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份认同视角下流动儿童的班级适应培养策略浅析

2015-09-10陈阳

考试周刊 2015年71期
关键词:流动儿童培养策略

摘    要: 流动儿童作为跟随父母务工被动进入城市的特殊人群,往往对自己究竟是“城里人”还是“老家人”没有清楚的认识,因而有很大一部分流动儿童因此无法对城市产生归属感,甚至无法适应正常的班级生活。因此,本文基于身份认同视角,有针对性地探讨流动儿童班级适应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 身份认同视角    流动儿童    班级适应    培养策略

中国流动人口自90年代起增速显著,从1990年的2135万增加到2010年的2.21亿,增幅惊人。2013年全国妇联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表明,城乡流动儿童规模达到3581万,超过2005年总人数的四成。流动儿童从农村进入城市后,往往存在身份认同障碍。研究表明,大多数流动儿童对于自己究竟是“城里人”还是“老家人”并没有清楚的认识,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现状更多的是“模糊的”。使流动儿童从农村进入城市时社会交往能力相对较弱,无法适应班级生活。概括而言有三方面表现。第一,在心理层面,他们脆弱而敏感,兼有自卑感和受歧视感;第二,在学习层面,他们学习动机有不端正之处,认为“读书无用”,甚至部分流动儿童有退学和辍学的想法,学习成绩相对靠后;第三,在班级适应层面,流动儿童倾向在班级中组成封闭的小团体,不愿意和班级中的城市儿童交流、合作。同时,由于流动儿童的父母大多为从事繁重体力工作的劳动者,故而少有时间耐心了解并解决流动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而班主任针对流动儿童问题的解决往往是就事论事,缺乏同时着眼流动儿童个体和班级整体的系统化培养策略。

鉴于此,我们以身份认同为理论基础,在解决流动儿童身份认同障碍的基础上,提出“班级一家人”的培养策略。并期望通过该培养策略,促使流动儿童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份,适应班级生活,以便为未来更好地融入社会打好基础。

一、强化班级身份,消除班级小团体差异

对流动儿童而言,班级是其生活的最大场景。流动儿童从农村来到城市,面对两个环境的文化差异,往往有不知所措的感觉。因此,流动儿童较易出现身份建构问题,在“城市人”和“老家人”两种不同身份中摇摆。“城市人”和“老家人”表面上是地域身份的差别,实际上却为中国城乡二元对立的缩影。依据身份认同的理论可知,身份对应意味着行为对立。例如,在班级中流动儿童往往聚成一堆,帮助彼此,但他们却不愿认可和帮助班级中的城市儿童。这种只帮助“自己人”的行为,即为“内群偏私”。类似,城市儿童也可能因为对流动儿童的不认同,而不愿与之交往和伸出援助之手。这种对自己非同类的排斥行为,被称为“外群歧视”。班级中若出现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的对立,班级团结自然无从谈起。因此,设计流动儿童的班级适应培养策略时,应针对班级中存在的群体差异,由班主任引入并强调同一班级中的成员都是班级人,都是一家人。借由对班级身份的强化,可引导流动儿童将原本聚焦在“城市人”和“老家人”的身份差异转向班级身份共通之处。进而,在微观层面上确保流动儿童更好地融入班级,与城市儿童交流、合作。在班级整体层面上,促使班级整体凝聚力增强,与微观层面相得益彰。

二、以内化班级身份为核心实践的培养活动方案

根据上述理论观点,以班会和游戏活动为载体,兼顾促进流动儿童班级适应和增强班级整体凝聚力为宗旨制定培养方案。培养方案分成“引入班级身份”→“班级成员合作互助游戏时间”→“强化班级身份”三个逐层递进的步骤。该培养方案每周执行1次,每月4次计1轮,共3轮,总计1学期12次。

三、流动儿童的班级适应培养策略的注意事项

在对流动儿童班级适应的培养过程中,班主任应该留意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的互动,强调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合作的多样性。在游戏中,受自我身份建构的影响,流动儿童很有可能更愿意和自己的“老伙伴”集中在一起。这个时候,班主任就有必要提醒流动儿童在选择伙伴组合的过程中应广泛尝试。培养活动,正是通过班级多样性的彰显,使流动儿童意识到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差异性,使流动儿童走出自己身份建构的禁锢,更好地融入班级中。

最后,班主任应尽量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干预流动儿童的负情绪和不良行为。在干预过程中,班主任往往能够感觉到流动儿童的抵触行为和不配合负情绪。这时班主任更应该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对流动儿童进行疏导,促进流动儿童在待人处事时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行为替代原本存在的负面情绪和行为。显然,从群体认同理论视角下出发,以内化班级身份为核心的流动儿童班级适应培养方案,既满足微观层面下对流动儿童身份建构的认知问题,又从宏观群体层面提高班级整体凝聚力和团结度。

参考文献:

[1]陈淑芳.不同情境下移情训练对幼儿助人行为影响的研究.天津师范大学,2012.

[2]陈阳.群体身份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7(3):371-376.

[3]耿耀国,秦贝贝,夏丹,韩啸.青少年世故性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44-46.

[4]范兴华,方晓义,刘勤学,刘杨.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社会适应比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215):33-40.

[5]史秋霞,王毅杰.户籍制度背景下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图景.[J].青年研究,2009,6:56-63.

[6]徐志刚.城市流动儿童的班级认同危机探讨[J].教育观察2014,9:1-3+15.

本文为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省罪错青少年群体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研究(L11DGL0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流动儿童培养策略
关于流动儿童融入体育课堂的研究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