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先行组织者策略的应用
2015-09-10陈振鹏李雪峰
陈振鹏 李雪峰
摘 要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先行组织者策略的应用,以“细胞衰老的特征”为教学案例,以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为理论指导,通过设置学习情境,运用恰当的先行组织者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剖析。教师不能忽略教学内容的独特性,而单一、机械地使用一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 先行组织者策略 有意义学习理论 优化教学设计 有效结合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1 引言
高中新课程改革,将探究性学习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对探究性学习理解不当的教师于探究性课堂中,简单地将过往“教师独讲”变为“学生独讲”,出现甚至“宁可课堂乱了,也不要课堂死了”的情况。这种将讲授式教学与填鸭式或注入式教学等同是不正确的,以及单纯理解探究学习即学生自主学习完全不需教师引导也是错误的。
早有美国著名的认知学派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要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教学设计,即有意义学习理论或认知—接受学习理论。莫雷教授在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中说道:“他(奥苏贝尔)认为布鲁纳的学习理论过于强调发现式、跳跃式学习,轻视知识的系统性、循序渐进性,从而忽视系统知识的传授,会造成学生基础薄弱、教育质量滑坡的不良后果”。奥苏贝尔也曾说过:“如果让我不得不把全部的教育心理学以一句原理性的话概括,我将会说,影响学习唯一的重要因素是学习者已知的知识是什么。”奥苏贝尔认为,以接受学习的方式获得用讲解法授予的知识,应是学校实际上采用的教与学的一种基本的、重要的形式。而且他认为学生在有意义接受学习过程中并非简单的将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挂钩”,而是一系列积极主动的认知活动。而有意义接受学习的质量高低主要决定与教师在先行组织者的设计和使用。
因此,下面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浅谈生物教学中先行组织者策略的应用,以此说明讲授式教学设计质量的优劣须将方法与教、学相结合起来作综合考虑,而学习有无意义取决于学习是否能满足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2 有意义学习理论的相关概念内涵
奥苏贝尔创造性地吸收了同时期的皮亚杰、布鲁纳等人的认知同化理论和结构理论思想,于1963年在其最重要的著作《有意义言语学习的心理学》中提出了其最重要的学习理论——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从而奠定了他在当今教育和心理学界的盛名地位。他认为学习是通过接受而发生,而不是通过发现,并且理解概念、原理或想法都是通过演绎推理的方法。此外,奥苏贝尔将接受学习、发现学习与机械学习、意义学习结合起来,理清了四者之间的关系。
接受学习主要是指教师将学习的只是以结论性语言传授给学生,学生在接收知识的过程中只需要将教师讲授的知识内化,此过程并不包括知识的自主发现。而发现学习则是与接受学习相反的模式,教师并无实现计划系统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通过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中学习知识。但是奥苏贝尔认为并非所有的接受学习都是机械学习,而也非全部的发现学习皆是意义学习。如果教师问题设置得当,学生不是生硬的将知识死记硬背,而是在内在结构中积极主动的理解,这也是意义学习。而若探究过程知识一个机械的重复步骤,学生完全不知道为何进行如此的操作,这也将沦为机械学习的模式。奥苏贝尔与诺瓦克在《教育理论》一书中,用双维坐标说明了四大学习之间的关系(图1)。
从该双坐标图中,奥苏贝尔对于四种学习的划分并非独立的、绝对的,四者之间存在很多过渡形式。
于有意义学习的理论指导下,奥苏贝尔提出“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是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和将知识内化过程中使用的引导性信息或内容。先行组织者即是利用适当相关的,对于学生而言最为清晰和稳定的引导性材料。该材料能够明显的呈现重要信息,与学生原有的旧知识具有高度关联性和暗示功能。
奥苏贝尔将先行组织者主要分为两类:比较性先行组织者和陈述性先行组织者;比较性先行组织者主要目的是为了激活现有的模式,通常这类先行组织者用于区分原本拥有的知识内容,但仍未发觉两者之间的联系或区别的。因此,比较性先行组织者经常用于整合或区分两个概念。陈述性先行组织者主要是为学生提供重要信息,以助于他们理解新的知识,通常学习的内容为学习者不了解,教师将举出相关的学习者了解的信息,通过逐步分析让学习者理解新概念的过程。下面的教学案例也是使用陈述性先行组织者策略。
在使用先行组织者策略时,教师需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① 提供的先行组织者必须是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的,并且组织者本身有意义的;
② 组织者必须阐释清楚学习的基本概念和先行组织者材料之间的关系。
3 教学模式的设计——“如何将先行组织者应用于教学设计中?”
