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向在高等医学课程改革中的体现

2015-09-10王蕾

考试周刊 2015年33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

王蕾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更注重生活的舒适性,对于个人的健康、心理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模式的变化,对于学校培养出合格的临床医生提出新的标准和要求。这一改变将有效推动我国医学领域的一系列改革,对于高等医学课程改革提出更大的挑战。

关键词: 医学模式 高等临床医学 课程改革

临床医学是一门系统化、理论化、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临床医学与医院直接挂钩,这说明临床医学人才服务的对象是病人。临床医学是一门人文科学与理论科学紧密结合的学科,随着人们对于生活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对于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方式发生变化,高等医学课程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的目标,人才培养方案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满足现在的临床需求。根据新的高等医学课程改革要求,医学生在学校内应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老师应该如何进行转变观念,提高教学质量等问题都将进行进一步研究。

1.高等临床医学分析

1.1学习内容系统完整性

高等医学课程理论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广泛性。医学生的课程涉及范围广,理论完整性强,这将为医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使学生能够具备较强的知识理论体系。在以后的实践工作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可以快速、高效地查找相关知识点,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其真正内化为知识。

1.2学科交叉综合性

由于医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人服务的对象是人,这样就对高等临床医学教学提出更多的要求。医学生与人打交道,不仅要懂得医学知识,还要学习相应的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医学、教育学等多门学科。每一门学科将从不同的方面培养学生不同的能力。语言学能够培养学生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使医生与患者及患者家属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心理学能够培养学生换位思考、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着想的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教育学能够培养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向别人讲述,叮嘱病人及家属注意事项。

1.3理论实践高度结合

知识点不仅要理解领悟,更要学以致用,真正在实践中转化知识点。临床医学学生要转变成为社会创造价值,作出奉献的人才,就要积极进行临床实践。高等临床医学学生要将理论学习与临床工作的实习紧密结合,医学生通过在医学里这个真实的环境,感受医院氛围,与病人零距离接触,将医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在实际工作中进行运用,提高。

1.4关注对学生的医德教育

虽然我国的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但医疗纠纷、医患事故却逐渐增加。对于这一现象,一方面要对患者进行讲解,另一方面要对医学工作者加强医德教育。高等医学院校在为学生提供扎实的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加强学生医德教育工作,使医务人员在思想和行为上确实认识到医德的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临床医学教学必须将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医学专业知识教育有机结合,为社会提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

2.人才培养模式转向

2.1转变现代医学模式

现代医学模式已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在医学模式发生转变的情况下,医学教育关注的重点由“病”转向“人”。临床医学不再仅仅关注疾病方面,而要进一步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进行换位思考,为患者提供更人性化、更舒适化的服务。

2.2教学模式应相应改变

社会上的需求是医学教育进行改革的一个重大依据,随着我国的医学模式发生改变对我国的教学模式提出新的改革要求。为使学生更加关注患者的精神、心理活动、社会环境等,教育工作者应当调整课程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方法、技能,使医学生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研究,进而为患者提供更人性化、更具有同情心的医疗服务。医生的职责不仅仅是为病人查找病因解除疾病,还要与病人进行交流、沟通、心理疏导,降低患者就诊前的焦虑、紧张心情,与患者家属进行语言交流,这就要求临床人才培养更多样化。

2.3教师观念转变

社会需求变化带动教学模式改变,促使高等医学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单一的以老师“教”,学生“学”为主,在新的教学模式下,老师应当适当改变教学方法,更多地运用临床案例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成员间进行讨论,增强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以后从事医院工作奠定基础。

2.4学生树立高尚的医德观点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等医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关键是要使学生成为具有高尚品德的人。一个拥有较强技术却没有良好品德的人对社会、对国家的危害要远远大于一个没有知识技术的人。尤其对于直接与人进行打交道的医院工作人员来说,学生的医德教育尤为重要。学生要随时提醒自己不为非法利益所诱惑,努力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3.高等医学课程改革趋势

3.1重视学科综合化

由于高等医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将面向人群,关心人的健康,与人沟通、交流,因此医学改革课程趋势将更注重人文教学、沟通技能、心理学、社会医学及基础医学等多学科交叉综合性教学模式。综合的程度受学校的层次、培养目标、学生接受程度等多方面限值,不同的学校,学科的综合性不同。不同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借鉴,构建更完善的体系。学生在接受学校设计的课程时要注意培养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将所学专业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对所学知识进行更深入的领会、运用。

3.2以学生为中心

高等医学院校的改革应当越来越关注学生,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体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尊重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敢于挑战权威,不畏惧权威思想。学生在医学学习中要有主人翁精神,既善于学习又不墨守成规。老师作为课堂上的引路人,应采用临床经验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断更新学生的观念,向学生输入最新的知识体系。老师应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综合考评,不单单以笔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考察方式,可以在考察中加入实验成绩、动手操作能力、课题设计能力、与同学沟通能力等多种多方面的评价方式。

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方式将不仅仅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人交流共同语言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为了培养出符合现代医学服务要求的人才,高等医学教学的课程应进行相应的改革,使学科更具有综合性,更要以学生为中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蓉.关于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演变轨迹及发展趋势初探[J].中国高教研究,2008(4):25-27.

[2]孙宝志.中国与美国医学课程详细比较及重要借鉴[J].医学教育,2002(4):16-19.

[3]汪青,钱睿哲,鲁映青.学科整合型PBL课程的建构与实施[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5):2-3.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浅谈少学时专业的《工程制图》课程改革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试析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思路
基于微课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改探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