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变教为学”的课堂中与学生共成长

2015-09-10李晓璐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精髓梯形平行四边形

李晓璐

“变教为学”从字面就能理解,这样的课堂更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作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和引导者。这样的理想课堂大家都在追求,但苦于不能领会这种课堂方式的精髓,实施起来举步维艰。我也在摸索着前行。

起初,我满脑子里充斥的是“怕”。一怕:“不讲怎么能会呢?”我希望自己能够把学生教会、教好,因此为了学生的“会”,努力地“讲好”曾经是我追求的目标。谁承想,任何一位教师在“讲”的过程中,一定会有学生或者没在听,或者不爱听,或者听不懂,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的讲就是无效的。二怕:学生的活动需要占用大量时间,而且学生通过活动所产生的多样化的结果或者想法需要时间进行展示和分享。这就使得原本一节课能够“讲完”的内容可能无法完成。可如果把教学内容理解得宽泛一些,不仅包括教师讲授的内容,还包括学生所经历的学习活动以及通过活动可能取得的收获和发展,那么就不能认为这样的教学是降低了效率。相反,学生通过活动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在活动中还提升了能力、积累了经验、感悟了思想,这些都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解除了思想上的负担,我决定在自己的课堂中尝试一把。想着会困难重重,但学生接受起来似乎比我快,没几天的时间,小马老师、小甘老师、小韩老师……就出徒了。有时候,我本想着这个地方有难点,还是我讲讲吧,只是想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路,可他们的发言随后接了句:“大家哪里没听懂?或者有给我补充的。”下面的小手早早高高举起,跃跃欲试地要大发言论,愣是把我的话堵了回去,我也只好忍了,认真听他们的争论。让我惊喜的是他们的你一言我一语却把难点剖析得更加清晰。

在尝试中我也在不断思考,慢慢地我意识到“变教为学”的精髓在于对知识本质的理解,高效学习活动的设计,富有思维空间的课堂氛围。在摸爬滚打、反复推翻中,我的处女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诞生了。从关注针对一个平行四边形,利用数方格、割补将其转化为长方形,最后归纳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学习应更加关注图形间的关系,完善对空间与图形知识体系的建构,突出知识本质、实现知识间的关联。学习活动也从“指令性”的,转变为给学生提供更大的思考空间,使学生能在自主发现中勇于探索、大胆质疑。课上,学生的发现让我不禁为之喝彩。他们愿意参与、有话可说,善于表达、分享成果,提出质疑、互相解惑。

令我更加欣喜的是,“变教为学”的课堂学习不仅能够授之以鱼,还能够授之以渔。随后,“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这些同领域、同属性的知识,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便是一通百通。

“梯形的面积”

在“变教为学”的课堂中,我与学生共成长,实现了课堂理念的真正转变,获得了对教学的全新理解。学生经历了真正的主动学习,获取了受用终身的学习能力。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   100080)

猜你喜欢

精髓梯形平行四边形
江苏省常州市第四中学——传承传统文化精髓塑造现代学校精神
MIDNIGHT IN TAIPEI
平行四边形的烦恼
自卑的梯形弟弟
“平行四边形”易错题
南梁精神你我他
找图形
特殊平行四边形与图形变换
缝补Boro items
《梯形》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