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中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能力从改变课堂开始
2015-09-10吴建军
吴建军
摘 要:教育教学改革是当今世界各国的一个共同的发展方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视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顺应世界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潮流。作为处于学校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要在接近生活和解决问题的现实情景中开展教学活动;给学生时间上的宽裕和精神上的轻松,使其进行自主学习和综合学习;按自己的思路设计课程,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学,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而勤奋工作。
关键词: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课堂创新
人类正处在一个变革与创新的时代,教育教学改革是当今世界各国的一个共同的发展方向。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作为处于学校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应主动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视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顺应世界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潮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二十多年的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新常态。
一、在接近生活和解决问题的现实情景中开展教学活动
1. 在接近生活的现实情景中开展教学活动
90后的学生,特别是职业院校的学生,他们个性率真,对自己不能感知理解的知识,无论教师怎么教导和灌输,都是置若罔闻。因此教师必须认真设计教学行为,让自己传授的书本知识,能使学生通过听觉器官及大脑来感知与获取。例如,在策划书写作的教学活动中,我没有急于教学生如何组织文字材料,而是利用担任班主任的优势,组织了一次野外烧烤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执行力。
首先,在开展活动的前两周的班会课上,全班同学讨论商量后,确定好活动的具体时间、地点、交通工具及活动费用标准;其次,在班会课结束后,派出考察团成员去活动地点详细了解《烧烤须知》,去超市了解各种食材及调料的具体价格;再次,以寝室为单位由各寝室长统计本寝室成员喜爱并拟购的食物,再由班长制订出不超过活动费用标准的经费预算明细表;最后,按照前期确定的活动方案如期顺利地开展活动,班上同学全部参与。
紧接着,活动后的一周,我花两课时讲授策划书的写作。有了前期的活动铺垫,学生学习书本理论知识的兴趣高涨了很多。如策划书的正文内容包括下列内容:策划的目的、意义和目标;活动开展过程(分前期准备和活动当天);预算表等。有的学生脱口而出,说出了活动的意义在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培养团结协作精神,等等;至于活动开展的过程,学生通过回忆近两周为活动所做的种种具体事情,在头脑中稍微整合一下,并条理清晰地形成文字,这部分的内容就已经初具规模了;至于预算表,每个学生心里都有一本清楚的账,只要用文字表达出来就行。把策划书正文中这些具体的、核心的部分内容写充实了,学生再参照正文结构的几个部分及相关的精彩例文,绝大部分学生就能掌握活动策划书的写作了。这样,在接近学生生活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有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2. 在解决问题的现实情景中开展教学活动
在职业院校中,教师普遍反映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数学基础差,数学教学的效率十分低下,教师教起来痛苦,学生学起来困难。
有一次,我到自己任班主任的班级巡视上课情况,数学老师在讲台上讲授柱体、椎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80%学生没有听课,有的一脸茫然在发呆,有的在玩手机,有的在讲话,有的东张西望。这一场景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如何让学生重视数学知识的学习?我思索着。
在一次班会课上,一个学生课桌上摆放着一个喝完饮料的易拉罐,我便问学生制作这样一个圆柱形易拉罐,应该如何下料?需要多大面积的金属片?大部分学生回答不上来。于是我拿出随身携带的一张长方形书签,将它卷起来变成一个圆筒,并说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矩形的面积是长与宽的乘积,而此处的长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是圆柱的母线长,请同学们翻开数学书,看看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公式、圆柱的底面积计算公式。如果知道了这个易拉罐的侧面积和底面积,难道不知道易拉罐的表面积是多少吗?难道会不知道制作这样一个易拉罐下料时需要多大面积的金属片吗?在假设若干年后想开办一个金属罐厂,不具备上述数学知识能行吗?这一连串的发问,让懵懂的学生醍醐灌顶。此后根据我的观察和数学老师的反映,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观。
