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主体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凸显
2015-09-10朴贞烈
朴贞烈
摘 要: “学生是课堂一切活动的主体”是一个事实,也就是说,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上要将“以师为本”转变为“以生为本”,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有意识地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在打破传统思想品德课堂的沉闷气氛的同时,给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在确保课程价值最大限度实现的同时,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 学生主体 课程价值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的一门学科,学生的健康发展是该学科的价值体现,也是学生健全发展的基础。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课改基本理念,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有意识地将学生推向课堂主体地位,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掌握基本知识技能的同时,素质水平和思想道德素养得到大幅度提高,进而确保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因此,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进行论述,确保课程价值最大限度的实现。
1.转变教学思想
教学思想是影响教师教学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课堂能否从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求知,从以师为本转变为以生为本的重要影响因素。课改下,思想品德教师要在课堂上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就要摒弃以往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认识到学生主体性发挥的重要性,这样才能真正构建出真正属于学生的课堂。具体应该做好下面几个方面的工作:
(1)认识到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们一直采取的是“一言堂”的模式,导致学生一直处在被动的学习状态,或者是以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学习,久而久之,学生开始不喜欢思想品德,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思想品德课程目标根本无法实现。
(2)认识到在课堂上凸显学生课堂主体的意义。思想品德是一门育人性较强的学科,对学生思想品德健全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品德课堂能够让学生在主动求知、积极学习中更好地掌握思想品德课程内涵,对学生健全地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思想,从思想上认识到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思想品德课堂的构建对课程价值的体现和学生健全地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品德课堂的保障。
2.多种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的组织是凸显学生课堂主体性,给学生搭建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平台的重要部分。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组织多种教学活动保护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进而在确保课程价值最大限度实现的同时,也确保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体。
例如:教学《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时,我选择了“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对相关的案例进行自主分析,即:
案例一:晏子使楚的故事。
案例二:德国诗人歌德在公园里散步,与一位批评家在一条仅能让一人通过的小路上相遇。批评家说:“我从来不给蠢货让路。”歌德笑着退到路边:“我恰恰相反。”
……
组织学生对上述的案例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自主分析,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而且对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自主思考能力有密切的联系,更能能确保高效思想品德课堂的顺利实现。
又如:教学《挫折面前也从容》时,我选择的是“讨论法”,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挫折有利于成长”“挫折不利于成长”两种说法进行讨论思考,并自主说说观点和看法,并说出理由.这样的自主讨论过程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而且能够让学生在互相讨论中学会辩证看待挫折。在确保学生获得良好发展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总之,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借助多种教学活动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使学生在独立思考、互相交流、讨论中轻松地掌握基本的思想品德知识,为构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思想品德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3.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
和谐课堂环境的构建能够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学习态度走进思想品德课堂,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走进课堂,成为课堂的一分子。所以,要构建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品德课堂,营造和谐课堂环境就成了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课堂评价或者是恰当教学手段的应用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
比如:完善课堂评价体系。以教学《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为例,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们选择的是案例分析法,在评价过程中,我们要对学生的分析能力、重点抓住能力、语言逻辑能力和观点的独到之处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既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可取之处,又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使学生愿意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成为课堂的主体。
综上,学生课堂主体的凸显不仅需要思想上的重视,还需要教师从行动上落实,这样才能确保课程价值的最大限度实现,才能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才能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参考文献:
[1]牟红菊.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施“生本教育”的探索与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