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提高幼儿创造语言美的能力

2015-09-10余境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美的幼儿语言

余境

[摘 要] 美的语言可以带给人快乐和力量,创造出美的语言可以激发幼儿想象力,还能创造出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但大多数教学中幼儿没有真正去感受到语言的美,教师也没有创造语言美的环境,所以幼儿这方面的能力比较弱。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手段、策略让幼儿从感受美开始,进一步提高幼儿理解分析作品的能力,并通过创设幼儿想说的环境,借助一些辅助手段,提高幼儿创造语言美的能力,并能用合适的方式表达、传递出来,感受语言美。

[关键词] 语言美;创造;幼儿;方法人们时常会对那些书中优美的诗句特别着迷,对那些说话“好听”的人有莫名的好感,特别对能创造语言美的教师有种无限的崇敬,觉得听他们说话是一种莫大的精神享受。作为一名教师,笔者也因偶尔能给别人带来这样的美而欣慰,但作为教师,最大的成就还是希望所教的孩子能够创造“声音的美”。笔者认为创造语言美能让我们的教室里充满“美的音符”。

一、创造美的语言的重要性

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思维武器。个体依靠语言接受教育得以成长,个体间能借助语言交流思想、相互了解,同时它还是创造力发展和完善人格发展的重要要素,语言对孩子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1.创造美的语言能拉近距离

美丽的语言能鼓舞人心,令人身心愉悦,你能充分感受到语言带给你的力量和快乐。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交流,孩子也不例外,他们更加需要广泛的、与同伴之间交流的机会。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过程中,如果能创造出美的语言,相信这会增进彼此的关系,让交流过程十分愉快,同时也会得到别人的赞赏和收获自信心。

2.创造美的语言能够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和表达方式,语言能力的发展可以让幼儿的思维更清楚地表达。创造力是一种无定向、无约束的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通过语言来发展幼儿思维创造力就是要幼儿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进行大量想象,创造出许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语言,并能使用这些语言来帮助自己进行表达,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的想象空间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3.创造美的语言就是在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

社会生活语言是可以调动一个人的情绪的,人际交往中的言辞美,是社会美之一,是心灵美在言语上的表现。语言美是交际的必要手段,直接影响语言交际的效率和人际关系的协调。如果我们人人都能创造出美的语言,大家生活在一个爱与被爱,相互尊重、相会理解的氛围里,相信这将会是一个和谐幸福的环境。

二、现阶段语言教学中在创造语言美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现在的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虽然重视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在引导学生创造美的语言上做得仍旧不够,没有把目标重点定位在此。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习惯于幼儿跟随自己的模式走,回答问题也要接近于正确答案才满意。教师是整个活动的主角,幼儿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活动中表达不能随意,更别说能创造出美的语言了。再者,现在的语言活动内容和教学模式还是处于一些比较古老的状态,教学的内容莫过于儿歌、故事,形式也就是创编、仿编、续编故事等等,幼儿多数是“鹦鹉学舌”或“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状态。可以说这种专制、沉闷、缺乏生命力的课堂会剥夺幼儿表达的自由,幼儿没有充分欣赏、感受,理解、享受语言的美的过程,自然也不能创造出美的语言。

三、让幼儿能够创造出语言美的方法

1.让幼儿感受美

感受美的阶段是很重要的,只有当幼儿真的懂得享受语言的美,只有他体会了语言的感召力,才能激起创造的欲望。这就对教师有很高的要求,教师的语言能力要很强,一个有语言魅力的教师能无时无刻地感染幼儿,让幼儿争相模仿。因此在生活中教师需要做一个有心人,用丰富的语言与孩子交流,用动听的声音进行教学活动。另外除了教师潜移默化的作用外,各种资源的利用也必须恰如其分。比如利用多媒体进行故事或文学作品欣赏,需要每天进行,让幼儿养成一种习惯。但每次进行的时间不宜过长,5—10分钟即可,欣赏后教师与孩子自由交流,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开始教师可以自己多说些体会,幼儿才会知道如何去欣赏、感受。此外,所选的作品也要是幼儿感兴趣并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高幼儿理解力和分析作品的能力

幼儿的语言表达不能只是单纯的模仿,他们需要一个自主表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解了作品的含义,才能有意识地表达。例如在进行《野生动物园》的教学时,教师可带领幼儿进行各种角色的分析,有可爱的猴子、可怕的蛇、凶狠的鳄鱼等。分析完后,幼儿对图画下配对的文字就会有很深的理解,因此能够有意识地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表达文字,给文字赋予丰富的色彩,语言也会充满魅力。相反,如果只是教师机械地教授,也许幼儿的内心感受不深,因此就不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语言,也不能把自己置于角色当中,感情色彩不浓,语言的运用就不会那么自如。没有理解,教师技能的传授只会成为幼儿的一项任务,而不是一种自主的行为。朱熹曰:“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朗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之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所以,朗读必须把握其“口诵心维”,“心维”是最至关重要的特点。

3.借助一些辅助手段

不同的作品会有不同的风格,儿歌的韵律、诗歌的优美、故事的曲折等这些都有不同的表达手法。可是除了让幼儿能够很好地表达我们的分析外,还可以借助一些手段帮助幼儿。如儿歌的朗读我们可以使用节奏的划分、乐器的提示等来帮助幼儿掌握其节奏和韵律,避免幼儿出现拖沓的行为,让幼儿像唱歌一样很好地把握节奏,从而做到朗朗上口。诗歌中可以采用背景音乐,靠教师的指挥提示来帮助幼儿去体会其中的美,在选择音乐时要与诗歌的内容相匹配,最好音乐的乐句和诗歌的文字要能基本吻合。音乐在故事里的运用可以不是始终的,可以根据故事的发展在不同的阶段使用一些贴合的音乐,来提示幼儿进行表达,从而增强故事的丰富性。

4.给予幼儿想说、能说的环境

创造好的语言环境是很重要的,营造一个说话的氛围、说好听话的氛围是关键。在班上教师可常常利用餐前、离园前等各种间隙时间举行有主题的朗读比赛,把自己认为的一些好的作品分享给幼儿,并让幼儿通过自己的理解进行表达,提高幼儿的参与热情。在互相学习中,幼儿体会到了语言的魅力,也为自己能创造语言的美而自豪。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去发现这些能说“好听的话”的孩子,分析他们的语气语调,让幼儿明白语言表达是一种日常行为,它可以美在每时每刻,不只是一种表演,而是能驾驭自如的一种本领。

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是经过加工的艺术语言,优秀作品中的语言都是简练、生动、富于情感的,幼儿会从中学到大量新的词汇。在朗读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学习、理解描述自然现象、动植物特征、人的外貌等的形容词,代表抽象意义的词(如勇敢、诚实、光荣等)以及形容人的心理活动状态的词(如盼望、焦急、兴奋、激动、满意等)。这样可以大大丰富幼儿的语言素材,加深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和应用,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幼儿对文学作品的表达也许不是那么完美,但如果他有着自己的理解,并能利用各种手段去丰富它,表达出他心中的作品形象,表达出美的感受,并且向别人传递语言的美,这就是很大的进步,也是所有教师期望的。

责任编辑 满令怡

猜你喜欢

美的幼儿语言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语言是刀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