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一些初中艺术教育的现状及解决办法

2015-09-10张廷寿宫万昌

考试周刊 2015年80期
关键词:主课美的音乐

张廷寿 宫万昌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一个懂得欣赏美、创造美的人,让学生从小懂得求真、求善、求美。

由《艺术课程标准》得知:“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课程日益走向综合,不仅音乐和美术开始交叉融合,戏剧、舞蹈、影视等也进入艺术课堂……”[1]

艺术教育中处处体现美,以美扬善,以美冶心,以美育情,以美导行。它塑造美的人,创造美的世界。感受美,理解美,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作品的鉴赏力及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情操,并能影响其一生。

由此可见,艺术教育的价值及重要性可见一斑。

一、艺术课程开设情况

在一些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初中,艺术类课程现状令人担忧,课程设置往往有名无实,跟不上现代教育重视艺术教育的步伐。一是缺少专职艺术教师,艺术类课程由非专职的教师代替教授,教学质量可想而知。二是受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艺术类课程往往形同虚设,常常被所谓的“主课”占用。

以我校为例,就能说明问题。我校现有教学班15个,学生684人,其中女生358人,教职工59人。有7个电子白板室,2个微机室,1个梦想教室,没有一位专职音乐、美术教师。

音乐、美术课分别由其他科任教师兼任,音乐课上主要由教师组织学生唱有教育意义的歌曲,美术课上主要让学生模仿书报上的人物、山河、动植物等,照猫画虎,画出图画,或者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画出人物、山水、动植物等,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在应试教育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的情况下,有时音乐、美术课会被其他教师“借去”上语文、数学、英语等所谓的“主课”,或者由学生自由复习其他“主课”。师生们都完成了各自的教学或学习“任务”,皆大欢喜,这些情况是屡见不鲜的。

二、学生课外艺术活动的开展

许多学生有爱好艺术的天性,对音乐、唱歌等,可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听音乐或唱歌,以放松神经,调节气氛。有些学生买了MP3机,上学或回家的路上自己欣赏音乐、歌曲。

课外美术教育搞得比较生动活泼,因为初中学生能海阔天空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彩笔描绘出自己喜欢的形象。

尽管学生作品显得稚嫩,工夫不到家,但我们不能用成人的标准评价其“像与不像”、“颜色搭配合理与否”等。

学生在教室内和楼道墙裙上贴满了自己得意的绘画、书法作品,创设了温馨、优美的教室环境,使他们在造型美、色彩美的氛围中受到了美的熏陶。

眼界高远的教师要放弃功利之心,设身处地地为学生成长负责,为学生发展负责,不能抹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要热爱本职工作,热爱生活,耐心细致地帮助学生学会宽容和理解,指导他们不断提高创作水平,教导他们艺无止境,要不断超越。

教师组织学生张贴绘画以展示才华,教育学生理解、尊重、关心别人,懂得如何和别人合作,更好地与人交流、相处和配合,从而培养初中学生解读别人绘画,善于和别人沟通的能力。

通过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美术教育活动,满足学生表现、表达和创造的需要,从而将目标的定位指向塑造个性、开放潜能和培养创造力上,使学生终身受益。

三、艺术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

鉴于农村学校艺术教师人才缺少现状,以及学生热爱艺术的天性,渴望有教师指导,解决诸多矛盾的关键是搞好艺术教师队伍建设。

俗话说:“师傅不高,教下的徒弟弯腰。”有没有艺术教师的指导,特别是名师的指导,结果可想而知。

加强艺术教师队伍建设,按具体情况做到以下几点比较切合实际:

(一)教师特别是领导要提高对艺术教育的认识。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应试教育的弊端之一就是只重视学生“主课”的学习,忽视艺术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和个人成长危害不少。

现代美术教育家伊顿说:“教育是一种勇敢者的探险——尤其是艺术教育,因为它涉及人类的精神创造。”[2]可见,创造性思维培养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只有端正了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对艺术课重视起来,才能把学校艺术教育搞得风生水起,使学生受益无穷。

(二)县教育局尽可能多给农村学校分配科班出身的音乐、美术教师,以提高农村初中艺术教育的整体水平,从而解决艺术教师不足的问题。这是最快捷、最有效提高学生艺术水平的办法。

(三)在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协调下,农村学校联系有关艺术院校,派有一定艺术基础的教师去培训,以解决师资不足的燃眉之急。

(四)利用本地艺术人才资源搞好艺术教育。本地有些书画家是国家、省、市书画协会会员,不久前,学校领导倡议用借阅或捐赠的办法向他们收集了近50幅书法、绘画作品,在学校展出,供师生参观。不少学生大开了眼界,激发了学习书法、绘画的热情。实践证明,这种办法对搞好艺术教育是行之有效的,对学校和书画家是“双赢”的。

总之,只要端正思想,统一认识,领导重视,持之以恒,探索和完善合理的艺术教师管理机制,激发学生对艺术的梦想与追求,在农村学生中传播下艺术教育的种子,一定能开花结果,梦想成真。

参考文献:

[1]滕守尧.艺术课程改革十年:成就、问题与挑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办.基础教育课程,2011(7-8):93.

[2]程海.刍议美术教学中的鼓励教学方法.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教育科研与实践,2009.11,第1版:258.

猜你喜欢

主课美的音乐
“主课“副课”的说法不科学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将党的理论教育与党性教育作为团干培训主课的思考——兼议团校的教学改革
音乐
你说的,他想的,我坚持的……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音乐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