当然,在这次教育过程中,我也发现有的学生学习基础的确不尽如人意,但是他们的求知欲望还是很旺盛的。例如他们不知道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当得知圆周长c=2πr(r是圆的半径)的时候,他们会进一步提问这个公式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呢?当然,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下子也不知道如何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但学生学习方面存在的这种现象,值得老师深刻反思:我们不能一味埋怨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态度不端正,思维能力差,而是要思考我们该如何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关注其感兴趣的信息,并主动思考、提出问题,然后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而透彻理解并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二、给学生时间上的宽裕和精神上的轻松,使其进行自主学习和综合学习
有人说,教育的使命就应该是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最好的环境。什么是最好的环境?第一是自由时间,第二是好的老师,学生必须有充裕的时间体验和沉思,才能自由地发展其心智。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都是自学,就其精神能力的生长而言更是如此。
我在教育教学的实际工作中,对这些教育理念有着深刻的体会和理解。当代军旅作家兰晓龙的长篇小说《士兵突击》,记载普通士兵的心路历程,讲述了一个中国军人的传奇故事,并被拍摄成30集的电视连续剧。这样的艺术作品是对人的精神的提升。作品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巧妙地通过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和命运的曲折变迁来阐释“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内涵。剧中许三多这一人物形象深入人心。节选到教材中的部分,主要讲述了许三多、成才和伍六一在特种兵的选拔赛中“不抛弃、不放弃”的动人故事。
在教学过程中,我精心设计一系列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善于捕捉信息和筛选信息的学生通过阅读便在文本能很快找到答案。于是学生对上述三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感知。学生对三个人物的喜爱和评价也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有的喜欢许三多,有的理解成才,有的对伍六一怀有崇高的敬意,有的对袁朗意味深长地看着到达槲树林终点的成才的眼神有着独到的理解。
但更值得一提的是,绝大部分学生不满足于课本节选的和教师讲授及讨论的内容,他们自发地利用各种现代信息工具,在两三个星期内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把电视剧全部看了一遍。在观看的过程中,学生的关注点和兴奋点千差万别,同样是喜欢许三多的学生,也有时间阶段上的差异。例如有的学生对许三多在新兵连三个月训练结束后被流放到一个渺无人烟的地方的生活经历感受颇深。那里的人过着如白开水一样无味的生活,内心却琢磨着能否使白开水沸腾起来。许三多的到来让他们感到茫然甚至慌乱:许三多每天整齐的内务代替了曾经的凌乱,许三多每天的自我训练让那几个老兵不得不考虑打牌是否有意义,许三多让那里失去了平衡和平静,许三多执着地开始修路更让其他人沮丧得如被刺痛了什么。于是有嘲笑、有排挤,许三多却觉得那里是他最单纯快乐的天堂。不懂世事的天真可以抵挡住一切寒流。
因为这样的生活场景,对于职业院校的大部分学生来说有着共鸣之处,因为学业负担不重,没有应试的压力,所以有的学生大量时间不知如何度过。许三多这个阶段的名言就是“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好好活着,好好活着就是做有意义的事情”。这样的道理对处于十六七岁年龄段的懵懵懂懂的职高学生来说,尤其有着座右铭般的意义。还有的学生从许三多在反恐演习中的表现,看到了他不管是特种兵还是常规部队的士兵在战场上最应该具备的那种心理素质——沉着、冷静。他不怕死,是真的不怕死,这就决定了他面对死亡的时候,会在做出本能反应的同时,还使自己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而不是呆若木鸡。从这个角度来说,许三多是当之无愧的好兵,他虽然各项指标并不出色,但是他完全可以通过训练来弥补,而这种先天就具备的沉着与冷静却不是后天训练能补得上的。所有的这些都能令有的学生联想到自己。其实他们骨子里有着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有着超强的执行力,他们渴望学到对自己的心智有启迪作用的知识、道理和训练得到后的能力,是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用得上的、能解决问题的,而不仅仅是看上去体面的分数和各种考核指标。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一个学生存在着资质差异,就像同样作为士兵,存在着像许三多与成才、伍六一之不同资质的差异一样。
还有一些同学在观看作品时,从许三多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觉得自己是只笨鸟,期待着像作品中那样的史今、高诚、袁朗之类师长耐心且严格地帮助自己成长,期待着学校、教师、家长给自己提供相应的机会,使自己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成长。学生阅读后的这些体会与感悟,难道不是教育最有价值的体现吗?一部好的文学艺术作品就是基本的教育资源,读这样的作品,只要真正读进去了,就会感到是一次愉快的精神旅行,就一定会在精神上有收获,能够进一步开启学生的心智。这样让学生在时间上和精神上都感到轻松的情境下进行自主学习和综合性学习,比起教师光凭说教,把不能触及学生灵魂的东西灌输进去,效果要好很多。因为这是完全渗透进了学生身心的东西,他们开始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智力活动了。
三、按自己的思路设计课程,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学
语文是一门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的课程,既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又要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按自己的思路设计课程,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学。
