起到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幼儿园课程 游戏化策略
一、引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为幼儿一生发展奠基,并且要以游戏作为基本活动。”这就确定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并对幼儿园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即幼儿园课程要实现游戏化,这是新时代学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笔者根据已有工作经验,谈谈实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策略,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启发意义。
二、幼儿园游戏化的内涵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游戏是儿童天生喜欢的,我们可以认为儿童的生活就是游戏。”事实的确如此,游戏是最适合幼儿的活动方式。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本质内涵就是促使幼儿园课程变得更生动、更具体,更具有吸引力,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应有的知识。
这里的游戏要与日常生活中的游戏区分开来。当代幼儿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他们的爱是充分的,孩子要什么,家长总是想尽办法满足他们,电脑、手机、ipad、动画片、精美的玩具……应有尽有,琳琅满目,但是这些游戏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幼儿的发展。幼儿不善于与他人交流,幼儿的言语没有了童年的天真,成了模式化游戏的“奴隶”。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有其自身之义,幼儿园要将游戏作为幼儿存在的模式,将游戏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启发,这才是我们需要的真正的幼儿游戏精神。
三、实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策略
1.将游戏作为一种基本精神渗透于幼儿园课程之中。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在经典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出:“游戏性是一种基本的精神态度,而游戏是这种精神态度的外部表现形式。”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并不是指幼儿园要将所有课程以游戏形式表现出来,而是在课程中渗透游戏精神。首先,要密切关注幼儿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决定权和选择权,让他们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人翁;其次,教师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提供学习材料,还要促使幼儿与材料加强互动,让材料物尽其用;再次,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活动过程,将教育目标巧妙渗透于教育过程中。
2.充分挖掘游戏因素,使幼儿园课程变得生动活泼。
首先,教师可以在教育活动中引入完整的游戏,使教育过程变得游戏化。诚然,幼儿园游戏不仅是重要的活动内容,而且是活动的主要途径。教师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专门为教育活动设计的体育、音乐、科学等游戏,还可以使其他非游戏活动变得游戏化。一种是将整个教育活动视做完整游戏,在规定的教学时段内可以反复进行相关游戏,如科学游戏“吹泡泡”、音乐游戏“躲猫猫”、体育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等;另一种是在整个教育活动某个特定时间段内出现一些游戏,即将游戏视做教育活动的某个环节,如利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
其次,教师可以游戏性语言组织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如美术活动“蛋壳贴画”中,教师可以用这样一段富有趣味性的话引起幼儿的活动兴趣:“今天,我们要到熊猫妈妈家去做客,但是到熊猫妈妈家的路特别难走,路面特别不平整,一不小心就会跌跤,我们应该怎么到熊猫妈妈家呢?”进而引出“帮熊猫妈妈找路”的话题。这样的活动可以为幼儿营造仿真的游戏环境,增强教育过程的趣味性。
再次,教师可以通过“做做玩玩”的游戏方式组织教育活动。如今,大多数幼儿园都开设了活动区,幼儿可以利用各种材料动手制作小物件,再利用这些物件进行游戏,如“过家家”、“我为宝宝唱儿歌”等。这是实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一种策略。对于此类活动,教师可以直接指导幼儿进行集体活动,也可以将相关材料投放于活动区,让幼儿开动脑筋制作手工品,在培养他们合作精神的同时锻炼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一举两得。
3.将创造性游戏有机融合于幼儿园课程中。
对于幼儿身心发展而言,创造性游戏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与音乐游戏、体育游戏不一样,创造性游戏的目的隐含于游戏过程中,不是那么直白地显现出来。很多幼儿园没有意识到创造性游戏的重要性,经常被体育、音乐、语言等游戏替代。在幼儿园课程中实施创造性游戏可以通过两种渠道进行:一是从文学作品中生成创造性游戏,如在幼儿学完《小蝌蚪找妈妈》,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模仿小蝌蚪的形象;二是从社会领域红动中生成创造性游戏。如今,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倾向于带领幼儿走进社会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如参观邮局、医院、超市、工厂等,这类教育活动可以成为创造性游戏的良好载体,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将自己听到的、看到的在游戏中表现出来。当然,实施创造性游戏离不开良好环境的创设和适当材料的提供。
四、结语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对现代幼儿园课程的全新认识,随着学前教育地位不断提高,课程游戏化是幼儿园教育改革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新趋势。教师要以游戏作为主要教育手段,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征,通过加强师幼互动、营造良好环境、提供适当材料等方式,为幼儿创设人性化教育情境,以尊重、信任、鼓励、呵护的态度使幼儿生活于良好、和谐的氛围中,促进人格成长和品质锻炼。
参考文献:
[1]何玉龙.论中国民间玩具艺术资源的保护与传承[J].艺术教育,2010(02).
[2]李长伟.儿童玩具的消逝——基于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理论[J].学前教育研究,2009(04).
[3]何静,李娥.透过蒙氏教具看中国传统民间玩具[J].当代教育论坛,2011(01).
[4]季又军.基于教育功能的学前儿童玩具设计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5]赵淑芳.民间工艺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意义及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