根据奥苏贝尔提出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发展出来的教学模式称之为讲解式教学。该教学模式中教学技能主要以讲解技能为主,通过应用恰当的材料作为先行组织者,同时设计一系列的问题串带动学生思考学习的内容与先行组织者的关系,逐步内化进入自身的认知结构当中。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合理的设置先行组织者,并在讲解过程当中遵守渐进分化和整合协调的原则,最终使得学生达到有意义学习的目的。
“细胞衰老的特征”为教学案例,主要是将个体衰老的特征作为先行组织者,从个体层面认识细胞层次衰老的特征,从具体到抽象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教师在课堂当中适当调整教学内容顺序,以细胞结构作为主线,使知识点更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在过程中,分析细胞衰老的特征之间关联,提醒在以后学习过程中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及学会分析和总结,进一步构建知识框架,提高整合知识的能力(表1)。
总之,科学的先行组织者的呈现可以对学生在思维导向上起很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恰当的组织者也会激发先生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兴趣),让学生更为有效的建构认知结构,从而提高在讲解式课堂中教学效率,亦可避免说教式教学。但是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将分析和认识先行组织者与学习内容的关联的思维方法和认知技能传授给学生。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方法则在于进行有意义学习能否满足其条件,主要分为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
外部条件值得是有意义学习的内容本身,其要求是学习材料或作为先行组织者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如教学片段当中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是有非人为和实质性的关联,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个体衰老等同于细胞衰老。而在多细胞生物中个体衰老则是个体内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二者之间存在关联。而且学生从宏观上更为了解个体衰老的特征,以此作为先行组织者学生容易理解,并且通过已学知识分析个体特征在细胞层次寻找原因,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便于记忆和理解。教师在课堂最后提出进一步的问题,将本片段内容又作为下一个知识点的先行组织者,知识点之间的环环相扣,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生物知识是一个系统性的体系,并非相互独立的知识点,更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化处理。
另外,内部条件主要指的是学习者本身有学习的动机以及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有适当的知识,在教师引导过程中必须积极的与原有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上述片段中从生活中抗衰老广告进入主题,抓住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好奇心,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并感到与生活相关的内容,即理论容易与实践挂钩。在讲解细胞衰老于不同细胞结构特征时,教师通过提问将新知识和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让学生不断思考,联系个体层次去记忆,让旧知识得到“改造”和进一步理解。
4 总结
从教学中不可否认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仍是有局限性。事实上,生物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内容都有这各自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师不能忽略教学内容而单一、机械的使用一种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应该尝试优化教学设计将接收学习和发现学习进行有效的结合,创造更多的良好视听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不同的教学方法必须用辩证的思想去看待事情,不能片面甚至全盘否定。莫雷教授在其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中对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学习理论这么评价到:“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过于偏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对能力培养不够重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和讲授方法”。实际上,全面和客观了解有意义接受学习和有意义的发现学习各具优缺点,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互相补充的。
参考文献:
[1] 柳海民,孙阳春.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实误区和理性诉求[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4(4):5-10.
[2] 莫雷.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 王春燕.从奥苏贝尔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重新认识教学中的讲授法[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1,01:37-39.
[4] Woolfolk,AE,Winne,PH,Perry,NE,Shapka,J.Educational Psychology (4th ed)[M].Toronto: Pearson Canada, 2010.
[5] Mayer, RE.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M]. Upper Saddle River, N.J.: Merrill, 2003.
[6] Ausubel,DP,Robinson,FG.School Learning: An Introduction to Educational Psychology[M].New York:Holt,Rinehart & Winston,1969.
[7] Ausubel, D.P. Educational Psychology:A Cognitive View.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1968.
[8] 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41-42.
[9] 濮江,伍小红.奥苏贝尔学习理论在中学讲授教学中的启示[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5):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