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球类游戏中解放幼儿的双手

2015-09-10俞嘉伟

考试周刊 2015年80期
关键词:幼儿心理幼儿教师

俞嘉伟

摘 要: 幼儿教师在幼儿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应该关注幼儿的生活,帮助幼儿全面发展,注重幼儿的社会性。幼儿园就是一个幼儿的社会,幼儿以他们的方式学习、游戏,幼儿教师需要用适合幼儿的方式关注、引导幼儿成长。幼儿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幼儿教师就是辛勤栽培的园丁,要关注幼儿的身心,以一种同伴的姿态加入幼儿中。

关键词: 幼儿教师 幼儿心理 球类游戏

根据指南:三四岁儿童能双手向上抛球,四五岁已能连续自抛自接球,五六岁能连续拍球。各年龄段玩球的方法、难度各不相同,小班的时候可以玩布球,中班可以玩小皮球,大班可以玩大一点的皮球,根据幼儿的活动经验,幼儿循序渐进地提升自己在球类方面的技能才是关键;大班同样可以玩布球,只是可以拍的皮球更有挑战性。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对“有挑战性”的事物总是充满热情,会按照自己的想法选择一个游戏,当你问他为什么选择这个的时候,往往“挑战性”是他们的标准。

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求幼儿德、智、体全面发展。在社会发展的今天,我们始终注重幼儿的精神和身体的协调统一,这是时代发展的成果。“德”是个人的道德品质、社会的公共道德。单是个人的道德是无法让整个社会的人协调一致的,只有完善统一的个人道德才能够影响他人,影响一个整体。“智”是人的智能,代表智慧和能力。“体”指人的身体,身体是人活动的关键,没有身体就没有劳动力,一个健康的身体,是人活动的根本。

一、环境和情境的创设

幼儿园对于球类特色很注重,在晨间活动中,有适合小中大班各种的球,结合篮球类、足球类、障碍类等一些球类器械,给予幼儿充分的场地,不同年龄的发展有针对性的游戏环境,在足球中体验跑、踢的乐趣,在有趣的情境中体验投掷,在多种的障碍中多方面地发展幼儿。多媒体教学创设了许多游戏情境,走廊里分布着一些关于球类的照片,以及一些球类的玩法,有趣丰富的图案营造了有趣的氛围,让幼儿的心理被有趣的情境吸引,找到自己的乐趣。

二、培养幼儿的兴趣

幼儿在游戏中玩得开心、玩得快乐是游戏的初衷,应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锻炼的习惯。

1.器械材料的准备

器械材料能够提高幼儿游戏的质量,可为幼儿准备一些体育活动材料,如皮球、篮球、足球等。

2.活动经验的准备

经常和幼儿一起在户外运动和游戏,同时支持幼儿和同伴一起开展体育活动。和幼儿一起观看有关体育活动的赛事或电视节目,培养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爱运动的习惯。

三、根据不同的年龄段,注重幼儿的差异性

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差异,同年龄段也有个别差异性,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也不同,这就需要教师细心关注每一个幼儿,能力强的幼儿认为没有挑战性,太简单,能力弱的幼儿认为太难,失去信心。如何权衡幼儿的心理活动,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活动中对幼儿多观察关注,及时发现问题。

例:在一次球类活动中,当教师指导幼儿玩球的时候,许多幼儿通过教师的引导有目标、有序地玩球。有一幼儿拿了球并不玩,只是坐在那里,眼睛也不看自己班级,好像在想事情。在刚刚学拍球的时候,他在班级的拍球能力很强,对于球的掌握较其他幼儿有很成熟的表现,老师也将他作为榜样,让他为不会拍球的幼儿做示范。之前就发现了他的能力,我给了他一点小小的引导,让他的拍球更稳定。他是能力强的幼儿,现在有了这样的情况,我想是不是拍球对他没有挑战性,觉得太简单,没有兴趣。我上前问他:别的小朋友都在开心地玩球,你怎么不玩呀?他坐在球上看了看我,拿起球拍了起来,这可能只是我提醒了一下他就拍了,根本的问题没有解决,我再一次试了试:你既然能拍很多,那我来和你比一比,看谁拍的方式多。他很有兴致地和我玩了起来。

1.注重幼儿心理,情绪的感染。

教师能够带给幼儿很多玩球的方法,但是仅仅为了去练习拍球而拍,那就脱离教育的本质。教师要通过自身情绪的感染,激发幼儿的兴趣,自己要先对游戏有所了解,才能在无形中增强应变能力。一个拥有和孩子一样有玩性的教师,并不是简单地和幼儿一起玩,要在幼儿发展的基础上,怎么样玩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幼儿的能力,又能玩得有趣。

2.注重幼儿身体的适应能力的培养。

在游戏活动中,对于一些动作发展缓慢的小朋友,不能过早地要求实现指定的目标,应该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地迈向目标,每完成一小步应该及时地鼓励,给予幼儿充分的信心,即使只是一小步,对于他也是很宝贵的努力成果。随着身体的成长,他的适应能力会越来越强。

四、激发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儿童总要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有所需求,自己去研究解决的办法,还要自己证实过,经验过,才会得到真的知识”。幼儿在幼儿园体验新鲜的事物,形成创造的能力。喜欢勇于尝试,对于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我们应好好“利用”,发挥幼儿想象的空间,仔细观察,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一些提示,在幼儿的实践中发现有趣的事,感受实践带来的快乐。

教师通过系统的引导,确实能够提升幼儿,今天我们怎么玩,教师示范一下,玩的时候要注意的事项,幼儿们就开始玩了。根据幼儿爱玩的天性,给予新鲜的游戏方式,幼儿们会很有兴趣地参与进来,过了一段时间,也许就没有兴趣,再进一步创设新的方法,幼儿又会有兴趣。

1.以幼儿为主体。

幼儿能力的发展是重要的,但在能力发展的过程中,幼儿天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应该加入其中。拍球的个数,跑得多远多快,确实能够体现幼儿能力的发展,如何在发展中让幼儿更开心、愿意做,我们应该多听听孩子的想法。球的玩法其实有很多,站着、蹲着、站在平衡木上、接反弹球、抛球、踢球等,孩子是从来没玩过的,他们有很多的奇思妙想,中大班的幼儿在玩耍中会有一些简单的合作,人多起来玩球就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给予他们想象的空间,在安全的基础上探索。

2.合作游戏。

我发现许多幼儿在自己创造的游戏中,会邀请其他人一起来玩,玩得多的人自然感觉很有趣,那些没有人玩的游戏,幼儿会想该怎么样才能吸引别的人过来玩,有的会找自己的好朋友,有的会用有趣的情景吸引他人,有的用礼貌的邀请,有时也会有很好的效果;有的会反思自己的游戏可能不好玩,需要想另外一个有趣的。有时候自己吸引别人玩游戏也是一种乐趣,在自己的想法得到别人的认同的时候,就是成功的游戏,能激发幼儿更多的想象力。

同样,教师也要有自己的想法,教师首先要有钻研的精神,养成钻研的习惯。教师的创新能力能引导幼儿创新。教育者做的事情是幼儿模仿的对象,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在幼儿发展最快速的阶段,给他们打下基础,为的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一个人最难改的是习惯”,一个乐于钻研的习惯,更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猜你喜欢

幼儿心理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浅析农村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幼儿园色彩创设与幼儿心理引导探究
动画“情结”
关注幼儿教师心理健康,促进幼儿教育发展
由半朵小红花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