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2015-09-10黄建成

考试周刊 2015年33期
关键词:观察生活

黄建成

摘 要: 培养学生的听话、说话能力是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作者从提高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认真设计话题,使说者想说,听者爱听;纠正学生的语病要着眼于所表达的内容,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学会运用适当的停顿和语气说话,使听者更好地理解话中所要表达的意思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观察生活 认识生活 设计话题 先想后说 注意语气

培养学生的听话、说话能力是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为了落实新课标,广大语文老师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听说能力远远不能令人满意。之所以如此,除应试教育的影响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方法上陷入了听说训练仅有交流意图,而没有恰当的语言表达的误区,教学方式还很老套,很多教师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因而,达不到交流的目的。要提高听说教学的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大胆改革,勇于实践,并不断积累经验。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笔者对于口语交际课中的听说能力培养,做了以下方面的经验总结。

一、提高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

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乃至家庭生活中,有许多锻炼听说能力的时机和场所。由于小学生认识水平的局限,面对丰富多彩的生活,他们常常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多方面加以引导,注重训练。例如教学《春天里的发现》中,可以让学生把家里有关春天的图片或照片,带过来,与同学分享与交流。启发学生回忆:你去过哪些地方?什么时候去的?回忆一下,当时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你当时又是怎么想的?然后在全班或小组交流。交流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加以点拨,鼓励他们在生活中要“睁大”自己的眼睛,“伸长”自己的耳朵,培养自己的听力和观察力,留心周围的一切,从生活中发现新事物,获得新感受,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提高认识生活的能力。

二、要认真设计话题,使说者想说,听者爱听。

设计话题的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表达真情实感,有利于学生自由地表达。比如教学《劝说》时,可以用生活情景的再现,激发学生说话兴趣,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其中。可以让学生自己扮演各种角色,完成口语交际。

情景一:爸爸的烟瘾很大,家人多次劝爸爸戒烟,可爸爸就是不听,老师扮演爸爸,学生扮演家人,学着家人劝说的口气,说一说。

情景二:走在大街上,好朋友随手将果皮乱丢,其实不远处就有垃圾箱,这时,你会怎么劝劝你的这位好朋友?

情景三:邻居大哥哥喜欢玩电脑游戏,而且一上网就停不下来,玩个没完没了,一放学顾不上吃饭,就一头扎进电脑游戏里,耽误了学习,这时,你会怎么劝他?大人们又会怎么说?学一学大人的口气,说一说。

活动进行中,允许学生“七嘴八舌”、广开思路,要及时肯定他们在说话中运用的好词佳句。这样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学会了观察,学会了表达。

三、纠正学生的语病要着眼于所表达的内容,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

不管是说话课还是课堂讨论或回答问题,学生的发言时常有磕磕绊绊、说不清楚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不应急于打断学生的话头,更不应代替他们表达,而应在他们发言之后,帮助他们把要说的内容想明白,说清楚。一时说不清楚也不要紧,鼓励他们课后再想想,想清楚了再找老师或同学说。

小学生的内部语言尚未得到充分发展,与内部语言紧密联系的抽象逻辑思维仍处于低级阶段,所以他们说话有时会前言不搭后语,或颠倒过来说,说明思维能力限制了口头表达能力。所以,要提高学生说话能力,一定要重视思维能力训练,思维能力增强了,内部言语水平也会相应提高,组织语言的能力也就提高了。培养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说话之前先好好想一想,想好了再说,直至训练他们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

例如:在上《我们的小制作》中“介绍自己的作品”这一环节时,学生就容易出现前言不搭后语,或颠倒过来说的现象。这时,老师可以先请一位学生介绍自己的小制作,并告诉学生说之前,要先想想,我要从哪里说起,要有顺序地表达。针对学生的表述,教师可以进行点评,指出存在的问题。首先,要讲清小制作的名称、创作灵感、内涵,接着讲述制作过程,可以用上“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词语,让表达条理更清晰、语句更通顺。经过老师的点评之后,可以请同学们用老师的方法介绍自己的作品。这样,由此及彼,学生很快地能进行规范的模仿表述。

四、学会运用适当的停顿和语气说话,使听者更好地理解话中所要表达的意思。

交谈双方要达到交际目的,就说的一方而言,要注意说话的语气、节奏、停顿等;就听的一方而言,要辨别注意说话人的语气及语调,判断说话人的真正含义。

说话其实就像唱歌一样,一首歌不可能一口气唱完,总要有停顿,要换气,要用声调的高低,节奏的快慢,来表达情感。说话也一样,说话时,声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停顿位置的不同,表达的情感也就不同。

例如: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这句话中的“真静啊”,说话时就应该用轻柔的语气,舒缓的语速,流露出赞美之情,点明说话人的喜爱之情。

总之,口语交际是听话和说话双方互动的过程。听话之时,也在学“说”:听听别人是怎么说的。自己说话之时,也在“监听”:听听自己说的对不对。因此,听和说关系十分密切,但口语交际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听说教学应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不仅有话想说,而且通过训练做到有话说,还能把话说通、说好。

参考文献:

[1]崔峦.小学语文教学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2).

[2]倪文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1).

猜你喜欢

观察生活
巧架练笔桥梁演绎习作精彩
如何改变山区学生作文“无米之炊”的现状
浅谈小学数学日记
注重阅读教学的生活性
试论作文素材的积累和整合
让学生写好起步作文的法宝
乌克兰插画家MOLESKA插画的创作特色
小学写作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