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其师,信其道

2015-09-10徐建

考试周刊 2015年80期
关键词:情感培养小学数学

徐建

摘 要: 教师和学生二者之间,只有协同配合、步调一致、一唱一和,才能实现教学合一、教学相长。教师作为情感的“激励师”,应承担起激发和培养学生能动学习情感的重任。作者结合所思所得及实践经验,对小学生数学能动学习情感的培养做了探析。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能动学习 情感培养

构建主义学说认为,教学活动是内涵丰富、复杂多变的实践体系。课堂、教师、学生是教学活动的构建“三要素”。常言道“孤掌难鸣”。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二者之间,只有在协同配合、步调一致、一唱一和的和谐状态下,才能实现教学合一、教学相长的预定目标。但实际教学活动中,经常出现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和谐、不协调的地方,部分小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师的“指令”,进行有效配合,主动学习探知,实践探索。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小学生数学能动学习意识淡薄,缺少主动学习、能动探知的意识和动力。能动学习情感培养,已成为有效教学教研活动的一个重要子课题。教师作为情感“激励师”,应承担起激发和培养学生能动学习情感的“重任”。有鉴于此,笔者结合所思所得及实践经验,对小学生数学能动学习情感培养做探析。

一、讲授名人逸事,激发能动学习情感

教育心理学指出,小学生具有强烈的“明星崇拜”心理,总是把他们作为自己的“榜样”和学习的“标兵”。在现实生活中,小学生的行为同样如此。名人逸事的情感教育意义,已经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得到了较好的印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小学生对名人逸事的好奇和崇拜心理,向学生讲授有关名人大家的经典故事或哲理名言,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抓住小学生的“心”,吊起小学生的“胃”,让小学生能够从名人逸事中获得启发和教育。同时,教师要向小学生提出学习的期望和更高的要求,从而让学生在名人逸事和教师期望中保持积极情感,主动开展学习实践。如在“找规律”一节课教学中,教师通过讲授“国王奖赏围棋发明者小麦”、“鸡兔同笼”等古代数学经典故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历史之美、应用之美,增强主动学习的意识和潜能。又如在“三角形的认识”教学中,向学生介绍我国先辈在三角形方面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三角形研究方面的卓越成绩,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讲授典型名人逸事的过程中,要有选择性地进行甄别和筛选,不能随心所欲,而应该有的放矢,服务于教材内容。

二、设置生动情景,激发能动学习情感

数学学科,表面看似是抽象的思维艺术,其实际本质是服务发展、现实应用的基础科学。实践证明,形象直观的教学画面、生动趣味的教学场景,能够很大程度地刺激小学生的情感“发展区”,引发小学生的情感“共鸣”,调动小学生的情感“兴奋点”。近年来,笔者通过对新改版的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整体研析,发现现行数学教材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更直观生动形象。这些特性,正好成为激发学生能动学习情感的有效“武器”。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情感进程中,要利用数学教材的现有丰富特性,采用以景促情的方式,设置真实性、生动性、生活性的教学氛围和案例,消除小学生畏惧心理,产生内在认同感,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共同探析活动中。如“千克、克的认识”一节课教学中,教师采用情境创设法,利用这一节课教材内容的应用特性,设置了“学生扮演顾客和售货员,到某水果超市购买一定数量水果”的真实案例,营造出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氛围,让小学生在感受数学生活之美的过程中,产生主动学习探知的情感。

三、运用肯定评价,激发能动学习情感

心理发展学指出,小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话语十分“看重”,教师的一句话能够对小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小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认可,希望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赞扬。小学生在教师积极评价活动中,学习探知的意识更“强盛”,动力更“强劲”,潜能更“深厚”。因此,在培养学生能动学习情感时,教师要合理利用教学评价,发挥教学评价的促进作用,对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教材内容,探析数学案例问题中的过程、表现、效果,多用积极、肯定的评判,少用训斥、否定的评价,保护小学生的自尊心,让小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需要指出的是,有少部分数学教师在指导评价小学生学习活动时,未能意识到积极评价情感培养功效,对小学生的学习活动评判多用教训、指责的方式,其评价效果难以达到预期,使得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缩手缩脚”,教学活动“弊大于利”。

四、开展游戏竞赛,激发能动学习情感

趣味横生的游戏活动,紧张激烈的竞赛活动,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无限潜能和求知欲望。小学生对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开展的游戏或竞赛活动,充满了兴趣,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强烈的参与欲望,其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情感得以有效激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游戏、竞赛的教学方式,教师运用较普遍,其效果也得到了教师的认可。如“100以内的加法”巩固练习教学中,教师采用开火车的竞赛模式,设置有关“100以内的加法”的8道加法题,让每一行8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从头开始,每人做一小题,做好后传给下一位,以此类推,看哪个学习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就获得胜利,最后一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表演一个节目,从而在紧张激烈的竞赛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

除上述培养小学生数学能懂学习情感策略之外,教师还应该重视小学生学习方法的传授及解决问题技能的讲授,让学生在学习技能和方法论的保障下,主动参与到学习探知的实践中。

参考文献:

[1]孟月.关于小学学困生课堂参与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2]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J].教育研究,2012(10).

[3]单志艳.中学生自主学习及教师相应教学行为的评价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2.

猜你喜欢

情感培养小学数学
数学课堂中的数学情感培养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儿童爱心情感培养的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