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创新教育贯穿于孩子的一日生活中

2015-09-10潘亚云

考试周刊 2015年80期
关键词:创新精神创新教育素质教育

潘亚云

摘 要: 未来是人才竞争的社会,未来人不仅要“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更要学会创新。只有具备创新精神,敢于大胆想象,独辟蹊径,与众不同,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才能跟上飞速发展的时代步伐。实施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课题,培养创新意识或创新精神更是核心之核心。

关键词: 创新教育 素质教育 创新精神

幼儿时期是好奇心和好胜心强,没有过多的思想束缚,敢想、敢做的时期,幼儿拥有成人所少见的创造素质——好奇、冒险、自信。充分开发幼儿的创造素质,为培养幼儿创新意识提供更广阔的教育空间,是幼儿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幼儿创造力呢?

一、创新教育将渗透于一日活动中

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都可以发展幼儿创新能力,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具有发展幼儿创新能力的意识,是否有能力发掘出普通环节中潜在的创新教育内容,能否把握住教育的契机。只要教师具备这些意识和素质,就能在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发展幼儿创新能力。如:幼儿喜欢玩水,洗手时长时间冲洗,久久不愿离开,就可以组织幼儿讨论:“水有什么用?假如没有水会是什么样子?”幼儿说出了水的许多种用途,设想了没有水的种种后果。这样,既激发了幼儿的发散思维,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又让幼儿懂得了珍惜每一滴水的重要性。幼儿天生就具有创造性,他们的行为和做事情的方式与众不同,当学龄前儿童进行发散思维的时候,他们的创造力应该得到鼓励。

二、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创新的热情

在教学中,我采取师幼互动的创新教育教学活动,鼓励幼儿大胆创新,还幼儿主体地位,并为其提供创造的机会和条件。现在我采取创新教育教学活动,解放幼儿,让幼儿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想,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用自己的双手感受自然和社会是最重要的,这样成长起来的幼儿不愁没有创新兴趣和精神。

在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

1.呵护幼儿的好奇心,允许孩子犯错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积极思维的过程。幼儿好奇心很强,能频繁地提出各种问题,并会自作主张地解决某些问题,结果会做错事。教师和父母应主动、热情、耐心地对待幼儿问题,绝不能采取冷淡甚至反对态度。

2.鼓励幼儿幻想。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指向未来活动的。人类就是因为有了幻想,才有了向前走的动力,世间无数发明创造,都是有了人们所谓痴人说梦般的幻想才成为现实。因此,教师和父母要鼓励幼儿异想天开,大胆联想,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例如在“伞的世界”主题活动中,我从多方面引导鼓励幼儿参与活动,并与他们一同进行讨论和大胆幻想,从而大大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动力。

三、捕捉契机,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在幼儿生活中,经常绽放出创新的火花,倘若视而不见,任这些教育机遇流逝,就会埋没幼儿的创新潜能,这是传统教育的弊端所在。

在长期的幼儿教学和生活中,我始终要求自己做一个有心人,不失时机地捕捉每个契机,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一次,园里分给幼儿每人一块西瓜,吃完后有些幼儿便拿着西瓜皮玩起来,我留心观察,看到有的幼儿把西瓜皮当成“电话”,在“喂、喂”地互相打电话。于是我抓住时机,及时加以引导:“小朋友们,西瓜皮可以做什么?”孩子们这下可高兴了,他们七嘴八舌地回答:做小船、做象牙、做小丑的鼻子……说出了若干答案。就这样,我紧紧抓住了这个教育契机,不落痕迹地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四、“六大解放”是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关键

1.为幼儿提供自然学习环境。幼儿的创造性存在明显的个别差异,这固然与其神经类型的灵活性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受其教育环境的影响,一般来说,民主开放、宽松、自主的环境才能使幼儿扬起创造的风帆。保加利亚心理治疗家乔治·罗拉诺认为,提高幼儿学习的速度,首先应该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和谐、平等的学习环境。如把教室布置成客厅的样子或孩子的娱乐室,老师应扮演辅导员角色,用和蔼而正面的回应鼓励他们的学习欲望、淡化错误或将错误重新解剖为有意义的沟通方法,让幼儿感受到学习过程本身就能令人感到快乐。应该带着喜悦的期盼学习,结束时亦感到意犹未尽,使幼儿真正在“享受”学习,而不是在“忍受”学习。对幼儿能力表现出信心,当孩子遇到困难或挫折时,给予鼓励,不随意批评或斥责孩子,培养幼儿自信心。这样幼儿在创造过程中就算出现了挫折,也有足够的信心解决问题。

2.倾听幼儿的问题,了解幼儿的兴趣。在物质方面,应提供幼儿充足的时间、独立的空间和一些幼儿认为需要、安全的基本材料,让孩子自己动脑筋组织、拆装、创造,以此激发其创造性。当孩子表现出对事情的兴趣时,最好的反应是分享他们的兴趣,而不要取代或控制他们学习这件事情的方法,给他们提供学习机会。倾听他们的问题,并告诉他们你所知道的答案,让他们从中选择合理答案。让幼儿带着浓浓的兴趣、饱满的精神自由创造,不要求孩子适应大人的口味,不规定孩子应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和互相攀比,只要孩子在创造过程中能真正得到发展,有突破就已经是很好的学习。

总之,我们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并非就是要让他们达到科学或艺术的最高峰。即使在普通的生活中,创造也能让幼儿的未来变得更加丰富。“创新”不应该具有职业的“意味”,而应该源自他们生活的本身。让幼儿在自由的、广阔的天空下张开理想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猜你喜欢

创新精神创新教育素质教育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浅议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
浅谈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