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课堂中的互动教学

2015-09-10黄燕

考试周刊 2015年80期
关键词:数学素养互动教学智慧课堂

黄燕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新课标的实施,积极倡导互动式教学,让师生和生生的互动在课堂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作者就师生互动:以学定教,突破教材难点之处;生生互动:以生为本,提升学生数学素养两个方面阐述如何在互动中构建智慧课堂。

关键词: 互动教学 智慧课堂 数学素养

互动教学就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问答式”、“灌输式”,教师主宰课堂,教师“一言堂”到“开放式”“合作式”,以学生为主体,创造互动环境,处理好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良好关系,使教与学双方在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观点的碰撞交融,进而激发师生教学的主动性和探索性,挖掘双方潜能,实现教学相长,提高教学效率,最终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素质全面提高的一种教学方式。互动教学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一、师生互动:以学定教,突破教材难点之处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这种过程强调的是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讨论、共同提高的相辅相成的关系。虽然我们的课堂强调的是以生为本,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但是教师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只有师生融合、以学定教,教学难点才能得以突破,师生才能得到共同发展。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

1.创设有效情境,扮演好组织者角色。

教师的作用是提出学习的主题与需要解决的问题,组织学生围绕核心问题展开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能创设有效情境,围绕情景设计核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获得知识。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教师课前给4人小组中的4个人每人发了不同年份(分别是2012、2013、2014、2015年)的日历表,要求学生从手中的日历表中找出6月1日儿童节,学生兴致勃勃地从日历表中圈出6月1日,在交流中学生发现同样都是6月1日怎么星期不同。教师引出核心问题:“怎么会不一样呢?”在矛盾冲突下,学生开始4人小组探究年月日之间的特征,发现了年月日中间存在的许多秘密。本堂课教师创设了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设计了一个核心问题,利用学生的矛盾冲突激发探究欲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生活中处处蕴含着数学知识,进一步体会数学的重要性。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灵感得以释放,思维得到张扬,课堂中闪烁着智慧的火花。

2.适时点拨提升,扮演好引导者角色。

有效课堂更注重教师的适时点拨与提升。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表示不够简练的观点,教师应适时进行概括;对于学生不够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应适时加以点拨;对于学生浮于表面的观点,教师应适时给予提升,真正做到点在关键处、拨在疑问点。

例如:在学习圆面积以后,教师进行了拓展练习,出示了这样一道题:以圆的半径为标准画了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求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教师出示此题后让学生先独立完成,许多同学都在试图算出圆形的半径,草稿纸上横竖打了许多草稿还是无济于事,学生一个个沉默不语。教师连连询问是否完成,没有一点回应。教师笑了,让学生说说了自己的困惑点,学生反映没法算出圆的半径。这时教师稍加点拨,要求学生关注正方形面积公式和圆面积公式,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正方形的面积就是圆半径的平方,只需要用正方形的面积乘以π。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但有时学生受到某种知识的束缚,一时无法想到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教师应进行适时点拨。有时教师只需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话就能充分打开学生思路,让学生感觉豁然开朗。

3.积极主动参与,扮演好合作者角色。

教师将学的权利真正还给学生,并不是意味着教师就能袖手旁观。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扮演好合作者的角色。

例如:在教学《面积与面积单位》时,教师出示了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要求学生比一比哪个图形面积大一些。当学生发现用重叠没法比较时,很快就想到了利用教师课前发的方格图,很快比较出了长方形占了24格,正方形占了25格。从所占格数的多少上,学生很快判断出了正方形的面积大。接着教师课件出示三个图形,分别遮住了里面摆放的正方形,只在下面显示所用正方形的个数,要求学生说说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一开始学生都选择正方形格数多的图形面积就大。突然有一个学生认为不一定,教师积极主动参与,追问理由,该生认为可能图形里边正方形的大小不一样。这时教师展示原图,学生才真正明白只知道方格的个数是不行的,一定要用相同规格的正方形进行测量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比较自然地引出测量图形的面积需要有统一的单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通过与学生的密切合作,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完善,帮助学生有效构建了“面积单位”的意义。

二、生生互动:以生为本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生生互动”是指在课堂教学这一具体情境下,学生与学生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得到落实和凸现,摆脱学生间“各自为战”的学习方式,在学习活动中,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充分展示自己的思想,表述自己的见解;在不同意见或相同见解的碰撞中,产生创新的思想火花、精彩的生成,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探究思辨的能力,让学生的数学素养得以提升。

1.组内互动,促探究。

组内互动是指四人小组中生生间的相互探究和交流,主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合作意识、交流能力,让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把个人自学变为小组交流,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拓宽思路,完善知识,使学生在互补与争论中共同提高。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时,在认识正方体的环节中,教师要求学生4人小组合作,探究长方体有哪些特征,说说你是如何验证你的发现的,并且把你们小组找到的特征整理在表格中。学生4人小组合作,组内成员先独立观察、思考,写下自己的发现,再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发现。其中活力小组中:A同学发现了长方形有6个面,并且画图的方法证明了对面的两个面是相等的,并且都是长方形;B同学发现了有12条边线,并且通过测量发现对面的2条长度是相等的;C同学补充发现有对面的4条边线都是相等的;D同学发现还有8个顶点……组长记录着每个组员的发现,整理着长方体特征的表格。

在4人小组活动中,学生的活动井然有序,有组织、有纪律。首先由学生独立思考,因为不经思考的想法是没有价值的,所以只有当学生经历自己的充分思考后,才能有所发现。通过小组交流发现学生在独立思考后有了很大发现,正是有了小组内生生间的思考、探究、交流、补充等让学生对长方体特征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交流能力。

2.组间互动,促释疑。

组间互动是指课堂教学中小组与小组间的补充、质疑、争辩、释疑的过程。由其中的一组先交流,其他组的组员进行质疑、补充或争辩,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不断完善、思维不断拓宽,学生的困惑也得以解决。

例如:仍是《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当4人小组思考探究、合作交流后进行了集体交流,指名“活力”小组向大家汇报研究成果。在组长的安排下,每个小组成员都积极发言,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互动。当他们汇报结束后,“神奇”小组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长方体的6个面不一定都是长方形,也有可能其中2个面是正方形;“快乐”小组认为这样的物体不是长方体;“幸福”小组认为是长方体,正方形也属于特殊的长方形……

小组与小组间的交流有补充、有质疑、有争辩,在你来我往的争辩中,学生进一步明白了长方体的特征,了解了当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形,其余4个面都是长方形,这样的物体也是长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在争辩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越辩越明,思路越辩越宽。在组间互动中,充分培养了学生质疑与释疑的能力。

无论是组内互动,还是组间互动都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表现出学生乐学、善思,会质疑,会合作,敢于表达的一面,同时也体现了学生参与面广,课堂互动热烈,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互动教学为师生共同创造了一个和谐发展的平台,让知识、能力、思维、情感、创造融为一体,让师生的智慧火花在互动中不断迸发,数学素养逐步提升。

猜你喜欢

数学素养互动教学智慧课堂
浅谈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初中数学教学之二三思
互动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