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实施创新教育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2015-09-10夏燕

考试周刊 2015年44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教育问题

夏燕

摘    要: 物理学科是实施自然科学教育的重要学科,由于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本文主要对初中物理实施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结合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和体会,提出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若干策略,有利于在初中阶段、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能力。

關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创新教育    问题    策略

一、引言

培养创新人才是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呼唤。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教育已经逐渐深入中学的不同学科中,为适应这种要求,应试教育的课堂必须创新,否则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将无从谈起[1]。进行初中物理创新教育,既是物理教师当前的教学重点,又是广大物理教育工作者必须长期合作、共同探索的教研难题。积极开展、努力做好这项工作,对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完善义务教育体制,培养综合素质的新型人才,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二、初中物理实施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

物理是初中学科中比较难学的科目,主要是物理知识比较抽象,而且教师主要是以灌输式教学为主,使致学生对抽象的物理知识不感兴趣。笔者查阅相关文献,根据实际调查发现,在初中物理学科中实施创新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应试教育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在一些教师的思想中,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依然根深蒂固,重视的还是物理基础知识的传承,忽视知识的创生及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在这种教学理念下,教师教会学生的只是解题技巧,而不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物理学科实施创新教育课时严重不足。目前,一些学校都通过开设物理创新实验进行学科创新教育,但大部分学校的物理实验创新实践活动课、创新实验课程受师资等影响,开课常出现不足的情况。另外,初三学生受升学压力影响,一些物理创新实验科目被挤占、调为考试科目课程。

3.教育经费短缺,创新教学设备相对落后。目前一些学校的物理教学依然采用传统的板书式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手段对于内容抽象、操作性强的物理学科都是不合适的,很容易使初中生对物理学习失去兴趣和热情。另外,部分中学投入不够,设备不全,学校物理创新型实验室建设步履维艰,活动空间狭窄,加之校外活动场所太少,影响初中生参加物理创新实验的热情[2]。

4.物理教学考核模式单一。虽然国家倡导素质教育,但目前初中物理教学的考核方式主要是通过考试形式实现的。这种单一考核模式一方面束缚了教师实施创新教育的手脚,在物理教学中,创新教育相关教学内容得不到应有尊重,不能列入工作量,不能够得到教育部门足够的认可。另一方面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初中物理实施创新教育的若干对策

笔者结合多年物理教学经验及在实施创新教育过程中的体会提出如下若干策略。

1.转变观念,实施创新教学思想。为更好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首要步骤就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新思想。叶圣陶先生认为实现教育宗旨的关键在于“习惯”,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端正学习动机,做好课前预习,课堂上积极发言,课后积极温习。在教学方法上,物理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综合应用微课、视频教学手段,在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与讨论法、任务驱动、实验教学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加强实践操作,训练创新能力。初中物理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实施创新教育的策略,因为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主要突出强调:观察、实验、思维、运用的综合能力,这是训练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内容。即在物理教学中需要突出培养三种能力——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3]。但仅仅依靠上述三种能力是无法满足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为进一步提高能力培养的可操作性,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细化分解为以下八种能力:①观察能力;②注意能力;③记忆能力;④实验操作能力;⑤检索能力;⑥积累资料能力;⑦发问能力;⑧讨论能力。这样使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表现出具体性、分层性和可操作性。

3.拓展问题,训练发散思维。在初中物理学科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就是要杜绝人云亦云,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4]。根据这一创新能力培养要求,在物理教学中就应该有意识地设计出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疑难问题,尤其是对教学中的疑点和难点及比较含蓄或潜在的问题,能够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方法、习题与练习启发学生思索探讨,追随疑问步步深入问题本质,使学生在探索中有所发现和创新。通过对教学问题的扩展,学生的思维从书本拓展到生活、社会和自然,逐步由跟着问题学转变为在学中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结语

初中物理实施创新教育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一般素质,更应关注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中创新能力素质是学生诸素质中的核心素质。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创造潜能,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应逐步摒弃传统的物理教学过于注重纯粹的客观知识的传授的做法,而应该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自己发现问题、积极思维,并最终实现总结出物理概念、规律的能力。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必需的,并且要落实到物理学科具体知识内容的教学上,要不断地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只有实现了这一目标,才能更深刻地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体现物理教学的创新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崇正刚.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C].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以科学发展的新视野,努力创新科技教育内容论坛论文集.2014.

[2]邢占红.如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J].中学生数理化,2013(6).

[3]朱振华.中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浅探[C].探索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十九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论文汇编,2011.

[4]汪锋.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创新教学的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2(9).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教育问题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