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代表微博

2015-09-10

上海人大月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虹口区人大代表养老

上海市人大代表严晓俭:目前上海国企的体量虽大,但是创新成果不如深圳多。政府要培育和完善新的激励机制,激发各方活力。高校应以培养大师级人物为目标。科研院所要推动成果产业化、商业化。企业要成为科技创新中最具活力、最有影响力的一员。政府在人才引进、产业基金运用、股权激励机制、国企业绩考核等方面加大探索力度。

上海市人大代表翁峻青:要在合适的地区建设大数据中心。但目前的政策指标要求减少高能耗项目,而大数据中心用电量很大,建议对政策指标要求作出相应调整,同时要支持国资数据中心建设;要增强国企创新动力,激发活力;国资改革的目的是要将国有资本做大做强,可以通过吸引民营资本的加入来助推目标的实现。

上海市人大代表李建林:一是生态林补贴标准低造成失地农民长期处于低保、低收入状态,应引起高度重视,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二是市有关部门应率先探索建立本市基层(社区)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加强对基层社区干部的系统培训。

上海市人大代表蒋碧艳:应在为特殊人群提供无障碍考试条件上进行探索;盲道破损、被占用情况严重,希望城市管理及时到位;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不健全(如无障碍卫生间),根据有关规定,建设与管理要到位。在交通管理方面,可以探索引入第三方机构,加大对违规行驶行为的管理力度。

上海市人大代表吴建荣:社区文化建设方面,目前文化中心硬件越来越好,但有的不符合老百姓需求,设计美观却不实用,政府需要加强对设计评估等方面的指导,保证公共资源投入发挥最大效益;文化发展方面,需要加强社会正能量的引导,提升文化节目的品味。要播放更多公益广告,形成社会风尚认同。建立社会和谐文化氛围,提升城市人口素养。

上海市人大代表林丽平:上海要加强对城市地下空间的管理,消除安全隐患;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过程中,要做好顶层设计,注重创新环境的营造,衔接好科技创新中心和“四个中心”的建设;要加大公交专用道建设,缩短高峰时期发车间隔,提升公交运行能力,并在外环中环之间区域建设大型P+R停车场,减少进入市区的机动车,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上海市人大代表陈继刚:加强智慧城市建设,首先要打造智慧政府,实现智慧型管理和服务。要有大数据的思维,政府要加强引导和扶持,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智慧型社会治理;要转变粗放型管理和“单兵作战”的模式,实现精细化管理和“协作共享”的模式;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集约化,由“被动响应型”向“主动预见型”转变。

上海市人大代表汪泓:政府要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氛围,在制度创新上下功夫,把政策引领的作用发挥出来,为创新企业的发展提供平台。宝山的上海机器人产业园建设中要为高端制造业集聚创造条件,把海外高端的、有引领作用的机器人产业巨头集聚起来,建立产、学、研、融、服一体化发展平台,带动产业链的提升和发展。

上海市人大代表程六一:对老楼安装电梯,政府不能大包大揽,需要分层次推进,提倡建立个人、政府、社会共同参与机制;居民区维修资金存在亏空,应该在市级层面将富裕财力转移支持不富裕地区的民生需求,以维修资金为突破口,各级政府在配置资金上大力支持,银行系统也做合理调整,及时发放维修资金,帮助这些居民区硬件配套建设。

上海市人大代表杨绍林:文化和经济密不可分,需要明确文化定位,文化产业不能过于重视赚钱和收视率。政府要将更多精力投入文化公共服务方面,建立文化准入、评价、培训体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公共意识,创新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反映人民需要的社会评估价值。

虹口区人大代表康传亚:建议从三方面改进北外滩地区航运服务业:一是提升商务环境。进一步加强北外滩地区相关配套商务措施,满足白领商务活动及休闲消费需求。二是升级航运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航运信息服务、海事咨询服务、专业培训服务等功能,并加强整合和功能辐射。三是推进相关要素市场。进一步有效发展航运相关交易,即从目前相对单一的货运交易拓展到与航运相关的资产、人才、资金层面的交易。

虹口区人大代表李钢:北外滩航运集聚区虽有中远、中海集团总部等大型航运企业和上海航运交易所驻扎,但驻区其他企业仍主要集中在附加值比较低的货运代理业方面,经营规模小,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比较低。建议政府对北外滩航运发展要由“硬实力”向“软实力”推进,由原来沿江发展向内陆纵深发展,由研讨向决策、规划、布局转变。

虹口区人大代表陈佩花:老百姓强身健体的意识越来越强,锻炼的人数越来越多,对健身场地的需要越来越迫切。目前,已开放的学校体育场地已不能满足居民的健身活动需求。因此,建议继续加大学校场地开放力度,提高开放场地的数量,提升使用效率,缓解社区健身场地不足的矛盾,为居民健身办实事,办好事。

虹口区人大代表王国霞:建议政府部门在“居家养老”等配套措施上多下功夫,如进一步推广社区为老送餐服务,积极打造完善配套齐全、服务健全、方便快捷、惠及广泛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中心”平台,全天候为老年人提供家政上门、紧急救援、远程医疗、社区服务等综合性服务项目。

虹口区人大代表钱丽华: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上海35个有代表性的抗战地标中虹口占6个。建议市、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加强对文化虹口、历史虹口的宣传。引入“上海虹口”和“虹口旅游”微信平台加强宣传;遗址处设立统一标示牌和“微信导览”服务;设计骑行和徒步线路,以“微旅行”串起历史人文线路;设立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等。

虹口区人大代表倪卫国:目前“看病难、看病贵、住院难、承担个人费用高”问题依然存在;三级医院人满为患,二级医院艰难生存,一级医院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医疗改革不在形式,而在于制度的完善和创新,是利益调整,是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更是效率、效益和效能集约。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内在规律性,希望医改能更接地气、接人气、接文化、接国情。

虹口区人大代表郑晓峰:小微企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其核心团队,解决这些核心团队人才的后顾之忧关系众多初创型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希望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如帮助小微企业人才落户、解决其子女入学等问题,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小微企业。这样,可以避免稀缺的人才落地政策被大企业实质上垄断。

虹口区人大代表冯英: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日益加快,老年人看病及输液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哪家医院看病开药就要在哪家医院输液”的规定,造成了三甲医院不仅看病人满为患,输液也是一座难求。建议由大医院牵头和一些社区医院联合建立输液室,如以前的卫生站,以方便老年病人就近输液。

虹口区人大代表胡淑贞:面对老龄化社会日趋严峻的趋势,建议:加快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建设步伐,采取政策主导、民间介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并建设专业性的老年社工队伍和社区志愿者队伍,将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同时借鉴外国的好做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养老新路子。

虹口区人大代表吴怀云:“社区养老”就是把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最佳结合点集中在社区,让老人住在自己家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当前,上海在全国率先探索社区办老年餐厅、送餐上门、家庭病床、料理家务和配备“急救呼叫器”等,得到了老人及其家人的欢迎。希望政府在这方面继续做实做好,让老人能安度晚年。

猜你喜欢

虹口区人大代表养老
养老生活
各区人大和人大代表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工作
松江区人大代表摄影作品选登
注册养老机构已超2.8万家
是我,是我,还是我?
卓尼县人大常委会为县乡两级无固定收入人大代表发放生活补助
养老更无忧了
辽宁贿选
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与服务功能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