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过渡
2015-09-10李后龙
李后龙
摘 要: 成功的过渡语是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有目的、有计划并精心推敲的教学语言。这种语言在课堂上能够起到承上启下、衔接组合的作用。它实际上集对所讲内容的重、难点及小结于一体,是教师引导学生向更高处攀爬的一架阶梯。作者结合一篇教学设计中过渡的使用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教学设计 教学过渡
教学艺术在于激励学生,引导学生。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这样说:“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教的东西感兴趣。”然而,要做到学生乐意听讲,并非一件易事,这需要教师不断摸索和完善各个教学环节,总结经验教训。其中过渡是一个重要环节,成功的过渡语可以立即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所以精心设计历史课“过渡语”是中学历史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下面我结合一篇教学设计中过渡语的设计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教学环节的过渡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环节过渡的如何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讲授《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一文时,对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这几个问题,我始终没处理好这些内容的过渡问题。当读到蔺炜老师的《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历史教学(中学版)》2011年第21期)一文时,我认为蔺炜老师很好地解决了这节课各个环节的过渡问题。作者在精彩的导入之后,首先介绍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三大特点:第一,这个体系排除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仅限于资本主义国家范围;第二,连接起这个体系的纽带是经济;第三,这个体系包含两大要素,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这样的论述就把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与国际货币、贸易体系连接起来,概括了全课的内容,也顺利地过渡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在讲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时候,作者先介绍的是《布雷顿森林协议》的内容,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之间实行固定的汇率。然后设计的过渡语是:为了监督各国货币汇率和帮助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战后复兴,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得以成立。这样的过渡使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世界银行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最后,就是如何连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为此作者设计了一个问题:既然美国按照自己的意愿将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建立起来了,要让美元在世界流通起来需要靠什么呢?贸易,自然地过渡到世界贸易体系。一个小小的设问就很好地完成了过渡。
这篇教学设计的过渡的设计,作者颇费心思,把较难的经济问题,很好地化难为易,便于学生理解。课堂教学过渡语是教师钻研教材、抓住内容之间联系的切入口,也是教师在找到激起学生思想火花知识点的基础上,组织提炼语言,贯穿整个教学环节的必要步骤。过渡得好,能使课堂教学结构严密、层次清楚、脉络贯通、浑然一体,过渡不好则使人感到思路跳宕、杂乱无章,影响教学效果,可见过渡在一节历史课中的重要性。
“穿针引线”的作用。即在一堂课中,运用教学过渡语把教师施教的各种手段、各程序的内容、方法等有机地串联起来,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使整个课堂上下贯通,结构紧密,浑然为一体,实现整体形象感知学习。教学目标这条主道一个个教学环节好比是颗颗珍珠,而各环节活动间的过渡语则是串联珍珠的丝线,缺少这条线,再好的珍珠也成不了美丽的项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说教师的过渡语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教师的语言比投影仪、电脑等硬件更重要。教师要以事先精心思考过的、饱含深情的、生动形象的语言激发学生情绪,使学生置身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让课堂更精致,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无穷的兴趣。
使学生如临其境。名师的课总是令我们拍案叫绝,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是他们的语言表达充满了神奇的魅力:他们可以用寥寥数语勾画出一幅幅生活的图景,使你浮想联翩;只言片语中,创造出一个美妙的天地,掀起你情绪的波澜……
引发学生思考。一个好的问题,一个精彩而恰到好处的悬念可以牢牢抓住学生的期待心理,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路引导到新课上,以达到亲切自然、引人入胜的目的。如蔺炜老师在连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时,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美国按照自己的意愿将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建立起来了,要想让美元在世界流通起来需要靠什么呢?”学生回答:“贸易。”自然地过渡到世界贸易体系,一个小小的设问就很好地完成了过渡。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重视导入语,认为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而忽视过渡语。实际上,教学中过渡语的设置非常必要,教学中是否有巧妙的过渡语不仅体现了一节课的课堂结构是否严谨,而且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试想如果一堂课一直平铺直叙,则难免会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提不起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也会大打折扣。
巧妙的过渡语是一种教学艺术,它是课堂的一个小的点缀,却能让课堂教学熠熠生辉。像女人脖颈上的一小片丝巾,虽不张扬,却彰显着个性,让人眼前一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个成功的过渡语可以立即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需要指出的是,史事之间的过渡绝不是教学内容的主体。教师在处理课堂过渡语时注重的是其导引性和衔接性,在使用上一定要注意得体自如,在“导”与“接”上显能耐。设计课堂过渡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简明概括。一堂课时间是有限的,过渡所用时间尽可能少。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鞭辟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教师让学生明白:我将学什么?该怎么学?明确的学习目标将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开启心智,陶冶情操。
富有感染力。教师可以用情感真挚的语言把学生带到历史的情境中,用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拨动学生心弦,调控整个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也不妨来点幽默,消除紧张情绪,活跃课堂学习气氛,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学习状态。
善于变化。呆板的语言容易让听者疲劳,教师的过渡语和过渡方式要丰富且富于变化,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给课堂教学增强美感,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精神饱满,兴趣盎然。
文章有了起承转合,才能成为生气灵动的整体。一堂高质量的课,要凭借教师起承转合的工夫,才能使教学的全过程机理严谨。教师应该注意研究过渡语,运用合理、巧妙的课堂过渡语让每一位学生对历史学习都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为学生搭起一架向更高处攀爬的阶梯,让历史课堂更精彩,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当然,教学中成功的过渡是一门教学艺术,难免对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孜孜不倦地努力实践、尝试,方能达到一堂课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的境界。
参考文献:
[1]蔺炜.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历史教学(中学版),2011(21).
[2]徐冉.增强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研究初探.首都师范大学,2013.知网.
[3]陈景龙.略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巧用过渡语.知识经济,2014(15).
[4]张庭佑.有效过渡,引历史课堂水到渠成.新课程·下旬,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