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幼小”的有效衔接

2015-09-10祝彩琴

考试周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幼小衔接幼小解决措施

祝彩琴

摘 要: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这两个相邻的教育阶段之间的互相连接,在时间、内容和方式上有很大差别,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转折点,在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及社会适应能力方面都受到了巨大考验。

关键词: 幼小衔接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一、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幼儿能否很快完成从幼儿到小学生的转变,能否很快适应小学生活,幼小衔接则是关键所在。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的终结阶段,也是小学教育的开始阶段,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可以使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少走弯路。

二、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停留于表面,少沟通少重视

小学与幼儿园的教学任务、内容都有所不同,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缺少沟通,各自按照自己的教学方式。许多幼儿园老师不知道小学的具体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有效向小学稍稍靠拢;或者盲目地将小学教学内容放入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有的学前班不顾幼儿应该学什么,而是盲目地把拼音、识字及10的算术放入大班的教学活动内容,从而使刚上一年级的幼儿认为“这些我都会”而不认真听讲,对学习失去新鲜感和好奇心,注意力难以集中而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小学老师不了解刚入小学幼儿的心理认知规律,在教学活动中,教学方法与形式相对比较固定和单一,很少关注幼儿的心理动态、情感特点、兴趣爱好和困难所在,使幼儿在一开始比较难接受,容易出现焦虑、厌学等恐惧心理。另外,小学老师也不像幼儿老师那样时刻关注孩子,与幼儿接触比较少。

(二)家长只重视幼儿的知识积累,忽略了对幼儿的能力培养

家长在幼小衔接工作上往往重知识准备,喜欢“拔苗助长”,轻视幼儿能力培养,只关注孩子认识多少字,会做多少算术题,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不关注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交往能力、挫折承受能力,只关注幼儿的生理健康,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健康。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能力的发展有一个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儿童的能力易于养成,过了培养期和关键期,培养儿童能力就显得特别困难。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家长,孩子上学了,还要一口一口地喂饭;总是帮助孩子整理书包,只要孩子存在的地方,就有家长的身影。这样的孩子任性、娇气、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进入小学后会倍感吃力,经常丢三落四,缺乏独立能力。

三、解决幼小衔接工作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幼儿园有计划地做好衔接工作

1.有计划地与附近小学加强联系,引入参观小学活动,到学校周边走一走、看一看,熟悉小学校园的环境。走进小学生的课堂,看一看小学生上课时的坐姿、上课的方式,可以坐一坐小学生的座位,用一用小学生的学习用品,等等。参观小学后,可以让孩子畅谈小学好玩的地方、学习的乐趣、老师的要求、课堂纪律、伙伴之间的交流及少先队活动等,进一步激发幼儿做一名小学生的愿望。

2.切实有效的做好大班幼儿学习适应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爱看图书的习惯,坚持开展阅读活动,在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活动中,使幼儿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兴趣,从而大幅度提高阅读能力,促进幼儿学习能力发展;培养幼儿做事认真,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话,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加强和提高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和自理能力等基本的日常生活能力和常識教育,使幼儿在自理能力、时间概念、任务意识、责任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独立交往能力上有所提高,减少幼儿初上小学时丢三落四、东拉西扯的现象,逐步学会管理自己,进入小学后能开始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地生活。

3.在游戏中模拟小学生活,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愿望

教师在幼儿的角色游戏中创设小学课堂的游戏情境,由幼儿扮演老师的学生,让幼儿在游戏中了解课堂学习习惯。如收拾整理学习用具,准时到校;听到铃声响走进教室,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拿出书本;老师走到教室时,起立向老师问好;上课发言先举手等一系列模拟活动,使幼儿既能对小学学习生活有一定了解,又使幼儿在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中对小学生活产生向往。

4.重视家长工作,考虑外界因素对衔接的影响

幼小衔接并不只是幼儿园的事,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因素都会对其产生影响,其中家长的作用尤其不能忽视。儿童的生活行为习惯、自理能力、身体素质、学习态度和能力及社会适应力等都离不开家长态度的影响。因此,幼儿园应重视做好家长工作,如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和向家长开放幼儿园的活动等方式向家长宣传教育方针和正确的衔接措施,帮助家长学习与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家长和幼教工作者同步对儿童进行衔接教育,保证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小学教育模式的适度调整,使幼小衔接更有效

小学教师可适当了解幼儿园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课堂上适当增添有趣的教学具或者生动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另外,小学教师可以适当降低对幼儿的要求,对幼儿要宽容、理解和接受,加强与幼儿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以朋友的方式抚慰幼儿的焦虑心情。允许幼儿犯错,当幼儿做错事情的时候,能宽容地对待幼儿的错误行为,并能帮助幼儿纠正错误行为,而不是居高临下地训斥幼儿,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发展家长作用,有效配合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1.激发孩子上学的愿望

一般来说,入学愿望强烈的幼儿,学习积极主动、表现较好。因此,家长要善于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幼儿的入学愿望。如提前去学校熟悉新环境,消除孩子对新学校的陌生感;带孩子参观小学生上课,给他们讲少先队的故事,激发孩子对学校的热爱和对少先队的向往。

2.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小学生每天都会有家庭作业,如何快速有效地完成作业,成为不少孩子入园后的“一大负担”。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可以利用一段时间先给孩子每天布置一些不同形式的小任务,让孩子养成“放学后先完成作业再玩”的习惯。

3.提高孩子的耐挫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挫折,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必须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如在学校里,因为某种原因受到老师的批评、同伴间的摩擦等,我们可以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小时候也遇到过这些事情,它们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必太在意。老师批评你是因为他关注你、喜欢你,希望你能进步;要教给孩子一些正确的交往技巧,和同伴交往时要学会谦让宽容,不可以凡事都按照自己的意愿做,要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总之,老师和家长要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帮助幼儿养成良好习惯,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调整好心态。让幼儿既愿意上学,又喜欢上学,更具有一定的克服困难的能力,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猜你喜欢

幼小衔接幼小解决措施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谈谈如何杜绝矿井测量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