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组活动,实现生态课堂
2015-09-10方娴
方娴
摘 要: 本文以一节阅读课为例,探讨了如何优化小组活动,实现生态课堂。在设计活动前应了解学生,完善分组的科学性;研读教材,突出活动的层次性;课堂教学过程中明确指令,保证学生的参与性;弱化结论,体现评价的多样性,从而改变小组活动中原来存在的形式单一、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
关键词: 小组活动 生态课堂 初中英语阅读课
小组活动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形式,教师一致认为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有机会训练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提高沟通和协作能力。然而,笔者在对本校师生进行生态课堂现状调查时发现,仅14.4%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经常发言,74.7%的学生表示他们偶尔发言,77.3%的教师相信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并有所得,这一结果表明教师的期待与学生的实际存在很大的差距。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优化小组活动,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是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有所收获的生态课堂的关键。
一
为了寻求优化小组活动的有效策略,我校成立了研究小组,以牛津译林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阅读课Music without boundaries第一课时的教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几轮试教、讨论,对此进行探讨。第一次开设的研讨课,主要暴露了这些问题。
1.形式单一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A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了两次小组活动:一次是检测学生对于课文第四小节的理解,采用了两人一组、一问一答的形式。另一次是四人一组讨论:What does Tan Dun mean by saying that“My music is to dream with out boundaries”?仅有的两次活动局限于两人和四人的问答、讨论,形式过于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2.参与度低
在两次小组活动中,学生表现如下:第一次,负责提问的学生非常轻松,只要读出教师在屏幕上呈现的问题就可以了,另一位学生忙着在课文中找答案。学生完成任务的难度不一致,学生之间缺少合作互助,同时,刻板的问答缺少语言交流的真实情境,只能检测一半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无法提高全体学生的交际能力。第二次,小组内成绩好的学生抢占话语权,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只倾听,不发表意见,是否参与思考也就不得而知了。
3.流于形式
本节课中看似有学生互动的环节,但是由于活动设计不够合理,学生仅仅是为了完成老师的要求而合作,小组活动没有体现它应有的价值,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协作都有待加强。这也导致了教师主要评价小组活动的结果,强调问题回答的是否正确,忽视了对活动过程的评价。
二
基于上述问题,研究小组进行了新一轮课例研究,提出了改进对策。
1.了解学生,完善分组的科学性
教师要求学生小组活动时,学生通常以座位作为分组依据,与身边的同学构成小组,这使得每组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及完成的效果差异很大。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后,教师应适当对分组方式进行干预,调整小组内的个别成员,保证每组里有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活动时分层布置任务,人人参与,共同提高,尤其为中等和基础较差的学生提供学习和进步的机会。这样分组有利于课上进行小组比赛,每组实力相当,机会均等,公平竞争。
2.研读教材,突出活动的层次性
为了避免形式单一的小组活动,教师必须以课程标准为指导,认真研读教材,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丰富的活动,保证活动由易到难,由控制性到开放性,引导学生逐步实现学习目标。本节课可以开展这些小组活动。
【活动一】阅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生词,四人一小组讨论词义。
设计意图:本节课作为阅读课,需要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生词,停下来查字典势必影响思维的连贯性和阅读的速度,很多单词通过上下文语境就可以推测出大意。《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五级阅读水平需达到“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本活动旨在针对此项要求进行训练。练习一段时间后,学生在独立阅读文章时会习惯性地使用此方法。
活动效果:每个学生画出的单词不尽相同,小组内有的学生已经推测出部分单词的词义,就可以“教”同伴,或者共同探讨。例如:有学生问到composer一词,旁边两个同学立刻告诉他,“A person who write(s) music.”,还将原句指了出来。虽然解释中存在小错误,但是丝毫不影响沟通和理解,更不妨碍他们的成就感,因而没有出现学生不合作的现象。学生运用已有的语言知识解释生词,既方便了同伴理解,又锻炼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二】完成课本Part B3后,两人一小组,根据文章中的内容互相提问、回答,形成类似的对话。
设计意图:初三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他们不喜欢过于简单的问答,试教时第一个小组活动存在的问题,亟待调整。此项活动适当增加了难度,学生自己从文章中发现可以提问的点,提出问题,并回答对方的问题,还要注重双方的交流,使问答之间具备连贯性。
活动效果:学生对于自己的问题下了一番工夫,尽量问得难一些,让对方不能轻易回答出来,但又充满小组荣誉感,不会出现刁钻的问题,影响到对话的质量。编对话时气氛热烈,提出问题后共同寻找答案,仍是基于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有助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活动三】四人一组,阅读全文并讨论:What does Tan Dun mean by saying that“My music is to dream without boundaries”?
设计意图:通过前几个小节的铺垫,文章的最后一节点题,此时,学生熟悉了文本内容,有了足够的信息输入,讨论交流可使学生对文本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以训练与提高,完成对课文题目的理解。
活动效果:学生积极讨论,基本可以全面地回答这个问题,之后将答案写在Part B4,再配上必要的例子,原本较难的问题随着小组活动变得容易得多。
【活动四】What can we learn from Tan Dun’s success?先写下自己的回答,再随意调查三位学生,不限小组成员,记录下他们的回答要点。
设计意图:当学生体会了文字的表层意义后,教师利用本活动带领他们理解其深层含义,最终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地对待中西文化差异,探索取得成功的要素。
活动效果:自己进行一番思考后,先答题,然后调查同学,相互借鉴,丰富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实现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合理的活动方式,保证每位学生都有充分思考和向他人学习的时间。
小组活动由原来的两个增至四个,以“理解字词—熟悉内容—分析主题—升华情感”为序,难度递增、层次分明,以阅读课为平台,借助形式各异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实现生态英语课堂。
3.明确指令,保证学生的参与性。
为了促使每位学生都参与小组活动,教师必须用简明的语言明确任务和分工,让每位学生完成自己能力范围以内的活动,以免不明确的指令使学生无从下手,课堂看似热闹,实则秩序混乱,偏离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最后一项活动,需要教师清晰地告知学生先思考再调查记录,既可以节约调查时间,甚至不思考,又方便学生比较自己和他人的观点。
4.弱化结论,体现评价的多样性。
小组活动强调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在改进后的课堂上,学生真正活动起来,教师的评价也相应作了调整。以活动四为例,每个学生都从谭盾的成功中学到不同的东西,没有标准答案,教师便减少对活动结果的评价。活动结果展示时,教师请学生谈谈自己的观点和调查到的内容,评价他们的调查过程,还增加学生之间的互评环节,激励学生形成积极的参与意识和协作意识。
总之,教师用好小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技能。因此,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设计合理活动,吸引学生参与,提高小组活动效率,最终实现教学与学生全面进步的生态英语课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林立.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李雪珍.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创建和谐英语课堂[J].丽水学院学报,2008(4).
[4]朱华.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的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7).
[5]徐友花.当交流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感悟[J].中国校外教育,2014(9).
[6]仲向东.小组合作活动中低效案例分析及应对策略[J].英语新世纪,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