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教学方法初探
2015-09-10刘燕
刘燕
摘 要: 新时期,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由于缺乏语言环境、课时较少等原因,面临诸多问题,并且不同程度上存在忽视学生的弱势心理现象,使学生丧失交流自信,学生的口语运用和交际能力相对薄弱。本文从外语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这一基本点出发,通过对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对教学方法进行一系列的探索与改进,以求达到提高口语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 大学英语 口语教学 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
一、引言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对外交流日趋频繁,社会各界对口语好的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近年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步,大学毕业生的外语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也有了显著的进步;尤其是随着社会对毕业生外语口语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更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外语口语水平。然而,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和交际能力仍不尽如人意,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的人仍是少之又少。我们经常能听到“哑巴英语”、“中国式英语”等诸如此类的批评,由此可见,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任务仍然相当艰巨。面对学生的抱怨和用人单位的不满,大学英语教学特别是口语教学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呢?如何克服种种困难和障碍,组织高效的课堂口语教学,仍是值得广大英语教师探索和实践的一个命题。
二、我国大学英语口语教学问题分析
大学生虽然有六七年的英语学习积累,但是大多数学生仍然觉得难以开口,这说明我国大学口语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学生口语底子薄,尤其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词汇、句型、语音、语调的欠缺不足,对口语表达产生一定的障碍;学生将精力放在四级考试上,根本没有重视自己英语口语的能力;有的学生只满足自己在考试时可以做对听力题目即可,交际能力差,说话不得体、不恰当;很多学生对语境对语言的制约没有概念,对英语的语言文化知识了解很少,经常说一些中国式英语,有时甚至造成严重的误会。另外,学生在使用英语进行口语表达时存在一定的焦虑,害怕犯错误、出丑,在很多人面前开口说英语感到紧张。
同时,由于高校扩招造成班级容量大,或由于各高校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所限,在英语课堂上尤其是口语课堂上,学生得到的关注不够,“满堂灌”的现象非常普遍;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经常是教师的个人陈述和讲解占据大部分的课堂时间,仅仅少数能力较强、胆子较大的学生锻炼了口语能力。这种模式的不利之处在于无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学习,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这种注入式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
三、强化口语教学效果的对策和方法
在口语教学中,如何利用学生的情感为教学服务,避免或弱化学生的消极情感,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是每一位教师都应当考虑的问题。
1.教师要充当“教练”,为学生做示范。
课堂教学对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辅助作用,合格的教师应是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设置者和完成者。良好的课堂安排和课堂气氛需要教师的努力和付出,这就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应安排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如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看图说话、即兴演讲或分组讨论等口语练习,更多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加大学生口语实践量。虽说英语是一门语言,但更是一项技能;没有大量的学习实践机会,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英语口语是不可能的。只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才能让口语表达困难的同学有机会寻找差距,弥补不足;让口语表达本已优秀的学生更添兴趣,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大学生在自由运用英语口语时,出错属正常现象,尤其是开口的初期阶段。传统的口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尽量避免错误,对学生的错误往往是有错必纠。其实,学生在口语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在所难免,如果教师对学生所犯语言错误很在意,逢错必纠,那么很可能挫伤学生的自信心、积极性,增加其焦虑,最终对其口语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态度,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提高英语口语的兴趣,使其能够开口讲,并对其最初支离破碎的口语表示理解,适时予以纠正,及时调整教学手段,改变自己对学生犯错时的态度。在学生进行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活动时,如两人对话、小组讨论等,应尽量避免过多的公开纠错,打断学生发言。对于一些由于紧张、不熟练造成的语误可以放过,但对于那些确实影响思想表达的错误,应及时指出,或在活动结束之后单独讲解。在课堂上纠错时还应注意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对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心的学生要避免当众纠错,以免加重其自卑感。
教师应鼓励大学生课下多多阅读,扩大知识面,同时积极思考,与同学、老师或朋友多多相互交流,因为学生的想法和对信息的采纳与吸收,对于语言表达的促进作用不可小觑。
教师还应当布置丰富多样的课后作业,比如课前演讲、角色扮演、短剧演出、话题讨论、分组练习,等等,题材选择上要做到与大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或国内国际热点话题,只要学生感兴趣,且有话可说,可广泛选材,以提高学生对口语的兴趣,同时提高其讲述、表演、演讲、辩论等多方面能力。
2.学生应是口语课堂积极主动的参与者。
大学生要对英语口语引起足够重视,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树立信心,勇于开口,勇于尝试,勇于表现自己。无论英语基础知识牢固与否、性格内向外向,都应抛开一切杂念,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以达到提高自身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当然,此过程中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规律,不能过于急功近利,否则欲速则不达。可以先从机械训练入手,最终达到自由流畅口语表达的目的。
3.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能降低口语学习的焦虑、鼓励大胆冒险、增强学习动机、树立自信心和自尊、促进交际、营造积极的课堂情感气氛。内向型的学生过于关心自己的言谈话语,非常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在课堂上,他们想说英语,但又怕出错而不敢开口,总是处于紧张状态。对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来说,课堂提问简直是一种折磨。可想而知,在这种焦虑的状态下学习,课堂上的语言输入受到学生自身情感因素的阻碍,他们还能吸收多少呢?