记得在讲授法国思想家蒙田的散文(哲理随笔)《热爱生命》时,我首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什么是生命?”因为标题既然为“热爱生命”,那么我们应先想清楚什么是生命。学生思考片刻后,我引导学生从两个维度来理解生命的含义:一是指客观存在的活生生的躯体;二是指这一客观个体所度过的时间。
那么“热爱生命”的第一层含义就是要珍惜、爱护我们活生生的作为万物之灵的生物学层面的个体。蒙田在文中提到“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而不是“一件贱物”。如何让学生对这个观点有更具体、更深刻的理解呢?我便将另外一篇课文,我国当代女作家毕淑敏的散文《我很重要》中的一部分文字作为注解——“我是由无数星辰日月草木山川的精华汇聚而成的。只要计算一下我们一生吃下去多少谷物,饮下多少清水,才凝聚成一具美轮美奂的躯体,我们一定会为那数字的庞大而惊讶。平日里,我们尚要珍惜一粒米、一叶菜,难道可以对亿万粒菽粟亿万滴甘露濡养出的万物之灵掉以丝毫的轻心吗……回溯我们诞生的过程,两组生命基因的嵌合,更是充满了人所不能把握的偶然性。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机遇的产物。我们的生命,端坐于概率垒就的金字塔的顶端。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还有资格说我不重要吗……人类原始时期的北京猿人精心打制出的石器,用我们今天的眼光看来不过是极简单的玩具。如今很幼小的孩童,就能熟练地操纵语言,我们才意识到已经在进化之路上前进了多远。我们的头颅就是一部历史,无数祖先进步的痕迹储存在脑海深处。我们是亿万年苍老树干上最新萌发的绿叶,不单属于自身,更属于土地。人类的精神之火,是连绵不断的链条,作为精致的一环,我们否认了自身的重要,就是推卸了一种神圣的承诺。”显而易见,这样一段文笔优美、层次清楚、内涵丰富的文字,学生用心读过以后,“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这一观念便会镌刻在内心深处,从而会萌生爱惜身体、珍视生命的自觉性。
至于热爱生命的第二层含义,蒙田在文中提到“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我眼看生命的时光不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这些文字使我联想到本单元另一篇自读课文——北大中文系教授谢冕写的《读书人是幸福人》中的一段话:“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间之外,还拥有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间。现实的世间人人都有,而后一个世间却为读书人所独有……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间。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与非存在的一切。”这样一组合,学生就能很敏感地意识到多阅读、读好书是有效利用时间、增加生命分量的有效途径。
因此,西方哲人的一些观点,在学生看来很深奥、难以理解,我们教师应充分利用本国当代著名作家、学者所写的学生爱读易懂的美文,来帮助学生理解并接受一些对他们成长发展有着深远指导意义的哲学思想,这是教书育人完全可以发挥的作用。
还记得在讲授汪曾祺的短篇小说《受戒》过程中,我曾有意让学生注意小说对主人公小明子与小英子两人所生活的居住环境——荸荠庵和小英子家的房屋建筑方面的描写,其目的是为几周后即将学习的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征》埋下伏笔。
梁思成略举中国建筑之主要特征时提到“院落之组织”,即“凡主要殿堂必有其附属建筑物,联络周绕,如配厢、夹室、廊庑、周屋、山门、前殿、围墙、角楼之属,成为庭院之组织,始完成中国建筑物之全貌……中国建筑物之完整印象,必须与其院落合观之”。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些建筑特征,我要求学生到《受戒》中找到对荸荠庵的描写,作为上述特征的例证。
小说是这样描写的:“荸荠庵地势很好,在一片高地上。门前是一条河。门外是一片很大的打谷场。三面都是很高大的柳树。山门里是一个穿堂,迎门供着弥勒佛,弥勒佛后面是韦陀;过穿堂,是一个不小的天井,种着两棵白果树,天井两边各有三间厢房;走过天井,便是大殿,供着三世佛,大殿东边是方丈,西边是库房,大殿东侧,有一个小小的六角门,白门绿字,进门有一个狭长的天井,几块假山石,几盆花,有三间小房。”然后,我要求学生根据文字传递的信息,计算出荸荠庵至少有多少间房屋。有学生很快就得到答案。接着,再要求学生画出荸荠庵的房屋平面示意图。
小说这样描写小英子的家:“小英子的家像一个小岛,三面都是河,西面有一条小路,通到荸荠庵。岛上有六棵大桑树,一个菜园子。院墙下半截是砖砌的,上半截是泥夯的。大门是桐油油过的。门里是一个很宽的院子,院子一边是牛屋、碓棚,一边是猪圈、鸡窠,还有一个关鸭子的栅栏,露天放着一具石磨;正北面是住房,正中是堂屋,两边是卧房,房檐下,一边种着一棵石榴树,一边种着一棵栀子花。”同样,有学生能到黑板上画出小英子家的房屋平面示意图。
从《受戒》中的描写可以看出,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不管是出家人住的寺庙,还是在家人住的民房,都体现出了梁思成所谈到的中国建筑物轮廓的“院落之组织”这一特征,并且使学生有着具体可感的认知。
可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生活经验、理解能力等实际情况,按照自己的方式,灵活地组织教材内容。
总之,教育的变革与创新是一个持续改变和变化的过程,它要求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取向,以科学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人为核心,从自身做起,从改变自己和自己周围的存在开始,从改变课堂开始,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教学方法进行积极的反思与批判扬弃,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作者单位:长沙职业技术学院)