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构建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实践探索

2015-09-10徐俊

考试周刊 2015年69期
关键词:师资培养中职学校校企合作

徐俊

摘    要: 本文以上海市医药学校为例,介绍了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的内涵,分析了上海市医药学校开展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的建设背景,详细阐述了学校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的建设举措,总结了教学团队建设成效,探索了中职学校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的有效途径,旨在通过对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提高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素质,从而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 中职学校    校企合作    专兼结合    师资培养    教学团队建设

上海市医药学校是隶属于上海医药集团的国家级重点中等专科学校,是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创办36年来,为上海医药行业培养了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随着医药行业的高速发展和医药行业对专业人才技能要求的不断提升,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教学团队建设的问题。大力推进学校专业建设,实现各专业的培养人才的目标,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既有现代教育理论水平,又有现代教育实践能力;既有较高理论文化素质,又有较强动手实践能力的教学团队。校企合作共同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是全面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和教学团队实施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的内涵

国家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职业学校要加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的要求,2014年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行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落实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完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制度,建设高水平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教育部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一文中明确指出,职教体系现阶段的重点建设任务之一即“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到2020年,有实践经验的专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60%以上。鼓励职业院校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专兼职教师。

那么何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如何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这些都是职业学校十分关注的问题。上海市医药学校作为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多年来始终坚持“实践导向”型课程模式改革,在校企合作共同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和实践探索,对各专业的教学团队形成了规范、明确的要求:(1)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应该是由来自学校的教师和来自企业的技术骨干共同组成的教学团队;(2)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必须承担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的工作任务,具体工作任务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教学标准开发、课程标准制定、教材编写、实训基地建设、专业教学、学生评价等。(3)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应有具体明确的分工协作,企业兼职教师应占教学团队比例30%以上。

二、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的建设背景

2003年9月开始,根据行业对专业人才要求的提升,特别是对职业岗位的岗位操作技能要求的提高,上海市医药学校开展了“实践导向”型课程模式改革,系统构建了医药类中职“实践导向”型课程模式,开展了“做学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一系列的专业教学改革提升了对专业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医药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求同时具有较强的医药类岗位操作技能,要求教师达到“双师型”标准,既是教师又是技师。由于多种原因,学校“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2009年,上海市医药学校“双师型”教师仅占专职教师总数的63%,数量上没有达到教育部规定的70%的比例。学校教师60%以上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对行业的了解较为缺乏,师资素质存在有待提高的方面。

为加快学校的专业建设,强化学校师资力量,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学校明确提出了校企合作构建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工作要求,确立了校企合作共建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工作目标,并在上海医药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教学团队的建设工作,从制度、组织、经费等多方面予以保障。

三、校企合作构建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具体措施

1.确立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的建设目标。

学校从专业建设的角度出发,对各专业的教学团队建设提出了明确的建设目标,要求各专业重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吸引更多企业教师加入到学校的职业教学团队中,明确要求企业教师兼职人数不低于专业教学团队的30%,强化培训和保障措施,不断提高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

2.完善教学团队建设制度。

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强化学校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必须是制度先行。为强化学校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学校制定了企业兼职教师聘用和管理办法,学校名师聘用和管理办法等,鼓励教师不断提高职业实践能力,成为“双师型”教师,完善和修订了《上海市医药学校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办法》、《上海市医药学校教师培训管理办法》及《上海市医药学校教师“技师”奖励办法》。学校从制度层面鼓励和保障企业兼职教师的聘用和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

3.结合专业建设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为更好地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保障专业教学质量,学校从专业建设和专业教学的需要出发,聘请了大量企业兼职教师,承担学校专业教学和专业建设的工作任务。以学校药品食品检验专业为例,2013年聘请企业兼职教师9名,2014年聘请企业兼职教师15名,兼职教师全面参与专业教学、专业建设和课程质量评价全过程,同时企业兼职教师全面参与《药品食品检验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仪器分析技术》等实训教材的编写、实训中心建设、HPLC等发展教学软件建设等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学校专业建设和专业改革。

4.强化培训,提高教学团队能力。

开展多种形式的个性化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教育能力是教学团队建设的关键。面对学校教师,重点加强“双师型”教育培养,加强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教育技能的培训,实施终身教育制度,让专业教师不断充实知识,才能适应新时期职业教育形势发展的需求。我校在“双师型”教师培训方面,根据教师能力的培训需求,采取校本培训、校企合作培训、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及出国进修等多种模式的培训,有计划、有目标地组织培训,极大地提高了学校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面对企业兼职教师,重点加强职业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

5.以评促改不断提高教学团队能力。

学校重视对企业兼职教师的评价和绩效考核,教师的绩效考核结果和收入挂钩,学校组织系部和教研组对企业兼职教师绩效评价和考核,依据考核结果对外聘教师发放考核绩效,考评和收入挂钩,重视教学过程中对企业兼职教师的评价,形成了“考核评价-反馈-提升”的循环,有力地调动了外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校企合作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成效

1.构建高水平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以药品食品检验专业为例,通过校企合作构建了40人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其中学校骨干教师28人,企业兼职教师12人。在教学团队中,具有药物分析工(高级及技师)职业资格的教师26人,上海市职业鉴定药物分析工首席考评员1名,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8名。这样能全面保障学校专业教学、面向行业的企业员工技能培训和药物分析工技能鉴定的需要。

2.学生岗位实践能力全面提高。

在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指导下,药品检验专业毕业生的岗位职业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并得到企业的普遍认同,一是毕业生动手能力强,能够较快地适应企业岗位要求,岗位对接程度高;二是毕业生的学习能力强,能夠较快接受企业生产的新技术、新要求,并具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014年毕业生药物分析工(四级)考证通过率95%以上,专业对口率达96%以上。在2013年上海市星光计划技能大赛中,获得“药物分析工”项目竞赛团体一等奖和个人全能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3.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全面育人。

企业兼职教师全面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和专业教学,有力地促进了产教深度合作,校企全面育人。企业教师和学校教师共同工作开发专业教学标准、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共同开发教材、教学软件、教学资源库,共同建设实训中心和实习基地等,在校企工作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稳定的校企合作机制,深挖校企资源,实现了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全面合作。通过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教学方法贴近行业实际,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的共赢。

猜你喜欢

师资培养中职学校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研究
校园足球师资培养途径探究
关于特殊音乐教育师资培养的个人见解
德育工作浅谈
欧美出版教育产学研一体化的三层面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