实践证明,合作型的小组活动形式可以使学生产生归属感,积极、活跃、相互支持的气氛能够树立各成员的积极自我形象,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在课堂上把学生合理地分为若干个小组,让他们进行小组活动,可以创造轻松的气氛,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交互式学习。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差异进行合理强弱配比,分配不同的角色完成任务。一般说来,应当安排层次有差距的学生分别担任领导者、协作者和辅助者等角色,组合完成任务,以鼓励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4.注重文化导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口语并非一种简单的语言表达,而是与社会生活和人文习惯等紧密相连的,因此大学生应掌握东西方文化差异,了解英美文化。这样,在英语口语表达中才能做到准确顺畅,收放自如,避免闹出笑话或引起对听者不必要的伤害。
在跨文化交际中,学生常常遇到尴尬局面,他们说出的句子无论是语音、语调还是词汇、语法都是完全正确的,却不被对方理解,严重的还造成了与交际目的相反的效果,这是因为学生说出的语句不符合文化用语规范。所以,在口语课上,教师应重视文化知识背景的讲授,引导学生了解每一个语言行为所包含的各民族的价值观、信仰及对事物的态度,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英语的表达方式、习惯用法等。而且,由于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学生会对此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学习英语的融入型动机,可谓一举两得。
汉英民族天各一方,必然各有各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各自语言表达上的差异。总的来说,汉民族的综合型思维方式,使得中国人强调“从多归一”的表达形式;句子结构以动词为中心,以时间顺序为逻辑语序,横向铺叙,层层推进,形成“流水型”的句子结构。英民族的分析型思维方式,使得西方人惯于“由一到多”的表达形式;句子结构以主语和谓语为核心,统摄各种短语和从句,由主到次,递相叠加,结构复杂,但形散而意合,形成“树杈型”的句式结构。
因此,在运用英语口语的过程中,大学生要正确运用英语语言的逻辑思维方式构造语句,对语句结构进行适当调整,以求复合彼此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同时要注重文化因素的融入,体会、理解并尊重对方文化,这样交流才会成功。
5.正确对待英语角。
学生由于受到课堂时间的限制,无法使所学知识得到更多的实践,英语角的出现恰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它是一次更自由的无拘无束的说英语的机会,在这里可以培养学生开口讲英语的勇气,增强自信,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听说能力的客观理解和解读。英语角活动其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英语口语表达在真实情景中的实践,是英语学习者最有效、最具有语言真实情景的练习场所。谈话的内容及所使用的句型、表达方式和词汇等都是随机的,谈话双方没有事前准备。在双方面对面的交谈中,彼此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在这里可以培养学生开口讲英语的勇气,提高其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素质。同时能锻炼他们的交际能力和组织能力,促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四、结语
现代英语的教学创新是许多英语为非母语的国家越来越重视的教学研究课题。在现代英语课堂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已逐步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和采纳,学生逐渐在课堂中由被动的听课者、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实践表明,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确保其语言实践的主体地位,创造生动活泼的口语学习环境很重要,教师还必须认识到,教师对课堂口语活动的控制力是成功的合作型学习的保障,采取有效的组织策略,才能保证良好的口语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口语教学时,如何利用积极的因素,同时避免消极因素的影响,扬长避短非常重要。此外,我们应该重新定位教师在口语课堂中的角色,以学生为中心,协调好师生的关系,营造友好融洽的教学心理氛围。要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对学生有同情心,掌握每个学生的性格特征和生活背景,这些因素对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口语课堂上,激发学生的潜能,认清教师的角色,教学效果会更突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难题将会得到更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Brown H.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NJ.Prentice Hall Regent,1993.
[2]Vivian Cook.语言学和第二语言习得[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4]葆青.实用英语语音[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5]曹树真.论罗杰斯的师生观[J].外国教育研究,2000(6).
[6]戴曼纯.情感因素及其界定[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0(6).
[7]郭书彩.外语课堂合作学习中的情感和认知因素[J].国外外语教学,2002(2).
[8]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2003.
[9]陆红.外语学习中的情感障碍调查与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10]冼吉昌.情感智力与语言学习.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9):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