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2015-09-10宋发群

考试周刊 2015年69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

宋发群

摘    要: 小学数学教学要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实现组合,促进合作;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好学生;合作交流,树立合作意识;以学生为主体,当好指导者;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体制。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    评价体制    小学数学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学生在小组或者团体中为了共同的目标,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团队意识和观念,形成竞争能力,帮助小组里的个人实现奋斗目标。教师要有效开始小组合作学习,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教师首先要学会合作交流学习,提高合作与交流的技能和能力。教师要成为学生的顾问、交换意见的参加者、启发学生追求真理的人、课堂的平等首席。教师要重视和学生合作,帮助学生,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合作。教师要观察学生小组的活动情况,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回答问题的状况,及时提示和矫正学生,及时鼓励并支持学生产生创造性的火花。教师要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穿针引线,给学生促进其发展的评价,对学生的观点加以综合。

二、实现组合,促进合作

1.科学合理地组织小组合作的组织。

教师一般根据学生的成绩、能力等,一般4-6人一组,让小组学生各有特色,相互取长补短,让成员之间有差异性和互补性,保证小组竞争的公平性,实现组内异质的原则,保证小组有更丰富的信息输入输出,产生更多的观念,形成更深入的认识。

2.重视领头人的培养。

教师要培养学习优秀,责任心强,管住自己,乐于助人,善于倾听别人意见,有组织能力的领头雁。教师在小组内要培养自制力强的小组长,进行培训,带领小组进入角色,开展合作,增强小组竞争力。组长负责小组的合作交流组织、督促、检查、表扬批评等,让学生管理学生。

3.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教师要教会学生社交的技能。教师要重视传授知识,使学生形成必要的交际能力。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与管理过程,教会学生倾听发言,听取意见,学会思考,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评价别人等。好的社交技能对学生将来人生的道路非常重要。

三、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好学生

教师作为引导者,要静心创设问题情境,感受学生的行为,引发学生产生合作学习的动机,提出合作学习的目标和内容,对学生提出合作学习的建议。

对于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给学生思路和方法,交代合作交流的步骤,开展小组学习活动。教师可以提出合作交流建设的意见,引导启发学生,提出合作的流程,让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

四、合作交流,树立合作意识

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实现了学生为主体,合作为手段,有目的地开展有组织有指导的教学互补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我表现,活跃学生的思维,让课堂活跃起来。

合作交流学习,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生喜欢的学习形式,能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交往的才能。教师要保证生生之间启发,组织讨论,集中智慧。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创造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弥补教师不能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小组合作和交流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相互提问、启发、商讨,互相激励,完成任务,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以学生为主体,当好指导者

教师要成为指导者,倾听学生的总结发言,给予学生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总结和概括发现的结论,提供给学生应用新知识的情境。教师在设计教案的开始,就确立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研究学生主体,真正给学生信任,体会学生的学习过程,摸索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分担学生的忧愁,接纳学生的想法,分享学生的快乐,让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学习、充满探究的快乐的园地。教师要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从学生的知识经验等出发,组织一些丰富的现实的教学活动,设计启发性、开放性、可合作性的问题,激发学生产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师要给学生合作交流学习留下时空,保证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有机会和时间发言,让学生承担责任,在合作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教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的时候,要引导学生站在小组的立场上,每个人发言都代表小组的成就,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遇到有争议的问题,教师要抓住机会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合作交流。

六、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体制

教师评价学生的时候应该重视适应他们的发展水平的科学知识结合,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重视结果,更应该围绕学生怎样提问,怎样收集信息,怎样假设,怎样解决问题等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建立自信。教师给学生鼓励和导向的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掌握知识,获得全面的发展。

1.评价要正面化,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幸福。

教師要促进学生产生学习的创见,及时鼓励学生,让学生分享学习成功的幸福,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正面激励学生,注重多样化的评价。

2.评价要有重点,让学生反思得失。

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评价,学会评价自己,学会反思自己,认识自己的不足。教师建立多元的评价标准,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等,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评价形式多样化,让学生全面审视自己。

教师要重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改变评价方法,实现评价方法多元化。具体做法是:

(1)关注结果,更关注经过。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参与性,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教师要用二次评价或者延时评价法,不轻易评价学生的作业和发言,延长时间,等信息二次反馈后再评价,发展学生的思维。

(2)关注共性,重视个性。

学生的基础、性格、智力等存在差异,教师要给学生共性的评价,更要对学生进行个性的评价,实行分层评价和统一评价的结合,遵循以分层评价为主的评价原则。

评价是对学生的肯定和激励,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课堂实际表现给予深入的了解和仔细的观察,还要及时表扬合作较好的小组,组织能力强的组长,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组员等。教师的评价要及时,给予多多的表扬和激励,让学生享受合作交流的快乐和幸福。教师可以设立“集体智慧奖”等表现优秀的小组,设立“最佳表现奖”,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给学生的合作交流注入兴奋剂。

总之,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应该广泛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想出各种办法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效率,实现学生最优化的合作交流学习,促进课堂教学质态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李从辉.对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观察分析刍议.新课程(小学),2013(05).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
小组合作学习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