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5-09-10严怀虎

考试周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灵感素材表达

严怀虎

摘 要: 包括学生在内的很多人往往认为写出好文章是需要灵感的,那么,灵感从何而来呢?除了天资,我们就束手无策了吗?其实,只要找到正确方法,不断努力,人人就能找到灵感。

关键词: 灵感 素材 生活 表达

一线语文教师在实际作文教学中往往有这样的苦恼,那就是学生拿到作文题目后无从下手,不知该写些什么,或绞尽脑汁写了几段后,就思虑枯竭、后继无力;或浮于表面、草草了事,凑够字数就万事大吉。其结果往往是写出来的文章语言苍白无力,内容空洞无物,情感上无病呻吟,毫无感染力。问其原因,往往回答:没有灵感。

灵感一词听上去有点玄乎,似乎与天资有关。人们往往认为天资好的,灵感就多,写起文章来常常能够下笔千言,奇思妙想迭出,华章丽句纷呈,且毫不费力、轻而易举。而一旦灵感耗尽,就会思虑枯竭、力不从心,所以才有江郎才尽的故事千古流传,可见这种看法早就深入人心。我觉得灵感固然与个人天资有一定关系,但天资绝不是主要因素,后天的个人努力才是决定性因素。事在人为,只要找对方法,并不断努力,那么灵感离我们其实并不远。

一、积累素材,厚积薄发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意思是说哪怕你再心灵手巧,如果不给你材料,也做不出好东西。现实生活中确实如此,哪怕你请的是国家特级厨师,不给他一粒米、一滴油,叫他凭空烧出一桌好菜,也是不可能办到的事。又如盖房子,即使你请来了贝聿铭,倘若一块砖、一片瓦都不给他,恐怕他也无能为力,由此可见材料的重要性。

写作也是如此,平时没有任何材料的积累,到了写作的时候,恐怕只会“书到用时方恨少”。有的学生写作洋洋洒洒、下笔千言,且内容充实,记叙时情节生动,议论时有理有据,抒情时真挚感人,这在于他平时注重积累,阅读了大量书籍,整理了大量材料,信息量多了,才能厚积薄发,才能挥洒自如。名言警句、伟人逸事、典故传说等方可信手拈来、得心应手、佳作自成。有的学生写作时总觉得腹中空空,心里发慌,拿起笔就无从下手,抓耳挠腮、绞尽脑汁,就勉强逼出几句话,无以为继。即使勉强凑够了字数,也多是内容空洞、言之无物,举的例子不外乎爱迪生发明电灯,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之类,名言翻来覆去就是“爱因斯坦曾说过,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百分之一的天资”等。这篇文章用,那篇文章也用,写来写去就那么几句套话,没有中心,没有主题,更谈不上真情,让人看了只觉得空洞乏味,甚至不知所云,这样的文章怎么可能感染人、打动人呢?

有的学生写作时偶然灵机一动,有了新颖独特的设计与精巧奇妙的构思,但由于忽视平时材料的积累,往往因为缺乏材料的有力支撑,最终导致功亏一篑。再好的表现形式如果缺乏好的内容,就只会沦为花架子,这样的文章有什么意义?之所以导致这样的后果,是他们平时轻视积累素材的重要性,才导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费尽心思最终却无功而返。江郎之所以才尽,恐怕也是因为耽于享乐,不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材尽”而导致“才尽”。

二、感悟生活,水到渠成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学生写作时之所以无话可说、无情可抒,关键在于他们没有用眼观察生活,用心品味生活。其实在学生生活里,每天都有许多故事发生,有些看似平淡的琐事中却包含最能打动人心的人间真情。但是,尽管这些事就发生在学生身边,他们却熟视无睹,这些故事并没有在他们心田留下深刻的烙印,即使偶有感动,也是转瞬即逝。所以当学生拿起笔写《我的妈妈》这样的文章时,除了写雨中送伞,连夜背自己去医院看病等诸如此类的题材外,似乎就无话可说了。抒发的情感多为老生常谈,苍白无力,何来感人肺腑的真情?

但真的没有真情吗?其实当你以为自己写不出真情的时候,真情正积淀在心底,等着你用心挖掘。有些你以为已经遗忘的东西,其实一直埋藏在心底,只需一点火花和契机,就会迸发出来,其燎原之势有时远远超出自己的想象。请你轻轻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慢慢回想母亲与你相处时的点点滴滴,她慢慢变白的头发,渐渐老去的容颜,一点点多起来的皱纹,日益变得粗糙的手抚过你的脸的温柔,当我让学生这样感受时,许多学生的眼角滑下了泪痕。蔡琴在一首歌里唱道:从不需要想起,也永远不会忘记。学生的心其实是敏感的、脆弱的,他们的情感有时被自觉或不自觉地掩藏着,但其实一直在心底发酵、酝酿,等待着爆发。

老师应该引导学生用眼观察世界,用心感悟生活,看一看蓝天白云、清风明月,自然多美好;看一看这大千世界、滚滚红尘,生活真精彩;看一看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人间自有真情在。当学生学会感悟、学会品味,何愁没有灵感,何愁写不出好的文章,到那时,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

三、多练勤改,笔到意到

有了丰富的素材,有了真情实感,是不是就能文思泉涌、一气呵成,写出精彩的文章呢?其实不然,有一句话叫词不达意,用在许多同学身上是非常合适的。明明有满腹的话要说,但就是表达不出来,或者写出来了,但一看又觉得和自己想说的根本不是一回事,空自着急,却无可奈何,这其实是缺乏语言表达技巧。素材再丰富,情感再感人,但由于缺乏运用技巧和能力,空占宝山却不知如何运用,最后只能使好东西白白浪费。随便找个砖瓦匠,哪怕给他再多再好的材料,叫他盖出一幢举世闻名的经典建筑,可能吗?一个油盐不分的人,给他燕窝鱼翅,叫他烧出一桌好菜,可能吗?并不是说有了素材和情感就能有好作品,离不开表达和技巧运用。否则,即使积累感悟得再多,也不过是一个“移动书橱”,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又有什么用途呢?

要做到“词能达意”,甚至“笔到意到”,没有终南捷径,只有多练勤改,每一次写作都真正用心去写,认真审视、认真修改、认真反思,从每一次进步中吸取继续前进的力量和信心。老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不可操之过急,作文本身就是一件循序渐进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记得任何文豪的文章,在开始时都是无比幼稚的。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其实就是“吾以吾手写吾心”,并没有神秘玄奥的东西,只要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从生活中感悟真理和真情,学会表达技巧,所谓的灵感自然而然就会出现。让我们按照正确的方向前进,其实每个人都能写出精彩的文章,都能成为永不才尽的“江郎”。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鞠玉翠.走进教师的生活世界.华东师范大学,2003.

[3]叶澜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灵感素材表达
如何提升学生的服装设计灵感
游走在音乐创作间的顿悟
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
移动互联开发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服装设计中的色彩语言探讨
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之我见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宗教音乐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展现与表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