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考化学实验复习教学的新尝试

2015-09-10李火忠

考试周刊 2015年33期
关键词:复习教学培养能力

李火忠

摘 要: 高中学生的实验能力要求根据题目要求灵活运用已学过的自然科学理论、实验方法和仪器,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处理相关的实验问题;新教材中增添了一个新的教学单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关键词: 高考化学实验 复习教学 培养能力

教材和高考对学生的实验能力的评价提出新的要求,这对高考化学实验复习同样提出新的要求。传统的“专题复习”和“以练代讲”的教学模式已经适应不了这些新的变化,那么,化学实验复习教学应如何体现新的理念,适应新的要求呢?

一、以实验整合和改进为突破口,培养学生能力

1.整合简单实验,培养整体思维的能力。

在实验复习的起始阶段,采用横向串联和纵向延伸的方法,把简单实验设计成综合实验、系列实验,可以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层次化,形成知识网络,使知识达到前所未有的完整境界。在复习乙烯时,将乙烯的制备、净化,乙烯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作用,乙烯的收集、点燃等组合成一系列实验,从而使学生对乙烯有一个整体认识,培养学生整体思维的能力。

2.拓展课本实验,培养创新能力。

认真阅读分析高中三年的教材后不难发现,教材中的实验因为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发展,许多实验还“留有余地”。在化学实验总复习时,我对其进行改进、完善、拓展,增强实验的探索性、综合性(学科内综合和学科间综合),使之更贴近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复习洗气装置的时候,我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洗气装置的洗气效果。在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方案之后,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评判。学生在评价中发现改装后的装置与原有装置在原理和目的上是一样的,即要使被洗气的气体和除杂溶液的接触面积、停留时间尽可能地增大、增多。这就是考试说明中提到的能否“找出解答的关键”,也就是在化学实验复习教学中要培养的能力。

二、精心设计实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化学实验复习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所以在复习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的实验习题,让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十分必要。在复习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的时候,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怎样用最简单的方法测定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混合物中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简述实验步骤及操作。学生提出五种方案:方案一:将称量好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再称量,根据质量差求得氧化钠的质量,进一步求得氧化钠质量分数。方案二:将称量好的混合物和二氧化碳充分反应,测得生成的氧气的体积,据此求过氧化钠质量,再进一步求得氧化钠质量分数。方案三:将称量好的混合物和水充分反应,然后将所得溶液蒸干,称得氢氧化钠的质量,再进一步求得氧化钠质量分数。方案四:将称量好的混合物和水充分反应,再进一步求得氧化钠质量分数。方案五:特称量好的混合物和水充分反应,再进一步求得氧化钠质量分数。测得生成的氧气的质量,据此求过氧化钠质量,测得生成的氧气的体积,据此求过氧化钠质量。学生通过积极思维提出五种方案,经过讨论和实验,比较优劣,得出结论方案五简单、易行,具有可操作性。

三、规范实验表述,强化语言训练

这几年的实验基本上是主、客观题并存,多以主观题为主,答题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较大,常常需要学生使用较多的文字和图表回答问题,如何把答案表述得言简意赅是学生面临的一个问题,某些学生虽然知道答案但不知道怎样表达,往往词不达意,出现“会做但不得分”的现象,因此表达能力是实验中不可忽略的一种能力。

1.加强对基础操作、基础实验的语言描述能力的训练。

再大型的装置、再繁琐的实验都是由各个基本实验组合而成的,只有熟练掌握各项实验基本操作才能谈进一步提高。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同样需要经过这一步。我们做的第一件事是让学生熟悉各基础操作的语言描述,抓住要点,并动手训练。如:归纳实验安全常识、仪器的分类及使用、试纸的类别及使用、药品的变质及保存、物质的鉴别、物质的分提纯、仪器的组装等,归纳描述的注意要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可总结为:“一算、二称、三配、四洗、五定、六装。”在取用药品时,对于块状固体:“固块用镊夹,不能用手抓;平放试管口,倾斜往下滑。”对于固体粉末:“取粉用药勺,用纸叠成槽;轻平往下送,药品管底着。”对于液体倾倒:“取液手不抖,标签对虎门,管斜顺壁流,眼把量来瞅。”等等,把学生的基础打好,学生在描述实验及其操作的时候才不会出现常识性、原理性错误。又如物质的鉴别,是高考的常见题,为了解决好这类实验题,我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注意答题要领,即先写操作、再叙现象、而后下结论,避免出现“先结论后现象”、“无操作、有现象、无结论”等错误。要求学生把实验的方案步骤、现象和结论等正确记录下来,动手写,写方案、写步骤、写现象、写结论,而后教师加强批改,学生之间相互评议。

2.加强实验原理分析,培养严谨思维。

在解答实验表述题的时候,学生往往容易犯这样一些错误:(1)用原因代替实验现象;(2)把性质表述成实验现象;(3)把反应条例表述成实验现象;(4)表述不完整。这些错误的产生,归根结底是因为学生对实验的原理、实验的本质分析不清楚,导致描述的时候不清不楚,漏东漏西。只有明白了实验本质,才会清楚地如道该在实验表述中体现出什么。因此,加强对实验本质的分析与讨论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如气密性的检验,在中学化学实验及有关实验设计习题中,经常涉及装置的气密性检验问题,学生总是掌握不好。我为学生提供了几种常见装置: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总结出这几种装置的气密性检验方法,并描述出回答要点。在课堂上把学生各种典型描述都投影出来,让学生评评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最后是最重要的环节——总结。让学生分析,虽然这几种装置的气密性检验方法不同,但原理是一致的,都是利用气体产生的压强回答问题,所以一定要有一段被封闭的气体,对气体施压,描述现象,得出结论。学生经过这样的训练之后,在对待气密性的问题上就不怕了,抓住本质,不管装置怎么变都有应对的方法。

综上所述,在高考命题“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的今天,对实验能力的考核要求越来越高。学生难以通过背实验、听实验、猜实验应付高考,如何搞好实验复习、构建实验复习蓝图值得我们研究、思考。

猜你喜欢

复习教学培养能力
初三语文复习教学的有效方法
化学“微专题”复习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探究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索能力的训练场
高中历史的有效复习策略探析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